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据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羊道沟小流域暴雨径流资料分析,7月、8月两个月降雨量与年洪水径流模数关系较密切。降雨强度在暴雨径流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短历时、高强度暴雨对水保设施危害很大,最易形成地面径流和土壤侵蚀。该区土壤侵蚀以水蚀为主,水流是动力,土壤是被冲刷对象,水大沙多是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2.
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对雌蕊败育的原因及关键时期、PgAGL11序列特征及功能进行研究。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雌蕊败育的原因为胚珠内珠被原基形成后停止发育,胚珠败育的关键时期为花蕾纵径8.1~15.0 mm时;采用TA克隆得到PgAGL11全长CDS序列696 bp,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其与拟南芥的AGL11序列相似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gAGL11在雌蕊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花器官,且在胚珠败育关键时期(花蕾纵径8.1~15.0 mm),可育花雌蕊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败育花雌蕊;构建PgAGL11过量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野生型拟南芥,转基因拟南芥花表现为雄蕊变短,花瓣变小,花柱变长,柱头表面乳突状物质变长。本研究确定了石榴雌蕊败育的关键原因及时期,并初步证明了PgAGL11可能在石榴雌蕊败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河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小麦品种(系)的加工品质状况,选取河南省1980年以来审定或种植的176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品质性状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在7.53%~15.34%之间;湿面筋含量在26.70%~46.00%之间;微量SDS沉淀值在6.66~31.05 mL之间;面团稳定时间在1.00~29.90min之间,平均值为4.63min。弱筋材料(稳定时间≤2.5min)为63份;中筋材料(2.5min稳定时间7.0min)为80份;强筋材料(稳定时间≥7.0min)只有33份,占总数的18.75%。1980-2002年审定品种(系)的稳定时间平均值为4.35min,2003-2008年的为4.41 min,而2009-2014年的为5.73min,2015年、2016年和正参加河南省区试的为3.95min,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审定的小麦品种仍以中、低筋为主,但2002年以后审定的优质品种数目明显增多。对优质品种(系)的系谱分析发现,大多数优质品种为小偃号(小偃6号及其姊妹系)的后代,推测小偃号是河南小麦的主要优质源。此外,发现和面仪参数如峰值时间、峰高、尾宽等原参数及其组成的复合参数与粉质仪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等参数均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表明可以用和面仪检测育种材料的品质状况。综上所述,随着20世纪末对小麦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河南省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进程大大加快,小麦品质得到显著改良,小偃6号作为重要的优质源在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中起着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54.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建立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肝脏中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和恩诺沙星(ENR)残留量的方法。考察了3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分离与流动相组成、pH值及乙腈含量的关系,优化了色谱条件。中华绒螯蟹肝脏成分复杂,脂肪类化合物含量高,色素等干扰物质多,极易干扰目标物的检测。通过改进前处理过程,采用振荡萃取-浓缩-高速离心萃取的前处理技术,有效减少了干扰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和重复性良好,样品中3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回收率在73.26%~85.82%,最低检测限为10μg/k。用该方法对肌肉注射给药后72h内中华绒螯蟹肝脏组织进行检测,其体内主要代谢物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都可以检测到,说明本方法能够满足中华绒螯蟹体内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残留量检测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5.
用酸水提取法分离提纯苦豆生物碱醇浸责,分离物为脂溶性苦豆生物碱。经薄层层析法定性分析,其中含有槐定碱等4种生物碱。采和简易法测得小鼠口服脂溶性苦豆生物碱的LD50为471.17mg/kg。采用足跖致炎法和紫外光度法测得该分离物能影响小鼠足跖炎性组织中的PGE2含量。  相似文献   
56.
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框架构建(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基于循环农业、现代农业、园林景观和农业科技园区经营管理为主要理论的循环农业规划的理论框架,并阐述了循环农业、现代农业、生态景观和农业科技园区经营管理理论的内涵及特征,为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以"绿波"核桃试管苗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探讨暗培养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配比等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影响。结果表明,暗培养时间对叶片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较大,暗培养2周时叶片愈伤率可达100%,暗培养时间的增加或减少会抑制叶片愈伤组织的形成,使愈伤组织变得疏松;低浓度的TDZ(2.0~4.0 mg/L)促进叶片愈伤的形成,高浓度的TDZ(8.0~10.0 mg/L)抑制叶片愈伤的形成,同时也抑制了叶片和愈伤组织的褐化,使愈伤组织的结构也变得更加疏松;低浓度的IBA(0.01~0.5 mg/L)有利于叶片愈伤组织的形成,高浓度的IBA(1.0 mg/L)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本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明确影响核桃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为容易分化出不定芽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关键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59.
对犁体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试验测力计算修正法进行探讨,由于手工计算非常繁琐,因此设计了C语言测力数据的计算修正程序,为进一步的测力数据计算机数据采集及自动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0.
在高产材料中 ,经过系统选育 ,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系杂选 95 - 1 3 ,其分蘖成穗率高 ,分蘖成穗一致性好 ,综合抗性好 ,品质优 ,符合国家黄淮海优质中弱筋小麦品质要求。简要介绍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