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深入农村、走近农民,开展基层社会实践活动是增强青年干部“三农”感情,提高农业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途径。为响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关于开展‘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2009年三夏,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团支部组织部分青年干部赴江苏省农村开展了第一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跟随农机生产企业跨区作业售后服务队,零距离走近农村、农机手和农机企业,在火热的跨区作业大军中亲临现场、亲身体验、学习调研。  相似文献   
32.
为探明饮料用原料茶的适宜干燥工艺,将不同干燥方式、干燥程度绿茶原料加工成茶饮料,研究其浸出特性及品质稳定性。结果表明:(1)低温浸提时,茶多酚浸出量以炒干最高,高温时以烘炒焙、烘炒烘处理最高。氨基酸的浸出量则均以烘干、烘焙处理最高。(2)烘干、烘焙样品在灭菌前后及贮藏期间的L值显著为高,平均值较其余处理高2.035~3.905;抗色变能力同样以烘干较强,低温贮藏时的-a/b值较炒干处理样高19.5%。(3)感官风味比较显示,大多数处理茶汤在灭菌后均呈现出绿黄或黄绿色,香气带熟,但烘干处理仍能保持绿明亮,且滋味、香气未显熟味;贮藏期间的风味稳定性也以烘干样为最佳。综合分析,饮料用原料茶的干燥工序宜采用烘干工艺,且烘干程度以5%~6%为佳。  相似文献   
33.
以一芽一叶的福鼎大白茶鲜叶为原料,设定6个微波杀青的时间梯度(0、30、60、90、120、150 s),按时间点取样,测定在制品的含水率、容重、色差Lab值、长度、宽度等,研究微波杀青时间对茶在制品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杀青的进行,在制品的含水率在前90 s匀速缓慢下降,而后急速下降,容重在微波30 s后显著下降;茶在制品的平均相对长度差、相对宽度差和面积差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微波60~90 s时相对最小;在制品色差L值、|a|值、b值随着微波杀青的进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微波前90 s均较鲜叶有显著提升,而后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微波杀青时间和含水率均对L值、|a|值、b值、相对长度差等呈显著影响,总体上看以微波杀青60~90 s最有利于获得较优的外形属性。  相似文献   
34.
不同品种鲜叶生化成分对红茶发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茶树品种闯鲜叶生化成分的差异及对红茶发酵效果的影响。[方法]以42个茶树品种鲜叶为材料,通过鲜叶发酵性能测定,进行鲜叶生化成分与红茶发酵效果的相关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样品遗传距离远近关系,将供试茶树品种分为具有生化成分差异的类群。[结果]42个茶树品种间,儿茶素总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结合茶树鲜叶发酵性能鉴定试验,儿茶素总量,特别EGCG、EGC、ECG等酯型儿茶素及咖啡碱与发酵效果呈极显著高度相关。运用聚类分析把42个品种划分为3个具有不同生化成分遗传差异的类群,其归类与茶树鲜叶发酵性能鉴定结果基本对应。[结论]该研究为对红茶制作的品种选择和发酵性能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名优绿茶加工过程中色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袁海波  李莉  张委 《茶叶》2003,29(1):25-27
本实验以一芽一叶的四川小叶种为原料,对现行的不同名优茶加工工艺的三个阶段中,温度对色泽的影响进行了检测,结合色泽变化的原理,阐明了色泽变化最有利的加工温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36.
针对中高档工夫红茶的加工,根据工夫红茶加工的技术要求设计制造人性化的工夫红茶发酵机,并提出该发酵机在材料、元器件、装配等方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7.
旨在更加科学地筛选高粱育种田除草剂种类及使用时间,为高粱育种田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6种高粱种质和3种除草剂为试验材料,用方差分析法测得适合夏播高粱育种田使用的除草剂及其使用时间。结果表明:T3对出苗率影响较小,各种质平均出苗率为94.32%。处理间药害分析,T6最重,平均达3.87%,与其他比较,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T2无药害,T4较轻,平均为0.13%。种质间分析,苗前处理产生的药害差异较大,非杂交种药害较重,平均值1.44%,显著高于杂交种的1.07%。所有处理的防草效果均比较理想,T6除草效果最佳,各种质间的草害平均值为0.11%。综合分析,T4处理既可以有效防治田间杂草,又对各种质产生的药害较轻。  相似文献   
38.
糯质高粱商粱六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能源作物研究所高粱研究室利用M07A(散穗TX623A)作母本,商恢6号作父本,杂交培育而成。该杂交种全生育期89 d,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至6月20日,适宜密度为4 000~6 000株/亩,6 000株/亩以上易倒伏,播种行距为0.40 m、0.60 m宽窄行种植最好,也可采用0.50 m等行距种植。播种前施底肥最好选用生物有机肥50~70 kg/亩,再加施N17、P17、K17三元素复合肥50 kg/亩。定苗时应注意留单不留双,留壮不留弱。在5叶1心时注意防治高粱钻心虫,高粱开花前后注意防治高粱穗螟虫,成熟后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39.
为提高我国红茶加工科技水平以及促进我国红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我国红茶的生产、销售现状,总结了我国红茶在制品状态在线检测技术、加工装备研制、加工技术创制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我国红茶产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包括红茶产品品质整体水平仍偏低和风格相类似、红茶加工装备调控水平较低和标准化装备推广不足,以及红茶精准化标准化加工水平偏低等。最后从加工理论挖掘、智能化装备研发、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对我国红茶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名优绿茶清洁化生产线关键设备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是目前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对全面提升茶叶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具有深远影响。针对目前名优绿茶生产中鲜叶摊放劳动强度大、环境卫生难以控制;杀青工序中杀青叶不能快速彻底冷却,且无法及时回潮等问题,笔者研制了鲜叶摊放贮青机、茶叶快速冷却贮放机和茶叶摊凉贮叶槽等关键设备,为名优绿茶清洁化连续加工生产线的研制提供基础。本文对上述三种关键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参数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