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33篇 |
1篇 | |
综合类 | 27篇 |
农作物 | 4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09年 | 1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小麦族旱麦草属植物的RAPD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东地区的11份旱麦草属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结果表明,旱麦草属植物在选定条件下每个反应可扩增形成4.9条带,每个引物在11份材料及2个普通小麦对照品种中可扩增出10.4条不同的谱带。该属植物与普通小麦的比较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较远,RAPD揭示的遗传相似系烽仅为0.325-0.461。 相似文献
22.
23.
24.
波斯小麦×节节麦杂种F_1直接形成双二倍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波斯小麦(Triticum carthlicum,AABB)与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DD)杂交,杂种 F_1出现可育性。不同组合的自交结实率21.25—39.72%。细胞学研究表明,可育性是由于杂种 F_1通过两种途径形成了未减数配子:第一,一部分花粉母细胞第一次分裂消失,只发生第二次分裂。即21条染色体集中到赤道面上之后,姊妹染色单体均等分离并移向 相似文献
25.
我国部分小麦地方品种Waxy基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2对STS引物、1对SSR引物和1对基因特异引物分析了1739份中国小麦地方品种Waxy基因的变异情况。检测出Wx-Al基因缺失突变材料3份,Wx-Bl基因缺失突变材料25份,Wx-Dl基因缺失突变材料3份。利用SDS-PAGE方法对以上Waxy基因突变材料在蛋白质水平上进行鉴定,验证了Waxy分子标记在种质资源研究中的有效性。向育种家推荐一批具有不同Waxy基因缺失的地方种质,并提供了全部品种的缺失类型。 相似文献
26.
欧洲与东亚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回答欧洲和东亚小麦品种的遗传关系和多样性差异;同时对Genomic-SSR(gSSR)和EST-SSR(eSSR)多态性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利用38个Genomic-SSR引物对和44对EST-SSR引物对分析371份欧洲小麦品种和363份东亚品种。【结果】共检测到865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对的等位变异数为1~50,平均为10.42;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91, 平均为 0.53;欧洲和东亚品种分别检测到730、716个等位变异,特有等位变异分别为150、135,平均遗传丰富度分别为8.80和8.61,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0.46 和0.52。欧洲和东亚小麦品种在聚类图上明显地划分为两大类群;每个国家或大区聚类结果与其地理分布基本一致,即相邻国家或地区的品种亲缘关系更近一些。近一半基因座的等位变异频率及其分布在欧洲与东亚材料间存在明显差异。 通过标记/性状关联分析,在4B、5A、6A、7B染色体上发现6个影响穗粒数、千粒重、株高、抽穗期、有效分蘖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座,其中个别基因座优势等位变异差异可能与东亚、欧洲品种的分化密切相关。中国20世纪50~80年代育成品种在大的聚类上明显靠近欧洲材料、而远离中国50年代以前的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这与中国的育种实际相吻合。基于Genomic-SSR和基于EST-SSR的聚类图整体趋势是一致的,但由前者估算的遗传距离远高于后者,因此,一般的SSR较功能基因SSR更易发生变异,由育种选择所引起的分化更快。【结论】在中国今后的小麦育种中,需要通过杂交、回交,对欧洲品种的一些重要基因座等位变异(基因)进行置换,方有可能实现“洋为中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28.
29.
新疆杂草黑麦抗寒性、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于新疆各地的34份杂草黑麦(Secalecerealesub.segetale)材料鉴定表明,整个冬季不覆雪,其越冬存活率变幅为30%-100%,平均为85.51%,大多能忍受-24℃的低温天气,而对照普通小麦的越冬存活率为0;全生育期不浇水,其平均抗旱系数变幅为0.666-0.87d,而对照普通小麦为0.629。可见,杂草黑麦大多数材料具有很强的抗寒、抗旱性,可作为冬小麦抗寒、抗旱育种的基因源。 相似文献
30.
旱麦草属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采自我国新疆的6份旱麦草属材料进行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发现,编号为Z1157、Z1159和Z1160的材料均属于东方旱麦草,并建议将东方旱麦草的分种特征中“颖及外稃被有绒毛”修改为“颖及外稃有或无绒毛”;Z1158和Z1164为旱麦草,Z1165为毛穗旱麦草。对上述材料和来自中东的另5份材料进行的观察发现,旱麦草属植物突出表现为:植株矮小,栽培条件下株高为29.1~57.2cm;分蘖力极强,单株有效分蘖数多数超过100个;花序短而宽,穗长变化于1.9~5.7cm之间,而穗宽达1.5~3.4cm;小穗密集,密度达37~89个/10cm花序;其早熟特性表现为开花一成熟所需时间短,致使成熟期普遍早于普通小麦对照。抗病性鉴定表明,该属植物为小麦白粉病和黄矮病的良好抗源,并鉴定出3份抗白粉病资源以及5份兼抗白粉病和黄矮病的资源。研究还发现,旱麦草属植物亦具有冬春性分化,11份材料中8份表现冬性或弱冬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