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43篇 |
综合类 | 27篇 |
农作物 | 12篇 |
植物保护 | 2篇 |
出版年
2014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簇毛麦端体6VS的抗病同源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研究采用玻璃针切割法对小麦遗传背景下的簇毛麦端体6VS进行了微切割,根据已克隆抗病基因的保守域设计引物,从6VS端体DNA中扩增出10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Hvrgak1-Hvrgak10(GenBank登录号为AF387113-AF387120,AY040671,AY040672)。并利用抗病同源序列作探针,进行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vrgak2、Hvrgak4和Hvrgak5可能与抗白粉病基因相关。这些抗病基因同源片段可以为抗病基因克隆提供切入点或是直接的探针。 相似文献
32.
33.
植物转座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评述了植物转座因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植物转座因子的研究历史、类型、结构、功能,影响转座因子表达的因素以及转座因子标签技术。 相似文献
34.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臂7Ai-1L端体的细胞遗传学鉴定及显微分离与克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细胞遗传学的方法 ,在确认测试材料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及花粉母细胞 (pollenmothercell,PMC)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的基础上 ,通过对测试材料与普通小麦的杂种F1PMC染色体配对构型的观察 ,并结合目标染色体所应具有的黄矮病抗性及芽鞘颜色的鉴定 ,证实了测试材料中的端体为目标染色体臂7Ai 1L。在此基础上显微分离、扩增了该染色体臂 ,对扩增产物进行了连接、转化、克隆 ,初步构建了 7Ai 1L的DNA文库。对文库中部分阳性克隆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 ,获得 6个中间偃麦草特异的序列。 相似文献
35.
36.
37.
38.
39.
抗白粉病小麦-黑麦染色体异附加系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白黑麦和六倍体小黑麦WOH45为抗源,综合应用白粉病抗性鉴定,细胞遗传学、花药培养等技术选育出抗白粉病单体,单端体、单等臂染色体,二体,双端体异附加系。单体(单端体)异附加系的遗传极不稳定.在其自交后代中抗病株的频率为13.4%-34.6%,其白粉病抗性的配子传递宰特别是橇配子传递率较低,致使在其自交后代 相似文献
40.
由大麦黄矮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毒病是一个严重病害,至今在小麦属内还没有发现抗源。中间偃麦草2Ai-2染色体携带一个高抗黄矮病基因,对该基因的染色体臂定位将为制定抗病基因向小麦转移策略,筛选、开发特定的、与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由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附加系Z6衍生的3个抗黄矮病端体系进行鉴定,通过分析端体的遗传构成、筛选与端体共分离的STS标记以确定端体在遗传上的染色体臂归属,从而明确BYDV抗病基因的染色体位置。以拟鹅冠草基因组[Pseudoroegneria strigosa (M. Bieb.) Löve,St]DNA为探针,中国春基因组(Triticum aestivum L., ABD) DNA作封阻分别对抗病亲本Z6及抗病端体系N530的根尖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表明,N530体细胞中有2个端体显示出与Z6中外源染色体2Ai-2短臂相似, 而与长臂不同的杂交信号。以小麦第2同源群的5个RFLP探针的DNA序列为基础,设计了6对PCR引物,对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二体代换系和端体系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基于短臂探针psr126,psr131序列设计的2对引物,可在含有2Ai-2染色体及端体的抗黄矮病材料中特异扩增,而基于长臂探针psr112序列设计的1对引物,可在含有2Ai-2染色体的抗黄矮病材料中特异扩增,但不能在端体系进行特异扩增,证明外源端体为2Ai-2染色体的短臂。本研究不仅将黄矮病抗性基因定位于2Ai-2染色体的短臂上, 而且由RFLP探针psr126、psr131和psr112序列转化的标记STS126 (sequence tagged site) STS131和STS112还可分别作为追踪2Ai-2染色体短臂和长臂的分子标记,用于抗病易位系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