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0篇
  4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利用极大似然法分析野败型杂交籼稻恢复基因的遗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极大似然法和EM算法以野败型杂交籼稻恢复性的主基因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恢复性由两对主基因控制,两对恢复基因间表现显性上位性互作,两对基因的作用存在强弱之分,强恢复基因的加性效应是弱基因的2倍。  相似文献   
22.
对两用系新资源材料363S在泸州的育性表现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363S在州生态条件下,仍表现出明显的“低温诱导不育高温诱导可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水稻低温敏两用系新资源363S是从三系杂交稻威优63F2代分离群体中筛选培育的,具有野败不育胞质。在24℃以下低温诱导表现稳定不育,26℃以上高温诱导可育,这两种温度条件下其花粉育性与小穗育性表现一致;在24-26℃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可染花粉增加,但小穗仍表现败育;  相似文献   
27.
水稻小穗簇生性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近等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育种中间材料Z1820突变产生的小穗簇生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和对该基因进行定位克隆,我们用恢复系泸恢17(LH17)和N45作母本,Z1820作父本杂交,并用上述恢复系作轮回亲本,连续回交并自交,获得了簇生性近等基因系Cl-LH17和Cl-N45。用形态相似法和SSR标记对获得的两对近等基因系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1)LH17和Cl-LH17在株高、穗长上有显著差异,在所考查的其他性状上差异不显著;N45和Cl-N45仅在穗长上有显著差异。(2)在所选用的120对SSR引物中,对LH17和Cl-LH17,只有第6染色体的两个引物(RM7434、RM5957)揭示了多态性,而对N45和Cl-N45则有位于3条染色体上的4个引物能揭示多态性。综合形态和SSR标记分析说明,LH17和Cl-LH17是一对近等性理想的簇生性近等基因系,有利于该簇生基因的进一步研究;Z1820的簇生基因能使穗长、株高负增长,对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等重要性状无显著影响。(3)簇生性在N45的遗传背景中的表现强于在LH17的遗传背景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28.
谢戎 《杂交水稻》2000,15(2):42
1999年 7月 ,四川省科委主持对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泸光3S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认真听取了课题组关于泸光 3S的选育思路、设计方案、选育经过、育性表现及特征特性简介 ,严格审查了有关技术资料并提出质疑 ,同时 ,对泸光 3S大群体 (3172株 )的农艺性状、花粉及小穗育性进行现场检测。经充分讨论后 ,一致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泸光 3S是由 (培矮 6 4 S/ IR8S异交系 ) F2 ∥ (890 2 S/ 890 6 S) F6的杂交 F1经花培育成 ,具有以下主要特点。a)属光温互作类型不育系 ,不育起点温度…  相似文献   
29.
用簇生性亲本Z1820与无簇生性的正常亲本缙香1A、缙2A和缙4A杂交得F1代,让F1自交得F2,同时以缙香1A、缙2A和缙4A为轮回母本亲本回交得BF1,调查各世代簇生情况。结果分析表明:F1的簇生性为中间类型,F2、BF1的簇生性在簇生程度上产生分离;Z1820与缙香1A、缙2A产生的后代的遗传行为符合单基因不完全显性遗传,而Z1820与缙4A的遗传表现则有所偏离,缙4A可能具有影响簇生性表现的遗传因子。首次使用簇生率描述水稻的簇生性。  相似文献   
30.
杂交水稻基因型与主要性状稳定性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