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黧蒴栲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黧蒴栲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提供技术依据。利用AFLP技术对39个黧蒴栲半同胞家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利用8对引物共扩增出清晰条带761条,其中有多态性的条带有565条,多态率为74.14%,半同胞家系之间遗传多样性较高。黧蒴栲不同优树采集地之间遗传多样性较大,遗传多样性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域性。各优树采集地内的遗传多样性表现不一致:湖南通道、福建明溪、广东平远优树采集地内遗传变异小;广西永福、融水、平果3地优树采集地内遗传变异较大,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广西苍梧优树采集地内遗传变异最大。黧蒴栲出现优良半同胞家系的几率和遗传多样性密切相关,遗传多样性高的出现优良半同胞家系的几率大。出现优良家系的几率与家系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相关性,优良率与家系所处的纬度呈高度负相关,与经度为中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调查红锥天然群体和栽培群体的遗传分化状况。[方法]以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的5个红锥天然群体和广西的3个种源的红锥栽培群体为供试材料,用筛选出的9对ISSR引物,对8个群体共计151个个体进行ISSR分析。[结果]每对ISSR引物扩增出7~20条条带,共得到122条多态带。红锥天然群体在种群水平的多态带百分率P为59.84%,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pop为0.1827,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2856,高于红锥栽培群体(P=54.87%,HPOP=0.1366,I=0.2198)。群体特异带及群体间共有带的差异与分布揭示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及相似性,红锥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99。在红锥的3个栽培群体中发现了类似的群体遗传结构(GST=0.1275)。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红锥天然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有随地理距离跨度增加而递增的趋势。[结论]红锥遗传多样性偏低可能与人为干预和环境破坏导致的种群缩小及生境片段化等因素有关;红锥种群遗传结构的形成则与其自身繁育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3.
以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 cyclolepis)花粉为研究对象,采用液体培养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pH值和温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江南油杉花粉在无蔗糖、无H_3BO_3及无CaCl_2的培养基中均能萌发,但萌发率较低。添加蔗糖、H_3BO_3和CaCl_2均可显著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高浓度的蔗糖、H_3BO_3和CaCl_2均会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pH值和培养温度均对江南油杉花粉的萌发影响显著,培养基最适pH值为6.5,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花粉萌发。综合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江南油杉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250 g/L蔗糖+200 mg/L H_3BO_3+100 mg/L CaCl_2,pH值为6.5,置于25℃光照培养96 h,萌发率为42.4%。  相似文献   
64.
【目的】通过研究 9 个主要南方人工林树种叶片 N、P、K 化学计量学特征,丰富主要人工林树种 化学计量学基础数据,为我国南方地区林木种植和管护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野外平均木叶片采集,室内进 行化学测定分析 N、P、K 含量。【结果】9 个树种叶片的 N、P、K 含量均值分别为 13.90、1.39、8.70 mg/g,不 同树种间的 N、P、K 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厚荚相思 N、P、K 含量高于其他树种, 9 个树种叶片的 N∶P、N∶K 和 K∶P 变化范围为 7.79~17.79、1.15~2.16、0.07~0.25。不同树种 N 和 P 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存在协同作 用。不同生活型树种叶片 N 和 P 元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表现为阔叶树种 N 和 P 含量明显大于针叶林。【结论】 9 个主要南方人工林树种生长主要受到 N 元素限制,在林分后期管理上应加强养分管理、增施氮肥。  相似文献   
65.
为探索任豆(Zenia insignis)接种AM菌剂后的生长效应,采用4种丛枝菌根真菌(HUN03B、XJ08A、HEB04、XJ04B)接种剂和2种接种处理方式(蘸根、穴施)接种任豆幼苗,观测其接种40、70、110和150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变化过程,分析接种后任豆苗木的生长及生物量动态。结果表明:4种丛枝菌根真菌对任豆苗木生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接种半年后的接种苗比未接种苗的苗高增加12.29%~22.73%,地径增加24.64%~39.11%,总生物量增加37.88%~57.20%。蘸根比穴施更易使菌剂浸染任豆幼苗根系,有效提高了前期侵染率,促进苗木生长,但2种接种方式的浸染率在接种后150 d左右基本一致。任豆生长以蘸根HUN03B丛枝菌根真菌的促进作用较好。研究结果对促进石漠化地区任豆造林生长,提高石漠化地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胚根进行不同试验处理,探讨不同的切根强度和施用生根剂对红锥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1/4胚根+生根剂拌黄泥浆进行浆根处理,显著提高红锥幼苗真叶抽出速度,且苗木成活率在90%以上;切除1/2胚根+生根剂拌黄泥浆进行浆根处理,显著提高红锥幼苗苗高、地径,1级侧根数比CK增加46.5%。适当的切根强度和生根剂处理能有效促进红锥幼苗生长,增加侧根数量,可在红锥苗木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67.
广西红锥优树选择标准研究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通过对广西7个县(市)的红锥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的调查,共初选优树89株(其中天然次生林56株,人工株35株),优势木445株(其中天然次生林280株,人工林16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在红锥天然次生林中优树选择的标准为:树高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9%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树高的17%,胸径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6%或超过林分平均木胸径的44%,材积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52%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材积的143%;在红锥人工林中优树选择的最低标准为:树高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10%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树高的21%,胸径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21%或超过林分平均木胸径的43%,材积超过优势木材积的55%或超过林分平均木材积的140%。该标准适用于广西红锥的天然分布区和人工栽培区内的作为用材林的红锥优树选择。  相似文献   
68.
广西粉单竹林的生长及林地土壤肥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西3个栽培地粉单竹林的生长状况以及林地土壤的N、P、K等主要养分含量和土壤主要物理性状等指标的调查测定,从而掌握了广西丘陵山区粉单竹林林地土壤的养分状况与其粉单竹林的生长及竹产量间的关系,为指导广西的粉单竹林合理的施肥管理,提高该竹林的经营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以9年生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5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进行生长性状分析结果显示:(1)树高、胸径、材积3个生长性状在家系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并达到极显著水平;(2)地点、家系及地点×家系交互作用对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均达极显著程度,其中以地点对生长指标影响均最大,其家系胸径、树高、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820 4、0.887 9、0.817 5;(3)各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指标与试验点的自然概况因子间相关性均不显著,表明大叶栎家系具有较强的地理区域适应性;(4)以入选家系的遗传增益20%同时胸径、树高生长量不低于家系平均值为标准,选出8个优良家系分别CW08、CW05、PY08、YF02、RS06、RS03、RS09、TD09,入选家系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比总体平均值分别提高5.69%~13.82%、7.62%~14.29%、17.78%~39.85%;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增益分别提高6.39%~11.45%、6.55%~12.26%、20.23%~32.55%。  相似文献   
70.
按立地区、立地组、立地类型建立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立地分类体系及具体的立地类型,编制11种适合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的造林设计,为苍梧县珠江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