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8篇
  55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探明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在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早稻株两优99、湘早籼29、湘丰早119、湘早143、金优402、湘早籼24,晚稻威优644、金优207、培两优210、汕优46、新香优80、湘晚籼10号其叶片净光合速率、功能叶和籽粒中蔗糖磷酸化酶(SDPS)与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等碳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实际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和金优402,晚稻金优207和汕优46其净光合速率较高;早稻湘早籼29、金优402、湘早143和晚稻金优207、湘晚籼10号、培两优210、新香优80其功能叶和籽粒中sPS活性较强;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湘早籼24和晚稻金优207、新香优80其功能叶和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较强.考种计产结果也表明,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湘早籼24和晚稻金优207、培两优210、新香优80具有大穗型、高结实率和粒大的特点,因而产量较高,适宜作高产水稻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龙须草早生快发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龙须草快速丰产群体,从整地时间与方式、移栽季节与天气、移栽方式与方法3个方面研究了龙须草早和与快发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冬前按坡改梯方式整地,翌年5月上旬择雨日哮有天用实生苗带土浅栽,整后及时浇透定根水,有利于龙须草早生快发,并在当年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进一步探明盐胁迫条件下营养元素K+、Ca2+和Mg2+对苗期不同水稻基因型耐盐性的影响差异,为明确作物耐盐胁迫的生理机制、提高作物耐盐胁迫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于2009年1—4月在严格控制水、温、光和营养元素供应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人工气候室进行水培试验,比较研究营养液中K+、Ca2+和Mg2+浓度的变化对不同水稻基因型苗期耐盐性的影响。【结果】在盐胁迫条件下(100mmol·L-1NaCl),耐盐基因型(FL478和IR651)与盐敏感基因型(IR29和Azucena)相比,植株体内有较低的Na+含量和Na+/K+、Na+/Ca2+、Na+/Mg2+比,有较高的K+含量,这些都是耐盐基因型耐盐胁迫能力高于盐敏感基因型的内在原因。盐胁迫条件下提高营养液中Ca2+和Mg2+的含量(60mg·L-1),可显著降低植株体Na+含量和Na+/K+、Na+/Ca2+、Na+/Mg2+比,明显减轻盐胁迫的危害,增强水稻耐盐胁迫能力,且Ca2+处理的效果优于Mg2+处理;而提高营养液K+含量对以上指标的影响远远小于Ca2+处理和Mg2+处理,这也是K+处理对水稻耐盐性影响相对不明显的内在原因。【结论】K+、Ca2+和Mg2+在植株体内的含量及其与Na+的比值变化都会影响水稻苗期耐盐性;适当提高水稻生长环境的Ca2+和Mg2+浓度可以明显增强植株耐盐胁迫能力,营养元素Ca2+的效果比Mg2+明显;而K+对水稻耐盐性的影响相对不明显。  相似文献   
44.
施肥水平对冬油菜产量与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施肥量对冬油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硼肥施用水平下大田冬油菜生长、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肥能促进冬油菜生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收获期油菜氮、磷、钾、硼养分的积累总量提高,同时,冬油菜的产量、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率的增加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45.
以湘早籼45号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养分运筹对早稻叶片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在节氮20%的条件下,通过增施有机肥及调节后期施氮比例,益阳、湘阴早稻叶片灌浆期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29.27%、38.20%,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13.16%、30.12%,增产4.20%、4.80%。益阳超高产高效施肥 A和 B处理早稻叶片灌浆期总叶绿素含量比农民习惯施肥分别提高53.91%、53.73%,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35.95%、37.47%,增产16.60%、18.75%;湘阴超高产高效施肥 A和 B处理早稻叶片灌浆期总叶绿素含量比农民习惯施肥分别提高57.82%、56.80%,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54.88%、57.03%,增产10.10%、6.75%。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地力环境条件下,早稻叶片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 P<0.01)。养分运筹模式对早稻叶片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促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镉(Cd)胁迫下水稻苗期生理生化及氮代谢响应的调节作用,探讨通过清除NO提高水稻耐Cd能力的措施.[方法]以Cd高积累(TN1)和Cd低积累(春江06)品种为材料,进行了Cd胁迫(40 nmol/L)水培试验.以Cd胁迫营养液为对照,在对照基础上设置添加硝普钠(Cd+SNP)、添加NO清除...  相似文献   
47.
物理调理剂在猪粪堆肥中的除臭及保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降低猪粪堆肥过程中氮素的损失和臭味的产生量,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在猪粪堆肥过程中添加不同类型和不同剂量物理调理剂对堆肥除臭及保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5(72.98%鲜猪粪 20%稻草)和处理8(72.98%鲜猪粪 20%米糠)具有较好的除臭保氮效果.与对照(CK)相比,处理5和处理8均提前12 d消除臭味,NH3的累积挥发量分别低了49.76%和51.53%;H2S的累积挥发量分别低了24.46%和20.50%.处理5和处理8的总氮损失率分别为26.23%和24.60%,而对照(CK)的总氮损失率为33.34%,且堆肥过程中氮素的损失以氨气氮形式损失为主.  相似文献   
48.
化肥氮磷优化减施对水稻产量和田面水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氮(N)、磷(P)减量对降低稻田养分地表径流损失风险的影响,以毛里湖稻区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2016—2017年)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氮磷优化减施对水稻产量和生长期内田面水N、P动态变化特征及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处理(CF)和有机替代20%化肥N处理(0.8FN+0.2ON)稻田田面水总氮(TN)、NH4+-N和总磷(TP)浓度在施肥后迅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而控释氮肥减N处理能有效减缓N素释放速度,田面水N素流失量远低于CF处理,且磷肥减量处理TP流失量低于CF处理。与CF处理相比,控释氮肥减N 20%(0.8N)和控释氮肥+过磷酸钙减量20%(0.8NP)处理水稻两年平均分别增产5.55%、3.22%,N素累积量分别提高19.01%、13.66%,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显著提高31.94%、28.83%,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47.52%、33.75%,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95.30%、73.31%。0.8NP处理较0.8N处理水稻磷肥偏生产力两年平均显著提高22.08%,而0.8FN+0.2ON处理较CF处理...  相似文献   
49.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光合特性及NR与SPS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稻草、猪粪、猪粪堆肥和沼渣沼液)与化肥配施对水稻光合特性、硝酸还原酶(NR)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在提高水稻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水稻碳氮代谢关键时期NR和SPS酶活性方面较其他类型的配施处理有较明显优势,并能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品质.与施纯化肥...  相似文献   
50.
黄涛  荣湘民  刘强  张玉平  谢桂先  彭建伟 《土壤》2010,42(6):915-919
为了寻找一种既能使作物高产、优质又环境友好的施肥模式,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洞庭湖地区研究了7种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棒长、单株质量、百粒重、产量、粗蛋白含量、氮累积量、氮肥利用率及玉米地总氮、硝态氮、铵态氮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20%的沼肥和30%的堆肥2种施肥模式可显著改善春玉米农艺性状,分别使春玉米产量提高了69%和73%,粗蛋白含量提高了42%和36%,植株氮累积量增加了125%和117%,氮肥利用率较高,与施纯化肥处理相比,还可减少玉米种植期间玉米地土壤总氮随地表径流的流失量,减少幅度分别为25.1%和38.3%,从而减少了玉米地土壤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因此,这两种施肥模式可以在洞庭湖地区的春玉米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