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9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笔者根据实际的经验,提出了发挥动物疫病监测作用的办法,包括加强疫病网络监测、建立基层兽医实验室、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建设疫病网络监测系统等,希望能够为养殖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红松果材兼用林适宜密度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近50年的系统定位观测资料,分析红松果材兼用林不同林分密度与直径、树高、冠幅等主要测树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等立地条件下(14地位指数),最佳的林分密度经验式为N=21 182×D-1.1827.通过对现实林分的最佳密度调控,可改善林分质量,与对照比提高林木直径连年生长量15%~20%;提高树高连年生长量约5%左右,可大大缩短大径材的培育年限.通过对不同林分密度条件下的植被多项因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测定与分析得出: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生物产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土壤主要营养成分及土壤物理性状则有随林分密度降低而改善的趋势.历经20余年对红松果材兼用林和人工红松大径材培育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林分结实量与林分密度、林龄有直接关系.在适宜的林分密度下,在丰年后的冬季对具备截干条件的林木截去3~4枝以上主干,可人为促使林木形成多头(叉干),达到增加林木结实部位的目的,可明显提高林木结实量,改善林木质量,与对照比39年生林分一个丰年可提高结实量39 kg·hm-2,净增产值约780元·hm-2.  相似文献   
63.
王喜庆  贾云鹤  闫闻  付永凯  尤海波 《园艺学报》2020,47(11):2273-2274
‘龙盛9号’西瓜为优质高抗枯萎病杂交一代新品种。果形圆,果皮深绿色,覆墨绿色齿状条带,果皮韧性好,果皮厚1.0 cm。果肉红色,肉质脆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3.0%。平均单果质量12.0 kg。全生育期95 d,果实发育期32 d。高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等叶部病害。产量65 034.0 kg • hm-2。适于东北地区露地栽培及部分地区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64.
65.
5年来,在辽宁省本溪地区采集、鉴定大型真菌306种,并对其生态习必和可利用性进行了记载,同时发现,大型真菌的分布与植被类型、地理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种群和数量上,以阔叶林最多,针阔混交林稍次之,菌类盛发期为8-9月,产量和种类约占全年的80%。  相似文献   
66.
辽东山地混牧林草系统特性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云  陈忠东 《林业科学》2001,37(3):4-13
辽东山地林下牧草 90 %以上种类为多年生植物 ,有着比较牢固的生境生态位。生产能力、物种多样性等指标受上层体冠控制 ,并常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林分郁闭度在 0 5~ 0 8间是牧草产量、质量的最好光照区间。在“牛单位 3 9hm2 ”连续 3年牧压下并未引起林分蓄积增长量减少。混牧后可较大幅度提高直接经济效益产出量。牧畜的采食草量应控制在牧草生产能力的 5 0 %以下。林地坡度 30°以上应划归禁牧区  相似文献   
67.
人工红松林是辽宁省重要的用材林和生态公益林资源,为比较准确地测定其立木材积,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二元立木材积表。通过调查及测量共收集到1 473株样木资料,文章利用其中1 228株样木建立了人工红松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并用剩下的245株样木进行了适用性检验。结果证明修订后的材积模型在辽宁省范围内适用,据此修订了辽宁省人工红松立木材积表。  相似文献   
68.
王喜庆  贾云鹤  李坤  尤海波 《中国瓜菜》2013,26(5):23-25,28
龙盛4号是以W342为母本、S117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适宜保护地栽培的小果型西瓜一代杂种.早熟种,全生育期72d左右,果实发育期24d.主蔓第1雌花着生节位4~6节,其后每隔3.-4节着生1朵雌花.果实椭圆形,果形端正,大小均匀,果皮绿色覆清晰细深绿齿带,外观漂亮.果皮厚度0.4~0.5 cm,可食率高.瓜瓤红色,剖面均匀,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细脆,口感风味佳.单瓜质量2.4 kg左右,果皮韧性好,耐运输.抗枯萎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架式栽培667 m2产量4000 kg左右,爬地栽培667 m2产量3 100kg左右,适宜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69.
红松落针病与红松生物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Lophodermium maximum B.Z.He.et Yang引起的红松(Pinus koraensis sieb.et zudd.)落针病,在我省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较为严重地威胁了红松人工林的生产。本文通过主要林分因子大致相同的三块典型样地51株调查生物量的样木、11株解析木样木、39株标准木样木,研究由红松落针病的为害而造成的不同患病级间的生物量损失与材积损失。得出,林木因落针病所引起的损失是一整体的动态损失,是一个以时闭(年)为系数的累积变量。同时拟合出各患病级林木的器官生物量方程,对防治森林病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贾云  曹志峰 《农业考古》2012,(2):189-190
自古秦州寺观多,品茶论道成雅致。在"一城文化,半城神仙,送你一个长安"的西安世园会进行曲中,2011年8月28日上午,陕西茶人联谊会与西安大阿弥陀佛寺联合举办的"感悟禅茶一味,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研讨会,就在这千年古刹的殿堂上展开。出席会议的约有40多名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