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绵9S育性转换期光温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绵9S不育系在日光照14 h,日均温28.0℃、23.5℃、22.5℃、21.5℃,处理天数15 d、11 d、7 d的光温时组合下,表现完全不育;在日光照13 h,日均温22.5℃、21.5℃,处理天数15 d的光温时组合下,育性部分恢复;在日光照12 h,日均温28.0℃、23.5℃、22.5℃、21.5℃,处理天数15 d、11 d、7 d的光温时组合下育性恢复。对自交结实率的三因子方差分析表明,其光周期效应达到极显著,光温互作效应达到显著,其余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其育性主要受日光照长度的影响,其光温互作也会对其育性产生一定影响。绵9S在四川省绵阳市自然条件下,表现出较长的稳定不育期(约70 d),繁殖抽穗期安排在9月15~25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2.
结合绵香1A的特征特性和多年的繁殖实践,总结了绵香1A的高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33.
不同播期对15个籼稻组合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5个籼稻组合水稻进行分期播种,分析了不同播期对籼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籼稻生育期减短,着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下降。有效穗和千粒重也受到影响。从总体上看.随播栽期推迟·籼稻产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4.
【目的】为筛选出新的用于农田镉污染修复的镉富集植物.【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镉浓度处理下多茎鼠麴草对镉的富集特性.【结果】随土壤镉浓度的增加,多茎鼠麴草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抗性系数都呈下降趋势,但根系和地上部分镉含量呈增加趋势.在土壤镉浓度为75 mg/kg时,多茎鼠麴草地上部分镉含量达到121.86mg/kg,超过镉超富集植物临界值(100mg/kg).在不同土壤镉浓度处理下,多茎鼠麴草根系和地上部分镉富集系数大于1,但转运系数小于1.在土壤镉浓度为50mg/kg时,多茎鼠麴草地上部分和整株镉积累量均最大,分别为183.93μg/盆和266.79μg/盆.小区试验研究表明,在土壤镉浓度为2.04~2.89mg/kg时,多茎鼠麴草地上部分镉积累量达到1.74~1.80mg/m~2.【结论】多茎鼠麴草是一种镉富集植物,可用于农田镉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长兴县古树名木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生长状况、分布状况等的全面调查,比较分析了前、后间隔期内古树名木的动态变化,指出了当前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6.
两用核不育系绵9S在绵阳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转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籼型两用核不育系绵9S在绵阳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转换规律.通过4月11日至7月10日共19期的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绵9S在绵阳自然条件下7月5日抽穗即表现不育,9月10日以后开始转可育;稳定不育期65 d左右;在可育期内的9月20日左右抽穗结实最高,产量可达5.869 t/hm2.  相似文献   
37.
籼型优质香稻不育系绵香1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绵香1A是四川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印水型不育系优1A为母本、菲改B香/改B的F2代优良单株为父本测交,并经多代择优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香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米质优,所配组合产量高。绵香1A于2004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配制的组合绵香576(绵香1A辐/恢576)于200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豪国香8号(绵香1A/绵恢725)于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8.
冈优1237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高配合力不育系冈46A与恢复系绵恢1237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抗性强、易制种等特点,于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稻2009007).  相似文献   
39.
广优9939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三明市农科院选育的抗稻瘟病不育系广抗13A与自育的恢复系绵恢9939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农艺性状优良、稻瘟病抗性较强等特点,于2013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13005)。  相似文献   
40.
自然低温对籼稻恢复系及其杂交组合耐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分期播种的自然低温胁迫方法,以相对冷敏指数(CR I)为评价指标,对籼稻恢复系明恢63(R1)、蜀恢527(R2)、绵恢725(R3)、绵恢746(R4)和辐恢838(R5)及其1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障碍型耐冷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系R1~R5及其杂交组合对低温的敏感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R5表现耐冷性强,而R3、R1和R2均表现为弱;2)在一定的低温胁迫下,同一个恢复系与不同不育系和不同恢复系与同一不育系组配系列杂交组合之间的平均结实率和CR I值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耐冷性强弱前者呈A/R5>A/R3>A/R2>A/R1>A/R4趋势,后者呈A3/R>A1/R>A2/R的趋势,表明杂交水稻低温障碍型耐冷性的表达既与恢复系有关,又受不育系影响;3)在一定低温胁迫下,恢复系与其相应杂交组合的耐冷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R1、R2、R3和R5与其对应杂交组合之间CR I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6**、0.5145*、0.1660和0.89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