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油菜品种双低化、杂交化并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对品种改良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内容涉及:育成品种种子发芽力强、耐套直播、耐密植、田间成苗率高;生育期缩短、成熟一致、抗倒伏、抗逆性较强、适宜机械操作;对肥力水平要求不高等。因此,大量收集油菜品种资源,创造育种基础材料,研究亲本的选配和杂交后代选育技术成为品种改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从规模经营的条件和设施生产的利弊探讨了现代农业的理念和途径.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从国内外的发展历程看,现代农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现代农业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产业,又是一种环境,还是一颗正在萌动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黄化(苗)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及超微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氮离子处理双低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新品系 HDY-8种子 ,M1 出现了一株失绿黄化而后复绿的突变体 ,其 M2 仍有三分之一的植株出现黄化反应。叶绿素含量测定和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发现 :黄叶、黄绿叶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绿叶 ,而叶绿素 a与叶绿素 b的比值又大于绿叶。黄叶细胞内叶绿体数量少 ,形状不规则 ,膜结构已解体 ,无类囊体 ,叶绿体内无淀粉粒 ,嗜锇颗粒较多 ;黄绿叶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较多 ,形状规则 ,基粒片层清晰可见 ,内有淀粉粒 ;绿叶细胞内叶绿体较多 ,形状规则 ,基粒片层清晰 ,其内淀粉粒多而大 ,嗜锇颗粒较少  相似文献   
14.
苏油1号系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于1989年从荣选//372/Wesroona的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的双低优质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稳产性好、熟期适中、抗性较强、适应性广、双低品质优等特点.该品种在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湖北等地区种植面积累计已达46.7万公顷左右,深受农民和油脂加工企业的欢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5.
百村调研结果反映了苏州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现代城市农业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农业科技服务的工作目标要调整,工作方式要创新。让农民免费或低偿采用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服务,应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实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有利基因拓展现代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和改良目标性状,本研究利用15个主要农艺性状对135个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晚熟、株高和穗颈长偏高、着粒密度和产量偏低为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的主要特征。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42%~35.01%,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穗颈长短、着粒密度等6个性状居前列。主成分分析显示,PC1-PC5能够解释总体70.4%的变异,而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单株有效穗、株高、千粒重、单株产量等7个性状因具有高的特征向量值,为分析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资源的重要性状。以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5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可将研究材料分为14类,其中第Ⅰ、Ⅸ、ⅩⅣ和Ⅻ类品种有利性状突出,是改良当地糯稻品种的极有用的种质资源。产量构成因子和单株产量的偏相关分析表明,太湖流域糯稻地方品种对产量的贡献主要是单株有效穗和每穗粒数,这也是地方品种亟待改良的重点。研究还发现,同名异种现象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18.
油菜新品种苏油1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油1号(原名8518)油菜新品种,是我所于1989年选自荣选//372×Wesroona杂交组合后代,经多世代的田间生物学性状选择和室内品质化学筛选,在优株系中比较决选作定向培育而成。1999年8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1 特征特性1-1 特征苏油1号属半冬性中熟甘蓝型(B.napusL.)双低优质油菜。苗期植株半直立,越冬期半直立至略匍匐。叶片大而多,叶缘钝齿状,叶色深绿,繁茂性好。定型株高在170cm左右,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枝条坚韧挺拔富弹性,分枝中生,分枝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发展优质油菜的经验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董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李雪奇加拿大优质油菜的育种和生产开始较早,成效显著,形成了良性循环体系。优质油菜的科研和育种居世界领先地位,生产、管理、加工系统完备齐全;食油、饼粕质量俱佳,其成功的范例就是卡诺拉...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油菜黄籽与褐籽发芽率及相关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蓝型(B.napus)黄籽油菜Y2D5 6相株系及95011、宁油10号、HDY18-4、H9708 4个品种(系)的黄籽和褐发芽率等性状比较分析表明,基因型对发芽率等性状有影响,粒色对发芽率等性状也有影响,一般褐籽优于黄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黄籽成熟度不够,种皮较薄有关。因此,有甘蓝型油菜黄籽育种中,要特别注意选择高质量的黄籽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