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篇 |
农学 | 32篇 |
基础科学 | 14篇 |
24篇 | |
综合类 | 107篇 |
农作物 | 31篇 |
水产渔业 | 18篇 |
畜牧兽医 | 74篇 |
园艺 | 12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消耗和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置条旋耕、深松+条旋耕、旋耕、深松+旋耕和翻耕5种耕作方式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小麦各生育阶段土壤水分消耗和硝态氮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1)深松+条旋耕处理小麦各生育时期棵间蒸发量、播种至拔节阶段0-4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和农田日耗水量显著低于旋耕、深松+旋耕和翻耕处理的;开花至成熟阶段60-12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农田日耗水量和灌浆后期旗叶水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2)深松+条旋耕处理成熟期0-8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与深松+旋耕处理的无显著差异,均低于其他处理的;80-12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深松+旋耕处理的。(3)深松+条旋耕处理籽粒产量与深松+旋耕处理的无显著差异,均高于其他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是本试验条件下的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处理。 相似文献
72.
73.
绵羊瓣胃的胃电活动,不同个体间存在规律和不规律两种类型。规律型电活动在进食后4~7,25~32,70~75h期间,瓣胃各部胃电活动期的时程均相似(38.86±11.87s);只有瓣胃尾部在进食后4~7,25~32h期间,连续发生的短时程活动期(25~55s),较70~75h的短时程活动期多。不规律型胃电活动在进食后4~7,25~32,70~75h期间,网瓣口、瓣胃沟、瓣胃前部等每一部位的基本电节律均无显著差异;仅瓣胃中部在进食后70~75h期间,胃电活动期的节律较25~32h期间增加了22.22%,特别30s以内的短时程活动期有明显增加。进食对两种类型的胃电活动,均能产生持续性增强的效应。 相似文献
74.
75.
76.
77.
78.
测墒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旗叶水势、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土壤相对含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5个土壤水分处理(W0~W4),其中各处理在0~140cm土层越冬、拔节和开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0%、60%和52%(W0),80%、70%和65%(W1),85%、70%和65%(W2),80%、70%和70%(W3),85%、70%和70%(W4),比较分析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小麦耗水特性、旗叶水势和相对含水量及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W2处理的降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显著高于W3和W4处理,与W1处理无显著差异;灌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低于W4处理,与W3处理无显著差异;土壤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显著高于W4处理,低于其他处理。灌浆前期W2处理旗叶水势低于W3和W4处理,与W1处理无显著差异,旗叶相对含水量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灌浆后期W2处理旗叶水势和相对含水量均显著高于W1和W3处理,与W4处理无显著差异。W2和W4处理的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均高于其他处理;W2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益高于W4处理。综合来看,本试验条件下,W2处理为冬小麦兼顾高产和节水的最佳测墒补灌模式。 相似文献
79.
80.
为明确开花期土壤含水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花后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在大田条件下,以中穗型品种济麦229和大穗型品种泰山27为材料,设置3个水分处理[开花期不灌水(W0)、开花期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补灌至70%(W1)和85%(W2)],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个小麦品种W1处理的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在开花后7~35 d均显著高于W2处理,W0处理最低。(2)两品种开花后21~35 d的籽粒灌浆速率均表现为W1W2W0。(3)两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在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千粒重均表现为W1W2W0;济麦229的穗粒数表现为W2W1W0,籽粒产量表现为W1、W2W0;泰山27穗粒数表现为W1、W2W0,籽粒产量表现为W1W2W0;两品种的水分生产效率均表现为W1W0、W2。(4)开花后旗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开花后14~21 d的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均表现为泰山27显著高于济麦229;在W1条件下,泰山27开花后21 d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比济麦229分别高9.25%和12.80%,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济麦229。因此,综合考虑籽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泰山27为高产节水品种,且在小麦开花期将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补灌至70%可同步实现小麦高产和节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