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9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植物对病原物侵害和多种逆境的普遍反应是合成病程相关蛋自(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  相似文献   
12.
裘维蕃 《植物保护》1963,1(2):88-89
整理研究结果写成科学论文,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有些同志觉得学术性刊物,特别是学报征稿一般要求太多,感到不习惯,不能“畅所欲言”、“随心所欲”,甚至认为是一些“新洋八股”。对这个问题,就我个人的体会,提出一些看法。 格式和简练 科学论文形成的一定格式,基本上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前言,试验材料和方法,结果及分析,讨论和结论,文献引述,另外附一个提要,有时还要外文提要,另一种是:前言,试验小题一,材料方法及结果,结果的分析及讨论;试验小题二……依次类推,总结,文献引述,提要及外文提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在植物病理学及其相关学科中一些术语翻译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在中国植物病理学及其相关文献中,一些中文译名的确切意义及其正确的选用似乎有商榷的必要。本文特别指出一些名词的译法和它们的确切涵义以及个别词的错译。有些是文义不够确切,有些是两种不同的译法。这些词在本文提出的有如下述:机理、机制、真菌、菌物、传染、侵染、感染、侵染循环、生活史、寄主、宿主、核苷、核甙、病毒、毒素、支原体、类菌原体、植原体、相克性、协生性、粒子、立体、衣壳、蓝绿藻、蓝细菌或绿细菌。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测定了5种蚜虫对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传播效率的基础上,采用免疫荧光(FITC)标记方法,观察到蚜虫口针中MDMV附着位点(VAS)的存在。结果发现不同蚜虫之间的传毒效率及VAS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的传毒效率最高,达66.8%。并且其VAS也最明显,位于口针末端约50μm处。通过试验发现,尽管在VAS存在的情况下,用提纯的不含HC的MDMV进行蚜虫传毒试验,其传毒率为零。只有当HC与MDMV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才可有效传播。至于蚜虫是如何释放病毒的还不清楚。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蚜虫对MDMV的传播是一个"识别-吸附-释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麦二叉蚜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胶体金标记法和荧光抗体标记法研究了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ft mosaic virus,MDMV)的机制。麦二叉蚜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需要辅助成份-蛋白酶(Helper component-proteinase,HC-Pro)的参与。在电镜下观察到HC-Pro可以与MDMV粒子结合。用FITC标记的HC-Pro抗体和MDMV抗体证明,HC-Pro可以直接结合到蚜虫口针上;而MDMV粒子不能直接结合到蚜虫口针,必须在HC-Pro的辅助下才能结合到蚜虫口针上。这为HC-Pro在蚜虫传毒过程中起桥梁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MDMV粒子主要吸附在蚜虫口针的尖端和中间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前推广的蔬菜无公害防治技术,是采取推广抗病品种,轮作倒茬,保护利用天敌,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综合措施,而这些综合措施,在防治蔬菜病毒病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及局限性,急需防治新技术。作者自1981年,从研究“番茄病毒病综合防治”入手,研制一种无毒、无公害乳剂,代号“NS—83”,取名为“耐病毒诱导剂”,已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一种饲养传毒介体桃蚜(Myzus persicae)新方法——脱叶琼脂培养法。将一定叶龄的植物叶片剪下,在1%琼脂培养基(含 N、P、K 等营养元素,抗生素及抑真菌剂)上培养。结果表明,油青菜(Brassica chinensis)、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不同叶位的脱叶在培养基上保持鲜活状态可达2—3周,脱叶保鲜时间与叶龄呈负相关,与培养基营养成分有密切联系。生化测定结果表明,油青菜脱叶离开植物母体后生理变化明显,可溶性氮含量增高,在一定时间内(9天以内),脱叶下表皮细胞渗透压及可溶性 C/N 值与对照叶无显著差异。饲养器置于光照培养箱中(LRH-250G),在24±1℃,15小时光照/24小时,0—7000lx、光强的条件下饲养桃蚜。结果表明,于培养的脱叶上饲养桃蚜,其死亡失踪率明显低于对照,每雌产仔数也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8.
 随着自然科学飞跃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植物病理学(植物医学)也获得了很大发展和进步。植物病理学不仅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开拓了新领域,还更新和修正不少旧的概念和定义。#br#为使教学和科研人员及时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新概念,以提高植病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植物病理学更健康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本刊决定开辟新栏目<论坛>,以介绍和讨论现代植病新概念和新理论。#br#植病学会号召广大植病工作者热情投入这一有历史意义的讨论中来,以你亲身体会和研究成果,有理有据地讨论植物病理学中任何一部分内容或概念。数年后,我国的植物病理学科以及植病教学、科研就会有新面貌,达到国际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从1957到1958年,在北京都区进行了瓜类作物花叶病毒的调查研究。在记述病作物症状的同时,还采集了各类花叶病株的标样,进行了病毒的常规鉴定。西葫芦的花叶病是一个严重的病毒病,鉴定的结果证明其毒原主要为典型的甜瓜花叶病毒(MMV),而且能侵染西瓜而产生系统性花叶症。在南瓜的花叶病标样中分离到的也是甜瓜花叶病毒,但是这个株系不同于典型的甜瓜花叶病毒,因为它们都不侵染西瓜。从黄瓜花叶病标样中分离出来的病毒全属于黄瓜花叶病毒种羣(GMV),其中可能有不同的株系,而秋黄瓜上却分离出了一个毒原,不侵染心叶菸,系统侵染普通菸和毛叶菸,在蔓陀蘿叶上产生局部枯斑而具有较高的致死温度(85℃)。作者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新单元,称之为秋黄瓜花叶病毒(ACMV)。所有在甜瓜,哈密瓜及绞瓜上分离出来的毒原都是属于典型甜瓜花叶病毒的,但梢瓜(即白瓜)上的毒原都是黄瓜花叶病毒(CMV),没有广州报告的白瓜花叶花病毒。丝瓜花叶病的分离物类似甜瓜花叶病毒,但寄主范围远较狭隘,很可能是一个甜瓜花叶病毒的新株系。  相似文献   
20.
在田间的小麦丛矮病非典型病株申常常分离到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CMV)及玉米粗缩病毒(MRDV)两种病原物。单独用前者接种,仅表现小麦丛矮症,单独用后者接种,仅表现小麦蓝矮症,即植株矮化、暗绿、分蘖减少,叶坚挺。两者混合侵染时,往往表现两者的混合症状,但以何种病毒占优势而倾向于优势病毒的症状。典型丛矮症植株中电镜检出弹状病毒粒体,40—70×270—400nm尺度与日本报导的稍异。典型丛矮病株中不存在玉米粗缩病毒的粒体。小麦丛矮病毒很可能是北方禾谷花叶病毒的一种地方性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