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7篇
  16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土壤深松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全方位土壤深松打破传统翻地留下坚实的犁底层 ,使 2 0~ 4 0cm土层松散 ,增加深层土壤透水能力。玉米田深松试验 ,可改善深层土壤水分状况 ,提高玉米产量 ,对其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物指标 ,如根系分布和根活力、地上和地下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养分吸收量、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2.
钾对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及其生理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钾是玉米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土壤缺钾,直接妨碍玉米根系和茎叶的正常发育,影响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及光合产物的合成和运输,使玉米抗病、抗旱、抗寒、抗倒伏等各项生理机能降低,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
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田间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株高、分蘖数、穗长、有效穗数、瘪粒率、千粒重的影响不同。在各施肥处理中,以平衡施肥处理的瘪粒率最低、千粒重和产量(8 482kg/hm2)最高,较无肥区增产3 445 kg/hm2(68.4%),增收4 943元/hm2;粗蛋白(7.21%)与粗淀粉(66.03%)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钾肥用量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钾特性及子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钾素吸收最大速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施K2O.90150.kg/hm2范围内,通油1号的钾素吸收最大速率大于四密25。成熟期通油1号的吸钾总量明显高于四密25,但其子粒产量却低于四密25。玉米子粒的钾素绝大部分来源于开花后根系的吸收。通油1号开花后根系钾素吸收量和成熟期子粒钾素吸收总量明显高于四密25。高油玉米通油1号含有较高的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但淀粉含量较低。施钾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了子粒中脂肪和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但减少了淀粉总量和支链淀粉含量。表明子粒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产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5.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缺钾条件下钾素、氯素以及氯化钾对玉米不同抗性品种茎腐病的防治效果,明确钾素和氯素在氯化钾防治玉米茎腐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施钾可明显增强抗、感病品种抗茎腐病的能力,且对感病品种的防治效果优于抗病品种;施氯对抗、感病品种茎腐病防治效果均不明显。施钾明显增加了吉单180(抗病品种)、吉单327(感病品种)根、茎、叶部的钾素含量,在缺钾条件下,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具有更强的吸钾能力。分析发现,蜡熟期的根部钾素含量与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率相关最密切,相关系数r=-0.9218。土壤养分是决定氯化钾中钾素还是氯素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6.
控释氮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硫磺加树脂包膜控释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玉米控释尿素最佳掺混比例为PCU50%+PU50%。PCU50%+PU50%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比其它施氮处理增产391 kg/hm2(3.5%)~1 535 kg/hm2(15.3%),达到显著水平,氮素利用率最高,达44.5%。  相似文献   
27.
吉林省风沙土玉米双增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风沙土上氮肥施用模式符合二次曲线Y=ax2+bx+c。利用施氮模式及有关数据,求得风沙土上玉米新品种(先玉335)氮肥最大效益用量为146.8 kg/hm2,增产67.8%,增收3 213元/hm2。  相似文献   
28.
春玉米控释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控释氮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相比不仅能提高春玉米子粒产量,而且能提高玉米子粒中粗脂肪含量。春玉米的适宜施N量为150 kg/hm2。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混合施用可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最佳混配比例为50%控释尿素+50%普通尿素。  相似文献   
29.
春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间试验表明:春玉米平衡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促进其对养分的吸收,在OPT施肥处理水平下,每形成100 kg玉米子粒吸收1.56 kg的N、0.25 kg的P2O5、0.73 kg的K2O,玉米吸收N、P、K的比例约为1∶0.16∶0.47,吸收N、P、K高峰期出现在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在供试土壤上,N是限制高产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中、微量元素目前还没有成为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30.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产量及其农田养分平衡状况,通过连续2年(2014~2015)田间试验,研究传统施肥模式与优化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收获期土壤氮、磷、钾含量及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和2015年,优化施肥处理水稻产量较传统施肥处理分别提高7.6%和6.5%。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水稻肥料当季回收率分别提高6.8和8.4个百分点,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2.9 kg/kg和3.1 kg/kg,偏生产力分别提高5.6 kg/kg和5.4kg/kg,养分收获指数分别提高4.4和4.5个百分点。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可提高水稻氮、磷、钾最大吸收速率,并可提高水稻灌浆期至成熟期养分积累量。与试验起始时相比,传统施肥处理0~90cm土壤无机氮与0~3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的提高,0~3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而优化施肥处理0~9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0~30 cm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试验起始时变化幅度较小。水稻收获期土壤氮、磷、钾养分表观平衡估算的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土壤氮、磷素均出现盈余,钾素亏缺。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氮盈余量分别下降87.6%和93.5%,磷盈余量分别下降87.7%和77.4%,钾亏缺量分别下降23.6%和23.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优化施肥模式在提高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维持土壤养分平衡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