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对孤雌产雌的食胚赤眼蜂Trichogramma embryophagum Hartig进行25、28、30和35℃不同温度处理,统计F1、F2及F3代的寄生、羽化和性比,同时测定不同温度下食胚赤眼蜂对寄主米蛾卵的选择。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后,孤雌产雌食胚赤眼蜂的寄生数及雌蜂数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且随处理代数增加呈下降趋势。25~35℃下,单雌寄生数在F1代为64.3~69.6粒,而F3代在30和35℃仅为17.4和20.33粒。高温处理后,产雌孤雌生殖的食胚赤眼蜂出现雄蜂,雄蜂率随温度及处理代数增加而显著增加,在F2代35℃下雄蜂率达到了66.17%。温度对食胚赤眼蜂寄主选择有显著影响,在20~30℃寄主选择所用的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与供试其他温度相比,30℃下赤眼蜂能够做出寄主选择且选择寄主的蜂数最多。研究结果为孤雌产雌赤眼蜂的生防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2.
生物炭对谷子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生物炭在谷子种植中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以祥谷3号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的方式,在土壤中添加3种不同比例的生物炭(10、50、90 g·kg~(-1)),于播种后30 d对谷子幼苗进行生物量、根系形态和地上形态及叶片光合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施用生物炭(BC0)对照相比,不同剂量的生物炭均显著改善了谷子幼苗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形态指标以及除胞间CO_2浓度以外的其他光合参数指标,且以中等剂量生物炭(50 g·kg~(-1))对谷子生长和光合指标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中等剂量生物炭(50 g·kg~(-1))处理谷子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干重分别提高了220%、181%和500%、350%,根冠比增加41.7%;谷子幼苗地下部分主根长、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尖数、分枝数分别提高124%、215%、323%、86.4%、279%;谷子地上部分幼苗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分别提高48.28%、50%、159%;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21.01%和167%。研究表明,生物炭添加可以改善地下根系和地上茎叶形态,改善叶片光合和根系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谷子生物量的积累,可为后期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以绿丰二号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以不添加生物炭土壤为对照(0%,CK),设置生物炭含量分别占盆栽土壤质量的10%、20%,共3个生物炭梯度处理,采用3种碳酸氢钠碱溶液(0、100、200 mmol/L)进行灌根处理,于开花结荚期取样测定绿豆生长和理化指标,研究盐碱胁迫下施用不同比例生物炭对绿豆生长的影响,为盐碱地的修复、开发和利用以及盐碱地绿豆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不添加生物炭条件下,盐碱胁迫导致绿豆植株生物量、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Fv/Fm和根系形态指标均显著下降,且绿豆植株中Na~+含量显著增加,K~+、Ca~(2+)、Mg~(2+)含量显著降低。添加生物炭处理对盐碱胁迫下绿豆植株生长和体内离子含量有着积极影响,尤其在生物炭添加比例20%处理下,200 mmol/L碳酸氢钠胁迫处理绿豆地下干质量、地上干质量、株高和叶面积分别增加75.00%、19.72%、54.82%和123.10%,根长、总根表面积、根尖数分别增加57.85%、488.50%、227.83%,而根系平均直径无显著变化。此外,添加生物炭提高了绿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Fv/Fm,同时提高了植株K~+、Ca~(2+)、Mg~(2+)含量,降低了Na~+含量。可见,添加生物炭可以改善盐碱胁迫下绿豆植株地下根系和地上茎叶形态,改善叶片光合性能和根系功能,从而促进绿豆生物量的积累,为后期产量形成奠定基础。总体而言,20%生物炭处理效果优于10%生物炭处理。  相似文献   
74.
NRL(NPH3/RPT2-Like)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光响应蛋白,在向光素信号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qRT-PCR技术,在玉米基因组水平对该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并对其编码蛋白的性质、结构、进化、生育期组织表达和逆境表达进行分析。结果鉴定了31个ZmNRL基因,不均匀地分布于玉米9条染色体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长度在464~749个,预测具有叶绿体、细胞核和细胞质等亚细胞定位。依据蛋白保守性将ZmNRL家族划分为四大类,基因结构也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多数基因含有4个外显子。基因启动子存在大量脱落酸、茉莉酸、光响应和抗氧化等顺式元件分析,其中G-box和Sp1等两类光相关元件数量较多。ZmNRL家族基因在生育期组织部位表达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异性,总体表达量不高,仅有ZmNRL2、ZmNRL4、ZmNRL24和ZmNRL29相对高表达。通过生育期组织表达数据共表达及其模块GO富集分析发现,6个ZmNRL基因可通过叶绿体等生物发生及组装生物过程,参与对叶片生长发育的调控。qRT-PCR结果表明,高温处理玉米幼苗ZmNRL12上调表达显著,干旱、盐和病原物接种处理ZmNRL5、ZmN...  相似文献   
75.
在玉米基因组水平鉴定13个rboh蛋白基因,分别定位于6条染色体上。家族蛋白被分成3个亚组,第2亚组成员Zmrboh B、Zmrboh D和Zmrboh G基因均含有14个外显子、定位叶绿体;其余两个亚组成员具有不同亚细胞定位,其中第1亚组基因间具有较强的正向选择压力。Zmrbohs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不同,其中Zmrboh D、Zmrboh E和Zmrboh M为组成型高表达,Zmrboh C和Zmrboh L在花药特异表达。通过转录测序数据分析,Zmrboh B、Zmrboh D、Zmrboh E、Zmrboh G、Zmrboh I、Zmrboh K和Zmrboh M等7个基因不同程度参与对低温、高温、盐、紫外和干旱胁迫的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