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4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43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一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加上牡丹确也色泽艳丽、繁华似锦,清末慈禧还曾钦定其为国花,以至于现在还被好多人误认为是国花。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一直没有确定过国花。一些行业协会、学者、地方仍是想把牡丹作为国花。但我们认为,最能代表(中国)国色的花不是牡丹,而是稻花。文章论说了“唯有稻花最国色,谷熟时节香全球”。中国色乃“和”,稻花果色最抚国人心,我国祖先早在一万多年前开始驯化水稻,水稻与粟麦一起孕育繁荣中华文明,现在则是奠定中华文明基石,中国水稻现在大江南北年种植3 000多万hm2,总产2亿多t,是世界水稻绿色革命源头,杂交水稻发明地,超级稻最先实际应用地,精耕细作,在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今后还将起着基石作用。国花表征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反映该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浓郁的民族感情,并可增强民族凝聚力。我国国花也最该为稻花,稻花代表着中国人的性格和追求,代表着中国精神,代表着自立自强与开放融合。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膨化发酵菜籽粕对肉鸡肉质风味及肝脏病理的影响,试验选择60日龄、平均体重700 g左右的崇仁麻公鸡6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0.0%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5.0%、7.5%、10.0%膨化发酵菜籽粕等氮替代豆粕。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除胸肌肉黄度b*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趋势(P =0.09,0.05≤P < 0.10)外,其余肉质指标pH45 min、pH24 h、24 h滴水损失、胸肌肉亮度L*值和红度a*值均无显著差异(P > 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肌肉肌苷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风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及16种氨基酸总量均无显著差异(P > 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肝细胞病理损伤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 > 0.05)|对膨化发酵菜籽粕添加水平和肉鸡肝细胞病理损伤评分进行回归分析,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线性或二次回归关系。本试验条件下,膨化发酵菜籽粕等氮替代豆粕对崇仁麻鸡肉品质、风味均无明显影响,且未引起肝细胞发生明显的病理损伤,说明膨化发酵菜籽粕替代豆粕是可行的。 [关键词] 膨化发酵菜籽粕|肉质风味|肝脏病理损伤评分|肉鸡  相似文献   
73.
【目的】浙江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走在中国的前列,其经验对全国的水稻生产环节外包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方法】基于浙江省2010-2019年的跟踪调查,采用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方法,对浙江省生产环节外包的时空变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时间发展来看,浙江省水稻生产环节外包进程整体呈上升趋势,但2013年以来上升速度放缓;从空间特征来看,与其他省份相比,浙江省生产环节外包起步早、发展快,近年来其他省份农业生产环节外包与浙江省的差距逐渐缩小,浙江省的先发优势减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增强。就影响外包的因素而言,农户年龄、文化程度、水稻种植从业时间等个体特征对浙江省劳动密集型环节外包的影响小于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稻农年龄增长和从业时间延长对浙江省水稻技术密集环节外包有负向影响;水稻种植规模、家庭相对收入对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受轻简化稻作技术发展趋势影响,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结构发生改变;农地流转和生产环节外包作为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两种方式,两者相互影响,长期并存;农户个体特征对稻农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决策的影响逐渐削弱,群体效应开始凸...  相似文献   
74.
本试验旨在通过分离鉴定白芥子诱导的芥子碱降解菌,并对其核心功能酶漆酶进行酶活测定,建立芥子碱的生物降解方法,为探寻白芥子等十字花科类非粮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本试验以藏香鸡为模型,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白芥子饲喂28 d进行芥子碱降解菌体内诱导。分别采集鸡空肠、回肠、盲肠内容物在不同培养基中分离筛选芥子碱降解菌,对筛选出的优势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该菌株的芥子碱降解效果和漆酶活性。结果表明:(1)在鸡盲肠中筛选出9株目标菌,筛出率明显高于空肠和回肠,并进一步选出1株芥子碱降解优势菌SDB2(Sinapine-degrading bacteria 2)。(2)经鉴定,SDB2菌株属于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3)芥子碱浓度与SDB2菌株培养时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 <0.01),芥子碱浓度随培养时间增加而降低,培养72 h的芥子碱降解率可达50%。(4)漆酶活力与SDB2菌株培养时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 <0.01),漆酶活力随培养时间增加而降低。(5)漆酶活力与芥子碱浓度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 &l...  相似文献   
75.
试验旨在研究膨化发酵菜籽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60日龄、平均体重700 g左右的崇仁麻公雏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2.5%、5.0%、7.5%、10.0%膨化发酵菜籽粕。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2.5%、5.0%、7.5%、10.0%膨化发酵菜籽粕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耗料增重比(F/G)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膨化发酵菜籽粕添加水平与F/G存在二次回归关系(P<0.05),F/G随添加水平升高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以5.0%添加量最低;各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和尿素氮(BUN)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各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无显著差异,5.0%膨化发酵菜籽粕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与0.0%组无显著差异,2.5%和5.0%膨化发酵菜籽粕组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本试验条件下,肉鸡日粮中添加5.0%膨化发酵菜籽粕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