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7篇
  10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铅中毒是指动物摄入过量的铅化合物或金属铅所致急性和慢性中毒。群养动物铅中毒多因舔食油漆或剥落的油漆片、油毛毡、沥青及某些含铅药物而中毒。笔者曾诊治一起草獐铅中毒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运用猪人工授精技术,能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疫病传播、加速猪种改良、提高情期受胎率和窝产仔数,推动养猪业发展。但部分猪场对此技术的运用效果不理想,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低,甚至传播疾病。从保证精液质量、母猪发情鉴定、运用科学的输精方法、重视输精后母猪的饲养管理等方面,就如何保证猪人工授精的技术应用效果、提高受胎率和产仔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GnRH1基因多态性与奶牛繁殖性状、产奶性状和热应激抗性的关系,本研究基于70头中国荷斯坦公牛的DNA混池测序,对GnRH1基因全序列及上下游2 000 bp进行SNP位点扫描,在外显子2上发现1处同义突变位点g.72735118A>G,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对1 160头泌乳期健康荷斯坦牛进行SNP分型,并采用GLM模型对SNP位点g.72735118A>G与繁殖、产奶和热应激反应性状的育种值进行关联分析。群体遗传学分析显示,位点g.72735118A>G符合哈代-温伯格平衡,基因型AA、AG和GG的频率分别为0.48、0.44和0.08,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30,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42。关联分析表明,位点g.72735118A>G与初产日龄、首次配种受胎率、产犊至首次配种间隔、青年牛和经产牛首末次配种间隔等繁殖性状极显著相关,与头胎产奶量、乳脂量和乳蛋白量等产奶性状极显著相关,同时与直肠温度极显著相关。位点g.72735118A>G的不同基因型中,GG型个体的头胎产奶性状和繁殖性状均表现更优,但抗热应激能力较差;然而,...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农副产品生产大国,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畜牧类肉制品以及蛋类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多,这种现状对于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相关部门对其加大资金投入以及帮扶下,农村畜牧养殖产业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所以,在进行农村畜牧养殖时,相关养殖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价值就非常关键.本篇文章针对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及其应用价值进行具体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5.
穗轴作为拟轮枝镰孢菌侵染果穗引发玉米穗腐病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影响病原菌的侵染和扩散。为了深入开展玉米穗轴对拟轮枝镰孢菌抗性的研究以及了解玉米穗腐病子粒与穗轴抗性的差异,进行抗性鉴定体系的优化,利用164份国内外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两年两点的接种鉴定筛选优异抗源,对发病边长、发病芯长、发病面积、发病相对面积等4个抗性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病边长能较大程度地区分不同自交系间的抗感差异且又在材料内具有较好的重演性。把发病边长确定为玉米穗腐病穗轴抗性鉴定指标,对参试自交系进行抗性评价,鉴定出CML27、BT-1、CML274等58份穗轴高抗自交系,筛选出BT-1、CML173、CML193等8份子粒与穗轴均抗穗腐病的优异抗源。  相似文献   
6.
早脆王枣是由河北沧县红枣良繁基地选育出的优良鲜食品种,与当前大面积栽培的冬枣相比,具有成熟早、果个大、口感好、丰产性强等特点。示范园第2年结果,第3、4年丰产。  相似文献   
7.
许静  张忠杰 《中国林业》2008,(17):60-60
热带森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上个世纪以来,由于受自然或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森林大面锐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统计,近30年来热带森林平均每年减少800万公顷,3.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遭到砍伐,5亿公顷的原生或次生热带森林出现退化,直接导致森林产品与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危及人民的生活来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基于试验测定的中国荷斯坦牛血液和乳汁中的孕酮浓度表型,探究了影响中国荷斯坦牛体内孕酮分泌的环境因素、孕酮浓度的变化趋势、孕酮浓度与乳成分的关联程度以及血乳中孕酮浓度的预测方法。【方法】试验于2021年8月在北京、山东两个牧场采集不同胎次、泌乳阶段和妊娠状态的中国荷斯坦泌乳牛的奶样、尾根血样,测定孕酮浓度,最终获得402条乳汁孕酮浓度和298条血液孕酮浓度表型用于数据分析。对孕酮浓度进行数据转化使其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胎次、泌乳阶段、妊娠状态、牧场等固定效应对奶牛孕酮表型的影响,运用R语言cor函数计算孕酮与各乳成分间的关联,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和个体及乳成分信息对孕酮浓度进行预测,以建立孕酮浓度表型高通量获取手段。【结果】妊娠状态对转化乳汁孕酮浓度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胎次、场效应对转化乳汁孕酮浓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转化血液孕酮浓度只受到妊娠状态影响(P<0.01);全乳固体、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与转化乳血孕酮浓度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14~0.37,P<0.05;P<0.01);基于本试验数据,乳成分与个体信息对转化乳血孕酮浓度的预测准确性不高(R2=0.030~0.17),但如果增加血液或乳汁的转化孕酮浓度对乳汁或血液的转化孕酮浓度进行预测,预测效果则有大幅提升(R2=0.40)。【结论】影响泌乳期中国荷斯坦牛转化孕酮浓度的因素除妊娠状态外,可能还包括饲养条件与胎次。此外转化孕酮浓度与乳脂率、乳蛋白率等乳成分呈极显著相关。基于乳成分信息与转化孕酮的关系,获得了对中国荷斯坦牛乳血转化孕酮浓度预测的可用策略,为今后牧场的繁殖辅助管理、奶牛育种新性状研发以及孕酮浓度的高通量获取等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2~6周龄雏鹅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死率可达70%。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3~21日龄雏鹅,其主要特征为传染快、死亡率高,病理变化为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严重时在肠道形成“栓塞”。  相似文献   
10.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病变以肝脏坏死和盲肠内有于酪样肠芯为特征,又称为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本病一般呈地区性流行,其发病率、死亡率与饲养环境以及感染组织滴虫虫株毒力强弱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