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80年代曾有专家认为黄河流域麦后直播棉没有霜前花。进入90年代,经过农业科技人员的潜心研究和多年试验示范,北纬38度以南黄河以北地区麦棉纯作两熟,小麦稳产6000kg·hm-2,皮棉900kg·hm-2,霜前花率85%以上的种植模式已获成功,并进入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 ,德州市棉花单产在每公顷 1 2 0 0~ 1 2 75 kg徘徊不前 ,据多年的观察与调查 ,认为棉花生产中存在的技术性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常规品种增产潜力小德州是个产棉大市 ,常年植棉面积在 1 5万~ 2 0万公顷之间 ,单产水平连续几年均在1 2 0 0~ 1 2 75 kg,种植品种几乎年年更新 ,但更新的品种均是同期不同单位育成的产量水平相当的常规种 ,增产潜力不大。2不合理的栽培技术影响了产量与品质地膜覆盖作为一个提温、保水、保苗促早熟的栽培技术措施已在棉花生产中普遍应用 ,种植密度、田间管理措施配套化。生产上出现了 :播种期提…  相似文献   
13.
由于 2 0 0 3年售棉价格不断攀升 ,2 0 0 4年德州市植棉面积增加到 2 5 .33万公顷 ,创历史新高。据调查 ,2 0 0 4年全市 2 0万公顷棉田普遍发生棉花枯黄萎病 ,近 1 /3棉田病株率在 2 0 %以上。如武城、夏津、平原、陵县等老棉区的部分棉田 ,因棉花枯、黄萎病危害 ,减产达 3成以上。据不完全统计 ,2 0 0 4年仅棉花枯、黄萎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棉花枯黄、萎病暴发的原因如下。1气象条件诱发棉花枯黄萎病暴发德州市常年 4— 1 0月份降水 5 30 mm左右 ,7、8月份是多雨季节 ,降水量近 30 0 mm;而 2 0 0 4年 4—1 0月份仅 396.9mm,且集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华北高产农区连年旋耕导致耕层变浅、犁底层变厚变硬、耕层生产能力下降的问题,探讨深旋松耕作法在华北地区作物生产上的可行性。【方法】在河北吴桥地区设置了4种耕作处理,即传统旋耕15 cm、间隔深松耕30 cm、深旋松耕30 cm、深旋松耕50 cm,研究大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法对土壤性质与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1)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较大,深旋松耕处理表现出利于降水入渗、储蓄更多水分的优势,并且越是干旱的时段,表现越突出。在冬小麦返青期深旋松耕处理土壤蓄水量均极显著高于旋耕处理和间隔深松处理,其中深旋松耕50 cm处理的0—5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分别比旋耕处理和间隔深松处理增加11.69 mm和10.56 mm,提高12.21%和10.90%。(2)不同耕作方法对土壤容重影响很大,耕作一年半之后,深旋松耕两个处理在0—30 cm土层容重显著低于深松和旋耕两个处理,其中深旋松耕30 cm在20—30 cm土层容重分别比深松和旋耕低了13.67%和13.99%,深旋松耕50 cm在20—30 cm土层分别比深松和旋耕低了14.20%和14.51%,30—50 cm土层深旋松耕50 cm土层依然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中,40—50 cm土层分别比深松和旋耕低了22.66%和22.80%,深松处理在冬小麦播前略低于旋耕处理,之后的时期则与旋耕处理间几乎没有差异。(3)耕作方式的不同对土壤性质有影响,并进而影响作物群体LAI、干物质积累和灌浆速率以及产量的形成,对冬小麦季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冬小麦花期深旋松耕50 cm处理的群体LAI分别比旋耕处理和间隔深松处理提高51.98%和39.22%,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旋耕和间隔深松处理提高26.78%和16.92%,冬小麦灌浆30 d时深旋松耕50 cm分别比深松和旋耕的籽粒干重提高10.37%和11.40%。(4)所有耕作处理中,深旋松耕土壤耕作处理的作物产量显著高于深松耕作和旋耕耕作,其中耕作一年半后夏玉米季深旋松耕50 cm处理产量达到了13 822.68 kg•hm-2,深旋松耕30 cm处理产量也达到了13 127.87 kg•hm-2,均显著高于旋耕处理,对比旋耕处理分别增产38.19%、31.24%。【结论】考虑生态经济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深旋松耕30 cm处理为最适合华北缺水区的耕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夏玉米新品种德利农7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智慧  刘鹏  郭良海  吕鹏  董国豪  张兵 《作物杂志》2012,28(6):147-148,154
玉米新品种德利农7号是山东省德州市德农种子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自选系98为母本,自选系G29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玉米杂交种。根据玉米鉴定、品比、区试、生产试验、品质分析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等特点。2012年1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东省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在瘤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相似文献   
16.
秸秆颗粒还田对土壤养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秸秆颗粒还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在山东省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不还田(CK)、常规粉碎还田(CCSI)和秸秆颗粒还田(GSI)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旗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和CCSI处理相比,GSI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增加基本苗和分蘖成穗率,显著提高有效穂数13.23%和16.64%。同时,GSI处理显著提高灌浆期叶面积指数、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改善开花后旗叶光合性能,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其向籽粒的转运。与CK和CCSI处理相比,GSI处理的开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显著提高19.65%和14.75%,籽粒产量显著提高9.69%和10.71%。相关分析表明,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影响不显著,有效穂数的提高是秸秆颗粒还田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秸秆颗粒还田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还田方式,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14~2017年在山东省聊城等地开展机械粒收玉米品种鉴选与机械粒收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机械粒收子粒破碎率在3.2%~30.5%,未达国标≤5%要求的样本占比为95.1%;杂质率分布于0.6%~12.3%,未达国标≤3%要求的样本占比为60.5%。收获时子粒含水率符合正态分布,样本含水率范围在26.6%~40.6%。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均呈极显著的指数增长模型,含水率高是导致收获质量差的重要原因。山东玉米品种收获时往往刚达到生理成熟,半数品种收获时子粒含水率分布于31.0%~35.0%。推广应用机械粒收技术,需要更新熟期适宜、脱水迅速的粒收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后期玉米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械收获的玉米品种。[方法]通过利用双向均值法和灰度关联分析法对35个玉米新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分析与综合性评价。[结果]DH815、隆平208、滑玉168、秋乐218、邦玉359和农星2209这6个品种的产量与综合评价均较高,可以进行大面积的试验示范,从而在德州地区推广。[结论]该研究为农民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降低种植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德夏棉1号是山东省德州农科所从辽3702品系中选择的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1998年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20.
棉种发芽率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多年来 ,棉种的发芽率已成为生产者、经营者和棉农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发芽率高的棉种可望在有利或不利的外界条件下都能迅速发芽出苗 ,发芽率低的棉种在不利的外界条件下 ,会造成缺苗断垄或根本不出苗。为了保证棉种的出苗 ,播前做发芽试验 ,人为地调节某些因素 ,保持、促进、提高棉种快速发芽和出苗 ,就显得尤为重要。1试验方法1 .1品种来源。 2 0 0 0年收获的棉种 ,流通领域种子经营者及有关单位送来的样品 2 4 1份。1 .2供试品种。新棉 33B、DP32 B、DP2 0 B、DP99B、冀审杂 66、SGK32 1、中棉所 30、德夏棉 1号等共 1 3个品种。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