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9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3篇 | |
综合类 | 26篇 |
农作物 | 21篇 |
畜牧兽医 | 3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针对自动化育苗流程中的嫁接苗移栽环节,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嫁接苗移栽实时定位系统。该系统能根据点云信息定位每次移栽嫁接苗时穴孔的位置,并且在穴盘受迫移动后重新定位穴孔的位置。具体的方法是通过RGB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获取工作区域内的点云信息,利用点云信息,首先离线标定传送带平面方程,进而根据实时的位置信息完成穴盘与背景的在线分离;接着从分离出的穴盘点云得到对应的二维掩膜,从掩膜中的单连通区域推算出每个穴孔的位置;针对穴盘移动之后的重定位,使用了基于随机采样一致算法的单应矩阵计算方法,由历史单应矩阵从初次定位的穴孔坐标计算出当前的穴孔位置。实验表明,该定位系统能有效定位穴孔的位置,满足嫁接苗移栽要求。 相似文献
42.
2005-2007年开展了“大豆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通过3年攻关研究.同时集成、组装、配套及创新各项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了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技术规程。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超高产田建设技术主要有4项:创建超高产土壤环境技术、品种优化技术、超高产大豆养分管理技术和增密保粒技术。2006年在农安县建设2001m^2超高产田,平均产量为313.1~355.7kg/667m^2;2007年在梨树县比较干旱的气候奈件下,建设11872.6m^2超高产田,平均产量达到255.0~285.0kg/667m^2。 相似文献
43.
中微量元素对优质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7年在吉林省中部黑土区进行了施用中微量元素对高脂肪和高蛋白大豆产量、品质影响及适宜用量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硫、镁、硼和钼对高脂肪大豆的增产作用比较明显,增产幅度为9.1%~16.6%;镁和铜对高蛋白大豆有增产趋势.中微量元素硫、镁、铜、锌、硼和锰均能提高高脂肪大豆的脂肪含量,提高幅度为0.21%~0.35%;锌和锰可增加高蛋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为0.15%~0.44%.在吉林省中部黑土区,无论是高脂肪品种还是高蛋白品种,锌肥(硫酸锌)、锰肥(硫酸锰)的适宜用量分别为15 和15~30 kg·hm-2.高脂肪和高蛋白品种硫肥(Sulfer95)的适宜用量分别为45和15~30 kg·hm-2. 相似文献
44.
45.
46.
47.
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44份大豆新品种(系)接种了东北流行的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并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免疫品种仅1份(钢95144-1),占2.0%;抗病品种15份,占34.1%;中抗品种19份,占43.2%;中感品种3份,占6.8%;感病品种4份,占9.1%;高感品种2份,占4.5%。提出可做为抗灰斑病育种抗源利用的免疫及抗病品种共16份。 相似文献
48.
中、微量元素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2001~2002年在吉林省中部黑土区开展了施用中微量元素对高脂肪和高蛋白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镁、硼和钼对高脂肪大豆的增产作用比较明显,增产幅度为9.1%~15.8%;镁和铜对高蛋白大豆有增产趋势。中微量元素硫、镁、铜、锌、硼和锰均能提高高脂肪大豆的脂肪含量,提高幅度为0.21%~0.35%锌和锰可增加高蛋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为0.15%~0.44%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