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澳洲坚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总结出一套适合澳洲坚果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法]试验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环形滴灌高质肥、环形滴灌有机肥、环形滴灌普通化肥、定点滴灌普通化肥、喷灌普通化肥和常规施肥,测定不同处理对果实产量、落果、大小的影响。[结果]6种处理中,效果最好的是环形滴灌有机肥,产量为5 969.7 kg/hm2,增产15.96%,落果减少率可达24.11%,经济效益可达9.55万元/hm2,成本1.26万元/hm2,对比常规施肥,利润增加1.78万元/hm2。[结论]把水肥一体化技术——环形滴灌有机肥应用于澳洲坚果上,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大小,减少落果率,有利于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72.
[目的]考察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含采肉和果皮)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以挖掘山黄皮桂研15号的利用价值,为山黄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黄皮果实和叶片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山黄皮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NIST标准质谱图库分别鉴定各化学组分;经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山黄皮不同部位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中共鉴定出55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28种、醇类4种、醛类6种、酮类2种、酯类4种、碳氢化合物类6种、醚类5种.从山黄皮果肉、果皮及叶片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0、31和34种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76.97%、95.11%和83.85%.山黄皮果肉、果皮及叶片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为单萜类化合物β-蒎烯、月桂烯和萜品油烯.因此,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主要是单萜类化合物)和醚类化合物为主.[结论]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独特的挥发油成分.综合成本因素,山黄皮桂研15号叶片挥发油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主要对乌榄农艺性状和果肉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营养成分呈显著关系;乌榄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微量元素,其中氨基酸有17种,人体必需的有7种,种类较齐全。果实中氨基酸总量与维生素C显著性负相关,蛋白质与铁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果实中的矿质元素无显著相关性。通过对乌榄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从而为更好开发和利用乌榄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4.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30份山黄皮种质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单种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个性状指标对30份山黄皮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黄皮果实的单果重变异幅度最大,果形指数的变异幅度最小;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他8个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之间大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30份山黄皮种质聚为3大类,山黄皮种质资源的果实性状与地理起源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来自广西龙州县和宁明县的13份山黄皮种质的果实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7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美盖灵有机肥、周家庄有机肥、澳洲坚果(Macadamia ternifolia F. Muell)及柑桔生物有机肥、果极有机肥对澳洲坚果"桂热1号"外观性状、内在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可使澳洲坚果"桂热1号"单穗果数提高1.4%~40.0%,出仁率提高2.8%~6.2%,一级种仁率提高0.9%~1.6%,产量提高4.6%~21.3%。综合各项测定指标评定以果极有机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