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通过查阅文献数据库,统计发表的我国各地污灌污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近30a来我国污灌污水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及年代变化规律。文献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近30a来我国污灌污水中重金属Pb、Cr、Zn、Ni的含量均值或中位值随年代逐步降低,Hg、As平均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u、Cd平均含量则是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近30a来污灌污水中8种重金属浓度的平均值或中位值均低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但污灌污水中重金属浓度的90%分位值均超过该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污灌污水中重金属浓度75%分位值20世纪80年代Hg、Pb、Cd超标,90年代Hg、Cr、As超标,近10aCd、As超标。对污灌污水中Hg、Cd、As在污染源头控制中需要优先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室内好气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兽角在不同土壤上的无机氮释放规律及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好气培养2周内,兽角无机氮释放速率和释放量的均较高,兽角中有28%-52%的氮以无机氮的形式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3.
麦田土壤可矿化氮的动态与供氮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嫌气培养法研究了麦地与休闲地不同层次土壤的可矿化氮动态及追施氮肥对土壤可矿化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内,麦地与休闲地土壤可矿化氮的变化规律不同。在小麦孕穗期之前,休闲地土壤矿化氮量明显高于麦地,小麦孕穗期之后则相反。追施肥抑制了麦地0-20cm土层土壤有机氮的矿化。  相似文献   
14.
麦田施氮对土壤剖面无机氮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石灰性土壤上于冬小麦拔节期追施尿素和碳铵,然后按小麦生育期观测土壤剖面残留无机氮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追施氮肥,明显增加了麦田土壤剖面残留无机氮的含量。其中NO^-3-N变化规律是,追氮为首先增加麦土中的NO^-3-N含量,然后下层土中的NO^-3-N含量也依次增加,小麦成熟时,已影响到60-80cm深层土壤。  相似文献   
15.
云南红壤上蓖麻干物质积累 和N、P、K吸收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选用蓖麻品种TCO - 202为试验材料,测定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根、茎、叶、花序各器官 的干物质积累和氮(N) 、磷( P) 、钾(K)吸肥量。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速率从出苗到灌浆呈上升趋势,到灌浆期达 最大值,灌浆期以后上升速度开始减慢。各个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大小依次为:开花至灌浆期>苗期至现蕾期>灌 浆期至成熟期>现蕾期至开花期>苗期;蓖麻氮、磷、钾的吸收量在整个生育期遵从“慢—快—慢—快—慢”的规 律,吸收速率呈现双驼峰型, 2个吸肥速率高峰出现在现蕾期和灌浆期;在云南红壤上蓖麻每生产100kg籽粒需氮 (N) 7. 71kg,磷( P) 1. 26kg,钾(K) 4. 42kg,吸肥比例为1∶0. 16∶0. 57。  相似文献   
16.
以水培试验筛选出高吸收累积镉油菜品种川油Ⅱ-10、白芥、绵阳蛮油菜和印度芥菜为材料,对油菜和印度芥菜的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性质进行比较得出,根际土壤的DTPA—Cd显高于非根际土壤.油菜和印度芥菜均可活化吸收土壤中难溶态的镉.土壤中加入碳酸镉对油菜和印度芥菜乍长没有明显影响.油菜和印度芥菜地上部吸收镉量明显高于根部。  相似文献   
17.
北京郊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磷空间及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北京市蔬菜地的分布状况,分别在近郊和远郊选取有代表性的蔬菜保护地,取0~100cm深不同土层土样,研究北京郊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磷空间及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种菜时间越长,土壤中的全磷和有机磷含量也越多。近郊蔬菜保护地6个采样点0~20cm土层土壤有效磷(Olsen P)含量平均值为211mg·kg-1,远郊7个采样点平均值为95mg·kg-1。均远远高于土壤磷大量淋失时的土壤表层有效磷含量。蔬菜保护地土壤全磷、有机质和有效磷均呈表层含量较高,20cm以下含量骤减,土层越深含量越低的规律。土壤有机磷则随土层加深缓慢降低。随土层深度增加,有效磷占全磷的比例逐渐下降而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则逐渐增加;土壤全磷、有机磷、有机质和有效磷四者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张晶  苏德纯 《农业环境保护》2012,(10):1927-1932
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生物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镉污染土壤上作物秸秆炭化后还田对不同镉污染土壤中镉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的镉污染土壤上,秸秆炭化后还田降低了玉米地上部生物量,但对玉米地上部镉含量和镉吸收量无显著影响;在酸性的模拟镉污染土壤上秸秆炭化后还田对玉米生长无影响,但还田含镉的油菜秸秆黑炭显著增加了玉米地上部镉含量和镉吸收量;还田不含镉的玉米秸秆黑炭对镉污染土壤中DTPA提取态镉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还田含镉的油菜秸秆黑炭显著增加了镉污染土壤中DTPA提取态镉含量;施用含镉的油菜秸秆黑炭增加了镉污染土壤中水溶和交换态镉含量;施用玉米和油菜秸秆黑炭均显著降低了模拟镉污染土壤中水溶和交换态镉含量;增加了松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和紧有机结合态镉含量;模拟镉污染土壤施用玉米和油菜秸秆黑炭6个月后土壤中水溶和交换态镉仍然是土壤镉的主要赋存形态,水溶和交换态镉占土壤全镉的70%以上。综合以上结果可知,秸秆黑炭不能降低污染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和植物对土壤镉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推荐施肥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