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310篇
农学   150篇
基础科学   145篇
  144篇
综合类   945篇
农作物   143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550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通过对包被单抗和酶标单抗以及抗原最佳工作浓度的优化,建立草鱼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双抗夹心ELISA试剂盒检测体系。用分光光度法对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稳定性和灵敏度进行测定;用脱脂奶平板法对试剂盒的临床应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单抗最适稀释液为pH9.4的碳酸盐缓冲液,洗涤液为含φ=0.05%Tween-20的PBS,包被单抗最适体积稀释倍数为1∶800,酶标单抗最适体积稀释倍数为1∶6 000,抗原最佳工作浓度为3×104cfu/mL。试剂盒与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有特异性反应,脱脂奶平板法与试剂盒法对草鱼患病检出率基本一致,符合率达90%;试剂盒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检测灵敏度为7×103cfu/mL。  相似文献   
122.
为了解千岛湖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的种群状况,于2008年7月-2009年4月在千岛湖采集了707尾实验样本,以其鳞片为材料进行年龄鉴定,对大眼华鳊种群的年龄、生长和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大眼华鳊样本年龄由雌性0+~5+(1~6龄)6个年龄组和雄性0+~4+(1~5龄)5个年龄组组成,雌雄的优势年龄组均为1+~2+龄(2~3龄),占总数的71.4%;体长范围为9.2~20.4 cm,体重范围为18~195 g;体长和体重生长关系式为W=0.0248L2.8985(r=0.9482);拟合的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24.04[1-e-0.1477(t+2.8540)],Wt=249.38[1-e-0.1477(t+2.8540])2.8985;生长拐点年龄为4.35龄时,拐点体长、体重为15.74 cm、73.13 g;雌、雄性比为1.27∶1,绝对繁殖力为1 870~18 665粒,平均6 279粒,个体体长相对繁殖力平均为(408±214.22)粒/cm,范围为134~989粒;个体体重相对繁殖力平均为(98±40.49)粒/g,范围为38~215...  相似文献   
123.
针对兽医服务的职能,结合兽医服务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对兽医从传统到现在的职能转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4.
水稻正反交杂种优势存在不一致现象即细胞质效应,在三系杂交水稻中,恢复系与保持系杂种子一代的杂种优势往往大于恢复系与不育系的杂种优势,这表明不育细胞质存在负效应。基于此,综述了细胞质效应的概念、细胞质效应对性状的影响以及细胞质效应的基因调控理论。  相似文献   
125.
ALA对西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PAM-2100便携式荧光仪测定50~200 mg·L-1 ALA处理的西瓜幼苗叶片,观察到ALA处理可以提高西瓜幼苗暗适应叶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以及叶片获取光能能力(1/F0-1/Fm)的效应.对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研究表明,叶片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荧光猝灭系数(qP)和光化学能量耗散(P)均随着光化光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速率(PCR)、天线热耗散(D)以及PSⅡ反应中心非光化学能量耗散(E)则随着光化光照强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在作用光照强度为40 μmol·m-2·s-1时,Fv′/Fm′、ΦPSⅡ、qP、P、E、D和NPQ等光响应曲线出现1个明显的转折点;当光化光照强度低于40 μmol·m-2·s-1时,随光照强度增加,曲线呈相反趋势.外源ALA处理明显提高西瓜叶片Fv′/Fm′、ΦPSⅡ、P、PCR和ETR.当光化光照强度高于1 500 μmol·m-2·s-1时,ALA处理叶片NPQ明显高于对照,表现出更强的能量耗散能力.从PSⅡ反应中心能量分配比率上看,ALA处理叶片D下降,E上升,同时保持较高P,说明ALA处理有利于能量进入PSⅡ反应中心,促进光化学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6.
芹菜、豇豆、小青菜、大白菜多元多熟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芹菜、豇豆、小青菜、大白菜种植模式,合理组合了其生长时间,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可有效提高肥、水、光、时间和土地的利用率,一般亩产芹菜1500kg、豇豆2700k、青菜350kg、大白菜6000kg,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7.
康海生  苏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266-268,379
采用氨催化-热固化法合成了板栗壳色素-甲醛树脂,研究了甲醛用量对所合成树脂元素组成、阳离子交换量以及吸附去除水中Cu(Ⅱ)、Zn(Ⅱ)、Ni(Ⅱ)、Pb(Ⅱ)、Cd(Ⅱ)、Hg(Ⅱ)性能的影响.与板栗壳色素相比,合成树脂中C、H、N元素含量以及H/C、N/C均略有增加,而O、S元素含量及其与C元素的原子数比均下降,但不同甲醛用量对所合成树脂中各元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多聚甲醛与板栗壳色素质量比为1.4时所合成树脂的离子交换量最大.不同重金属最适的甲醛用量不同,Cu(Ⅱ)、Hg(Ⅱ)、Zn(Ⅱ)在多聚甲醛与板栗壳色素质量比为0.825时有最优的吸附效果,Cd(Ⅱ)、Ni(Ⅱ)在多聚甲醛与板栗壳色素质量比为1.750时去除率最高,而Pb(Ⅱ)在多聚甲醛与板栗壳色素质量比为1.225时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明确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Populus davidiana)0~10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垂直分配特征,为评价其碳汇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辽河源自然保护区山杨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7个土壤剖面(0~100cm土层)的土壤样品,对土壤体积质量、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的体积质量为1.07~1.69g/cm3,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3种林龄山杨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53~17.59g/kg。0~10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15.31t/hm2,相同林龄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林龄整个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N、全P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呈正相关;中龄林、近熟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全K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熟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全K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含水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辽河源自然保护区不同林龄山杨天然次生林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10~20cm土层为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20~100cm土层则表现为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  相似文献   
129.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实现我国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一项基本制度。目前,耕地占补的质量平衡缺乏一定的测算标准和参考依据。为确保补充耕地质量数量与占用耕地的质量数量达到一个平衡,必须找到二者之间的转换关系,耕地产能核算成果得出了各等别耕地的产能,利用耕地产能测算各等别间产能折算系数可为耕地占补平衡提供折算标准。  相似文献   
130.
采用水稻品种镇稻11、武运粳24进行麦秸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700 kg/亩)配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镇稻11、武运粳24产量分别为727.85 kg/亩、735.14 kg/亩,相比常规栽培增产效果明显。两个品种适宜基本苗7万~8万/亩。每亩施N量24 kg,基蘖肥∶穗肥=6∶4,N∶P2O5∶K2O=1∶0.2∶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