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以云南松一年生幼苗为研究材料,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到2个可能参与木质素单体糖基化修饰的候选基因(PyUGT1,PyUGT2)。利用RT-PCR技术克隆它们的全长开放阅读框序列,对这两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结构进行生信分析,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和木质素通路小分子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PyUGT1的ORF长度为1 458 bp,编码485个氨基酸;PyUGT2的ORF长为1 476 bp,编码491个氨基酸。(2)PyUGT1和PyUGT2蛋白的结构均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是一种不稳定蛋白。(3)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yUGT1和PyUGT2单独聚为一支,与杨树等植物的UGT72B亚家族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4)表达分析表明PyUGT1在云南松的嫩茎和针叶中表达量最高且差异显著,PyUGT2在5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5)相关性分析表明PyUGT1和PyUGT2与部分木质素通路小分子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PyUGT1和PyUGT2在云南松木质素单体的糖基化修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PyUGT1可能参与了云南松嫩茎和针叶中木质素单体的糖基...  相似文献   
52.
以紫果西番莲满天星及黄果西番莲钦蜜九号和511这3个西番莲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甜度、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等指标,采用果实外观品质分析、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西番莲果实品质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满天星品种果实甜度与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果皮重成负相关关系,与果皮顶部厚、果皮中部厚、果皮底部厚、果浆重成正相关关系;钦蜜九号、511品种果实甜度与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果皮顶部厚成正相关关系,与果皮中部厚、果皮底部厚、果皮重、果浆重成负相关关系,即西番莲果实品质性状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又相对独立;黄果西番莲511果实最大,单果重平均值为139.03 g,果浆重平均值为70.21 g,果皮重平均值为57.36 g,果实品质性状表现较优,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究不同平茬季节对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的影响,为云南松萌蘖的激素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平茬季节云南松苗木为材料,测定苗木生长指标和内源激素(IAA、GA3、ZT和ABA)含量及比值的变化,并分析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与苗高、地径、萌条数、萌条长、萌条生物量的相互关系。【结果】平茬季节对云南松苗木生长有影响,春季平茬苗高、地径、萌条长及其生物量均最大,夏季平茬苗木和萌条长势较差,秋季平茬萌条数最大。平茬季节对苗木内源激素有显著影响,平茬后60和90 d,内源激素GA3和ZT含量较高;在秋季平茬IAA、GA3、ZT、IAA/ABA、GA3/ABA、ZT/ABA和(IAA+GA3+ZT)/ABA均为最大,春季平茬ABA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秋季平茬时苗木生长与春季和夏季明显不同;主成分分析中(IAA+GA3+ZT)/ABA、IAA/ABA、ZT/ABA和GA3/ABA对萌条数的作用较大,其中(IAA+GA3+Z...  相似文献   
54.
为分析云南松苗木各构件生物量的分配及构建生物量模型,以3年生的云南松为材料,通过对其生物量的测定,分析了云南松苗木构件水平上生物量的分配情况,并基于生长量与生物量的关系构建了云南松苗木各构件生物量的预估模型。结果表明,3年生云南松苗木将较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叶(40.631%)和茎(41.389%)上,而分配给根的生物量较少,其生长主要侧重于地上部分生长;各构件生物量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1);经相关分析发现,各构件生物量与地径、苗高均呈极显著的正向相关;并以D~2H为变量结合异速生长理论,拟合了云南松苗木根、茎、叶及全株生物量的预估模型:y_根=0.139(D~2H)~(0.755)、y_叶=0.209(D~2H)~(0.873)、y_茎=0.239(D~2H)~(0.849)和y_(全株)=0.631(D~2H)~(0.831)。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不同择伐方式对云南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云南松留优去劣、无人为择伐和伐优留劣3种方式的遗传多样性,比较遗传多样性的变异规律。【结果】云南松群体有效等位基因、Shannon′s信息指数和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2.121、0.819和95.56%,云南松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12,遗传分化低,基因流高,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留优去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稍高于其他两类群体。【结论】不同择伐方式对云南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生产中可对林分适度择伐,且保留优质木。  相似文献   
56.
云南松及其近缘种间遗传关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资源研究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云南松与其近缘种间的遗传关系一直深受林木育种工作者的重视,其研究结果可为探讨起源、进化、分类、育种和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形态学、细胞学、同工酶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综述其遗传关系研究现状,并对今后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7.
云南松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G-6000(聚乙二醇)配制不同浓度溶液,研究干旱胁迫对云南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的增加,云南松种子的发芽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和种苗长度先上升后下降,根芽比上升,萌发进程基本一致。云南松种子在轻度水分胁迫下萌发较好,表现出对干旱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天然云南松个体和种群生物量动态变化规律,为培养优质丰产云南松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编年序列法,并利用生长方程计算不同林龄云南松的个体生物量、种群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结果】个体生物量在26龄前增长缓慢,26龄后增长速度较快;种群生物量在4龄前增加较快,5~7龄增长缓慢,8~9龄直线增长,10~20龄缓慢增加,21龄以后增长较快;在4龄前,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较大,并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最后趋于稳定;4龄后,地上生物量占个体生物量的比例较大,占主导地位。【结论】云南松个体生物量、种群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种群生物量前期主要受密度影响,后期主要受个体生物量影响;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分配与云南松生态适应对策有关,在幼苗期生物量优先向地下分配。  相似文献   
59.
核桃遗传改良及种质评价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核桃的遗传改良及种质资源评价,可快速而准确地获得其相关遗传信息。现对RAPD、AFLP及ISSR等分子标记在核桃上的应用进行了概述,继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0.
废液污染环境是国内外胱氨酸生产中未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利川胱氨酸废液中的氨基酸成分,添加适量的营养元素,将废液制成氨基酸肥料。试验证明,氨基酸比等氮量的无机氮肥的肥效高。用氨基酸肥料施肥,在蔬菜、花卉和粮食作物上都取得了满意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