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放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2.
通稻3号是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以通育308为母本,以吉0112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等特点,在吉林省晚熟稻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本实验以日本引进粳稻品种松前为受体材料,以水稻的近缘属菰为供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受体水稻菰的基因组DNA。经过两个世代的培养,T1世代表型(株形、穗形、籽粒特征)变异不明显,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及有效分蘖数与受体有显著差异。在T2世代发现明显的表型变异株,后代类型丰富,表现为生育期延长、植株高大、分蘖增多、穗长,部分表现为植株矮小、分蘖少,粒形各异有大粒、小粒、长粒,部分表现为带芒,并出现紫粒性状,T2代出现育性分离。  相似文献   
44.
通稻1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稻1是从日本优质米品种一见钟情与东农0327品系杂交组合后代选育出的优良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46 d,在吉林省属晚熟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抗倒伏,结实率高,适应性广.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675.5 kg/h㎡,比对照品种秋光平均增产3.6%.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四平、吉林、长春、辽源、...  相似文献   
45.
施生物炭与有机肥对白浆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施生物炭和有机肥对白浆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白浆土为试验土壤进行施生物炭(C1:施生物炭15000kg·hm-2、C2:施生物炭30 000 kg·hm-2)与有机肥(OM)的定位试验,监测施用后3 a肥效,采集土壤测定β-1,4-葡萄糖苷酶(BG)、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酸性磷酸酶(AP)活性。结果表明,在白浆土上施生物炭和有机肥连续3 a均增加了玉米产量,但从经济效益分析施生物炭仍为负效益,施有机肥为正效益。3 a后仅C2显著增加了有机质含量,其他处理下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均不显著。与常规处理相比,C1仅显著提高了BG酶活性,提高了82.2%,对其他3种酶活性提高均不显著,C2可显著提高4种酶活性23.1%~47.9%;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AP和LAP酶活性。施生物炭30 000 kg·hm-2对白浆土土壤改良效果较好,其后效可维持3a以上,但经济效益仍为负。因此实际生产中还应以施用有机肥培肥土壤为重,对于出现严重减产的地块可以考虑通过施用生物炭一次性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46.
试验表明,在旱育苗拔秧移植的条件下,播催芽湿种100-400g/m^2时,秧苗素质和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变弱和减产,稻谷的加工品质下降,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提高。在优质米生产中旱育苗催芽湿种以200g/m^2为宜。  相似文献   
47.
昆虫群落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一个组成部分,起着互相制约的作用,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大量杀伤了有益昆虫,致使稻田里的一些重要害虫失去了天敌的自然控制,而更猖獗发生。笔者就这一问题立项进行了几年的调查,通过求救区与对照区的昆虫种类与数量的对比,证明求救区昆虫种群数量,种类都高于对照区,从而认为长期施用农肥,不施化肥,少施农药,对昆虫群落多样性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以当地推广种植的20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密度,设49 995、64 995株/hm22种密度,副处理为品种,通过对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下表现的抗病性、抗倒性以及产量上表现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从而推选出在当地适合加密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耐密型玉米品种吉单27、先玉335、沈农1号、银河32、伟科606。  相似文献   
49.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本试验在东北中熟区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田进行筛选鉴定,通过对40个不同品种表现的抗病性、抗倒伏性以及产量上表现的差异性,从而推选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高抗、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