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5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42篇
  34篇
综合类   403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73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保鲜剂对香石竹切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表明,2种含有不同物质的保鲜剂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香石竹切花鲜重和花径,改善体内水分状况,延缓可溶性蛋白的降解,延长瓶插寿命,其中以保鲜剂1(2%S+200mg·L-1 8-HQ+150mL AC+50 mg·L-1 Al2(SO4)3+100 mg·L-1VC+50 mg·L-1 SA)的效果较好,属环保型保鲜剂.  相似文献   
42.
对浙西北桐庐地区17年(1987—2006年)灯下金龟子成虫的监测结果表明,桐庐地区金龟子种类主要为铜绿金龟子、大黑金龟子、黑绒金龟子等,其中以铜绿金龟子为优势种,其次为大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在本地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底,早的年份在5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迟的年份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不同年份间金龟子种群数量变动大,其发生高峰期间隔周期约为10年;在同一年份内旬发生量消长多呈单峰型,发生频率占76.5%,双峰型约占23.5%。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毒.唑磷3 kg/667 m2,3%毒死蜱3 kg/667 m2,3%辛硫磷2 kg/667 m2拌细土15 kg均匀撒施,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5.9%,86.3%,95.9%,药后25 d的防效分别为88.9%,92.2%,85.5%,保苗效果达86%以上。苦参碱的防效和保苗效果相对较差,分别为72.6%~77.8%和80.0%。  相似文献   
43.
谷子新品种播期、密度与施肥的复因子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研究利用赤谷9号、赤谷10号、峰谷11号、峰谷12号四个谷子新品种,在生产中存在的高产栽培技术问题,开展了复因子试验,为新品种的大力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为改善胆红素氧化酶性质,提高酶的使用效率,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固定了胆红素氧化酶,并优化了固定化条件,研究了固定化胆红素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0.10 g·mL-1、CaCl,浓度为0.20 mol·L-1、固定时间为1 h、酶的固定化效果最好,固定化酶的平均酶活力回收率达32%,固定...  相似文献   
45.
钾肥施用量对糜子产量农艺性状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糜子栽培中钾肥的最佳施用量,以糜子品种赤黍1号为试材,设钾肥施用量0(不施, CK)、60、120、180、240和300 kg/hm2计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调查了不同施钾量对糜子产量、农艺性状和倒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赤黍1号上施用钾肥,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其中施钾量为120 kg/hm2时产量最高;对株高、穗长和节数影响不显著,对茎粗和分蘖数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对单丛穗粒重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倒伏率和倒伏角度,施钾量为120 kg/hm2时倒伏率和倒伏角度均最小。施钾量为120 kg/hm2时能够同时提高赤黍1号的籽粒产量和抗倒能力,赤黍1号栽培中理想的施钾量为120 kg/hm2。  相似文献   
46.
为探明锈叶杜鹃菌根侵染特征,采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对贵阳市乌当万亩杜鹃林景区的锈叶杜鹃进行了菌根侵染情况及菌丝体形态观察,并分析了其土壤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锈叶杜鹃菌根菌丝体形态可分为粗菌丝体(直径2~6μm)和细菌丝体(直径1~2μm)两类,粗菌丝体有5种类型,细菌丝体有6种类型;锈叶杜鹃的菌根侵染率上坡显著高于中坡和下坡,中坡显著高于下坡;侵染率的高低与根际土壤总氮、水解性氮、SOC、腐殖土层厚度等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 pH、全钾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7.
播期对黍子产量、生育时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不同播期处理对黍子(Panicum miliaceum)产量、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黍子在5月6日、5月13日、5月20日播种,抽穗期在7月18-21日;黍子在5月27日、6月3日播种,抽穗期在7月28日至8月3日.5月6日至6月3日播种,赤黍2号、伊糜5号、gs内糜5号、伊选黄糜、大黄黍都能成熟.随着播期推后,5个品种黍子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不同黍子品种的株高、穗长、地上部生物量、单穗粒重、千粒重、茎粗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伊糜5号、伊选黄糜、gs内糜5号在5月13日播种较适宜,赤黍2号、大黄黍在5月6日播种较适宜.  相似文献   
48.
内蒙古谷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环境独特,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相互交错,其间分布高原、山地和丘陵,水土流失较严重。全区高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旱作农业成为我区山地、丘陵的主要农作方式,旱作农业中主要种植的作物有谷子、高粱、莜麦、荞  相似文献   
49.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是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传递,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引起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键细胞,无论是数量上减少还是功能上受损,都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现将其发生原因介绍如下. 1病原微生物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进入猪体后能够选择性的在巨噬细胞中复制,降低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病毒通过局部淋巴组织扩散到全身组织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持续繁殖、复制,产生免疫抑制和免疫干扰,最终导致猪体免疫力降低,使其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  相似文献   
50.
柳树辽宁壳多胞菌溃疡病系我国新发生的一种柳树溃疡病,〔1〕病原菌经鉴定为一新种,定名为辽宁壳多胞菌StagonosporaliaoningensisZ.K.ZhongetZ.W.Yuan。〔2〕本病于4月下旬发病,5月中下旬分生孢子成熟,6月中下旬为孢子飞散和发病高峰期。病原菌以菌丝体在侵染枝干表皮下越冬,为翌年4月发病的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