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33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29篇
  37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152.
阿尔泰山西北部垂直带谱中的土壤有机氮素,同土壤腐殖质一样表现为非连续性的特征转化系列。在干旱气候带,土壤的全氮量随海拔升高到黑钙土增加至10倍。土壤中酸不溶态氮相对含量也持续增加,而氨基酸和氨基糖态氮含量下降。胡敏酸中酸不溶态氮和氨基酸态氮也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冷一湿气候带中土壤胡敏酸的未鉴定态氮相对含量明显地多于干旱气候带,而干旱气候带中土壤胡敏酸的酸不溶态氮量显著地高于冷—湿气候带。土壤和其胡敏酸中氮素形态分布,与垂直带谱中土壤的腐殖质化过程紧密相关,随腐殖质化度的增加,酸不溶态氮相对含量提高,而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量下降。胡敏酸中氨基糖态氮含量甚微。  相似文献   
153.
神山圣土育芳华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一曲<康定情歌>唱遍了大江南北,也唱遍了全世界.康定,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从此名声远扬.璀璨深远的康巴文化以及独具魅力的康区藏传佛教和格萨尔文化犹如贡嘎山上神圣的白雪唤起了世人的梦想.怀着一份激动,一份梦想,在春深四月,我们走进了康定.  相似文献   
154.
<正>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当我们杂志社一行在社长的带领下,颠簸在通往松潘县采访的路途上,透过车窗远眺那巍峨山峰的皑皑白雪时,心中不由想起毛主席的伟大篇章《长征》中的这句诗,在感慨革命先辈的英勇无比的革命精神时,对祖祖辈辈生长在这块广袤土地的老百姓,对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战斗在这块热土的为农牧事业辛勤奉献的广大干部群众,从心底深处油然升起一股深深的敬意和钦佩之情。  相似文献   
155.
洛豇99是洛阳辣椒研究所育成的优良豇豆新品种。它是用优良亲本进行有性杂交,并对其杂交后代经过连续多代的单株系选而成。2000年以来,我县连续3年进行春、秋两季的多点试验与示范,均表现十分突出,比之豇28-2产量增加30%~50%,特别是秋播栽培,后期耐冷凉,采收供应期比之豇  相似文献   
156.
通过对103个奶山羊户的存栏、养殖方式、生产性能、劳动力投入和经济效益调查及对比分析,提出目前奶山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品种退化、奶价波动大、单产水平低、规模效益差,建议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提高奶山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7.
化肥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是确保农产品高产、优质的重要手段。马铃薯是甘肃省第三大粮食作物,选择马铃薯开展化肥农药减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甘肃省马铃薯生产现状和面临问题的综合分析,确定了甘肃省推进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的总体目标,提出了重点研究的技术内容,需要集成的区域技术模式以及推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8.
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挖掘水稻中产量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对提高水稻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构成水稻产量的三个要素包括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其中千粒重遗传力为40%~60%,遗传稳定,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因此,提高粒重来确保水稻产量是一条有效途径。水稻千粒重与粒型密切相关,水稻粒型性状由粒长、粒宽和粒厚共同构成。此外,千粒重不仅取决于籽粒库容量(粒型)也取决于其充实度(灌浆)。因此,研究水稻粒型和粒重与灌浆速率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改良水稻品质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总结了水稻粒型、粒重和灌浆已定位和克隆的基因研究进展,为水稻的籽粒性状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作物叶片δ~(13)C和δ~(15)N值与其水分和氮素吸收利用关系密切,旱涝急转是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夏季频发的一种气象灾害。为了探明该气象灾害下双季杂交稻水分和氮素吸收利用特点,以超级杂交稻品种淦鑫203(早稻)和五丰优T025(晚稻)为材料,采用桶栽方式,于自然条件下"旱涝急转"常发生时段,即稻株穗分化期,设置"不旱不涝"(T1)、"干旱不涝"(T2)、"不旱淹涝"(T3)及"旱涝急转"(T4)等不同水分处理,考查叶片δ~(13)C、δ~(15)N和叶片干物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双季超级杂交稻倒2叶δ~(13)C和δ~(15)N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存在较大差异。早稻T4结束初期倒2叶δ~(13)C值最高,波动最大,T1总体表现为上升状态,波动最小;晚稻T4结束初期倒2叶δ~(13)C值最高,波动较剧烈。早稻T1、T3倒2叶δ~(15)N值先降低而后缓慢上升,T4显示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总体上,T4与T1、T3之间呈相反的变化,T2倒2叶δ~(15)N值一直较高,表明一定干旱条件下氮同化比率较高;晚稻T2、T3倒2叶δ~(15)N值先降低而后迅速上升,T4与T2、T3之间基本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不同水分处理下双季稻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较大差异,早、晚稻均是T4最低,T1最高,其中早稻T4与T1、T2、T3差异显著,晚稻T4与T1、T3差异显著,早、晚稻T2、T3、T4较T1分别下降4.12%、1.62%、31.08%,16.07%、8.53%、27.07%,说明水稻穗分化期"旱"、"涝"及"旱涝急转",尤其是"旱涝急转"使叶片受损,叶片干物质积累能力下降,水稻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T2、T4比T3叶片干物质质量下降更多,说明一定程度的"涝"比"旱"及"旱涝急转"对双季稻叶片损伤更轻。本研究结果为水稻抗旱、耐涝品种选育和抗逆栽培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0.
玉米苗期耐低钾基因型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培实验及低钾土壤的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对玉米苗期吸钾量和钾利用指数的影响及筛选耐低钾玉米基因型的最佳指标、适宜生育时期及钾浓度。结果表明,水培实验的筛选指标为钾利用指数优于吸钾量,筛选的适宜生育时期为6叶期,钾浓度为0.1mmol/L。经筛选初步确认吉单27为较耐低钾胁迫的基因型,先玉335在低钾胁迫条件下为相对敏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