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30篇
  6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以2份高耐低磷和2份对低磷胁迫高度敏感的自交系为材料,采用河沙盆栽的方法,研究低磷胁迫对玉米地上部生物学性状及伤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交系的总体耐低磷能力为178>511>>492>9782。低磷胁迫下,植株伤流强度减小,伤流液中的磷、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浓度和转运速度都下降,且低磷胁迫对伤流成分转运速度的影响大于对浓度的影响。耐性自交系各性状受低磷胁迫的影响小于敏感自交系。相对伤流强度、伤流液中磷、游离氨基酸和可溶糖的相对转运速度与地上部生物学性状相对值极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玉米耐低磷特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2.
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玉米自交系08-641(R08)不同选择方向回交改良后代主要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选择方向的回交后代均能在相当程度上保持轮回亲本R08的一般配合力(GCA),以种子形状和颜色不似R08为标准选择得到的回交后代株系GCA有所提高的性状相对略多于以种子形状和颜色似R08为标准选择得到的回交后代株系,部分回交后代部分性状GCA显著降低。改良系BCML50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高,且与测验种RP125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是优良的改良系。  相似文献   
103.
试论杨允奎估算特殊配合力效应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杨允奎(1965)在《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初步报告》的遗稿中,曾提出计算特殊配合力效应既简便又实用的一种方法,不幸在杨氏病逝之前未获悉他提出此法的意图和见解。为继承和引伸杨氏未完的研究工作。本文试图运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论述杨氏简法的理论依据,分析该法与现行方法的代数学关系并比较各种方法配合实际资料的吻合程度,以判断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再论杨允奎估算特殊配合力效应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rague和Tatum(1942)提出的配合力概念(即一般配合力gi和特殊配合力sij)可用统计模型xij=μ gi gj sij eij表示,不考虑eij,则sij为xij偏离μ gi gj之差;杨允奎在其遗稿《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遗传研究初步报告》中首次提出以xij偏离中亲值MP之差计算特殊配合力效应sij的简便方法(杨氏简法),即s′ij=xij-12(-xi. -x.j)=sij 12(gi gj),这两种特殊配合力的差异是由于表示这两种离差的原点不同所致。由于Sprague等的遗传假设不明确,所定原点不当,因而夸大了GCA而降低了SCA,不能真实地反应杂种优势。而杨氏所定义的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完全一致,具有明确的遗传理论基础。此外,目前国内外广为采用的仍多为Griffing(1956)所提出的4种双列杂交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μ^、^gi、^gj和^sij。运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Sprague等的直接定义法、Griffing的最小二乘算法和杨氏简法所得估算结果的异同及其相互间的代数关系,对于Griffing双列杂交试验的方法3和方法4,3种不同方法估算配合力效应值可以相互转换和验证。若以评价亲本育种价值为目的,3种方法所得结论一致;而以估计组合杂种优势为目的,则以杨氏简法最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探讨了EC系列姊妹系的交配效应。结果表明,EC系列姊妹系在单株粒重及其它农艺性状上,既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用姊妹系组配成姊妹姝种,其生产力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单株粒重及其它农艺性状资普遍表现出优势,单株粒重优势尤其突出,产种量大大提高。用姊妹系组配的单交种之间、改良单交种之间的单株粒重及其它农艺性状呈现显著差异。姊妹种与改良单交种单株粒重相关不显著,单交种与改良单交种的单株粒重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06.
玉米同核异质不育系小孢子发育的mR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DNA-RAPD技术分析了玉米同核异质不育材料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小孢子发育的相同时期,引物S330在48-2背景下的不同胞质之间存在差异,不同时期差异表现不一;引物S330在黄早四背景下的不同胞质之间未检测到差异,并且小孢子发育的3个时期表现一致。对同核异质不育系和同质异核不育系的比较发现,核背景对mRNA转录的影响大于细胞质,不育胞质T、C、S在48-2背景和黄早四背景下的差异表现不一。根据S330在48-2背景下的扩增结果,发现基于mRNA多态性的相似性比较结果与不育细胞质的败育特点及败育时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配子体不育类型与保持系的相似性高于孢子体不育类型,孢子体不育类型之间的相似性高于孢子体不育与配子体不育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7.
我国21世纪玉米遗传育种工程技术展望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李晚忱  荣廷昭 《玉米科学》2000,8(2):010-014
本文介绍了国外玉米遗传育种工程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动态,根据我国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和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21世纪初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8.
CIMMYT群体和我国地方群体的配合力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掖478、Mo17、黄早四和丹340为共同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设计,对13个我国北方玉米群体和14个引进并改良的CIMMYT优良群体(共27个群体)的配合力效应(GCA和SCA)和遗传差异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CIMMYT群体的GCA效应显著高于我国北方玉米群体;另外,GCA和SCA之间无必然联系,这就意味着优良组合的亲本选择应在GCA选择的基础上还必须注重组合SCA的选择。经遗传距离统计与聚类分析,Pob28等5个CIMMYT群体和我国北方大部分群体被归为一类,而且,聚类与GCA效应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这进一步说明聚类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亲本材料间的遗传差异,而不是亲缘关系和地理来源的远近。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以来源不同的9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双列杂交组合的36个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了玉米幼苗根系对硫酸盐(Na235SO4)亲和性(Km)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Km的遗传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控制Km的基因作用方式为超显性,显性作用大于加性作用,显性方向指向减效。亲本中正、负效基因的分布不等,显性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隐性等位基因的频率。自交系合二和292含显性基因较多,认为这二个自交系是改良根系对营养吸收亲和性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10.
玉米耐旱系数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5  
利用塑料防雨棚遮挡降水,在土壤含水量略高于萎蔫系数的干旱条件下,调查12个常用和新近选育的玉米自交系与耐旱性有关的15个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根据其与正常灌水对照的差异计算耐旱系数,并与籽粒产量耐旱系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播种出苗期可用出苗率与生物学产量耐旱系数的乘积作为自交系耐旱性鉴定指标,成株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