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0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2篇
园艺   5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加快油茶良种采穗圃产穗质量与数量的提高,在冬季对油茶采穗圃进行了控花控果对春梢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控花控果促进采穗圃春梢早发芽;新枝条较未处理的分枝多、长度长且粗壮;早摘花蕾,促进新枝条的生长发育更有效。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油茶产业迅速升温,良种苗木的缺乏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其中良种壮苗和适地适树适种源,特别是良种采穗圃建设与管理是关键因素。文章综述了油茶优良无性系采穗圃品种配置方法、营建、管理、果穗以及建档等。  相似文献   
83.
阐述了木棉的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其育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4.
钟奕灵  谢金兰  林立 《农技服务》2011,28(7):1070+1079-1070,1079
阐述了山苍子的生物学特性、价值,并介绍了其造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5.
从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种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提高藜蒴造林成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6.
不同揭膜期对南宁春植蔗生长及蔗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覆膜甘蔗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最佳揭膜时期的栽培措施,本试验以桂糖03-2287甘蔗品种为材料,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设置齐苗期、分蘖末期和拔节伸长前期等3个不同生长时期揭膜处理,以不盖膜作对照,探讨不同时期揭膜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较不盖膜对照,地膜覆盖分蘖末期揭膜处理增产13.1%,差异极显著,齐苗期揭膜和拔节伸长前期揭膜分别增产6.4%和6.9%,差异显著;地膜覆盖处理间,分蘖末期揭膜比齐苗期揭膜和拔节伸长前期揭膜处理增产也达到极显著,而齐苗期揭膜与拔节伸长前期揭膜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经济效益与蔗茎产量的高低成正相关,即分蘖末期揭膜拔节伸长前期揭膜齐苗期揭膜对照。由此表明,南宁春植蔗覆膜栽培以分蘖末期揭膜增产效果较好,过早或过迟揭膜都不利于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7.
桂糖51号(试验代号:桂糖06-1023)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ROC20为母本、崖城71-37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五圃制"常规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出苗好、宿根发株多、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中大茎,具有早熟、高糖、高产稳产、宿根性好、易脱叶、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诸多优良特性。在2014—2015年广西区域试验中,桂糖51号2年新植1年宿根平均蔗茎产量(102.66 t/hm2)比对照ROC22增产2.49%,平均蔗糖产量(14.46 t/hm2)比对照增产5.17%;其中宿根蔗优势明显,蔗茎产量(108.74 t/hm2)比对照增产12.25%,蔗糖产量(15.59 t/hm2)比对照增产17.67%;平均蔗糖分(14.09%)比对照高0.36%(绝对值)。桂糖51号适宜在土壤疏松,中等以上肥力的蔗区种植。  相似文献   
88.
为了优选出适宜广西蔗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良甘蔗品种,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13个从国内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有粤糖96/86、台98-0432、湖光1号、台88/99和福农15号等6个品种,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赣蔗18号、园林6号、CP84/1198产量一般,但蔗糖分较高,可作为高糖杂交亲本加以利用;其他品种综合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89.
比较不同基质、不同生根促进剂及其质量体积浓度、不同季节、不同修剪方式、不同插穗类 型对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基质类型、生根激素种类及其质量 体积浓度、扦插季节、插穗留叶面积以及插穗类型均对钟花樱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 响,扦插基质采用黄心土最有利于生根;生根激素种类及其各浓度处理效果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其中 采用IBA 以质量体积浓度2 500 mg · L-1 速蘸10 s 处理效果最佳;于春季扦插最好;插穗留1 片或半片叶 片成活率及生根率远高于不留叶插穗;采用嫩枝扦插和带踵扦插优于硬枝扦插。因此钟花樱扦插宜在春 季,采用修剪成1 片或半片叶片带踵或嫩枝的插穗,经质量体积浓度2 500 mg · L-1 的 IBA 药液蘸10 s 后 扦插在黄心土上,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0.
采用不同的水温浸泡、不同埋藏基质与不同的层积时间等催芽方法处理闽楠种子,比较不同催芽方法的萌芽率。结果表明:不同水温浸泡间的闽楠种子萌芽率差异极显著(P0.01),萌芽率的大小为45℃(75.43%)35℃(51.43%)55℃(39.43%)25℃(33.57%);不同埋藏基质处理间的萌芽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萌芽率的大小为:湿沙+腐殖质(81.86%)湿沙(72.43%)腐殖质(62.86%);不同层积时间与激素浓度处理对闽楠种子萌芽率的共同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常温层积90天+赤霉素浓度1 000μg/g萌芽率最佳,常温层积90天+赤霉素浓度1 500μg/g次之,常温层积0天萌芽率最差为0,且闽楠种子在常温层积90天时休眠作用已完全解除。因此,闽楠种子最佳的生产催芽方式为45℃温水浸泡处理后,选用赤霉素浓度1 000μg/g的溶液浸泡1天,再采用湿沙+腐殖质埋藏处理常温层积9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