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不同寄主营养条件下的瓜实蝇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30℃下采用苦瓜、黄瓜、丝瓜饲养的瓜实蝇的发育历期分别为44.82、43.12、46.08 d,幼虫、蛹、世代历期、雄成虫寿命差异显著;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878.41、895.65、806.35个,差异显著;采用苦瓜、黄瓜、丝瓜饲养的瓜实蝇实验种群的种群趋势指数(I)分别为228.39、268.70、201.59,净生殖率(R0)分别为59.2532、94.0800、48.9910,差异显著;其它生命表参数差异不显著;周限增长率(λ)均大于1,说明瓜实蝇的种群为正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测定了桃一点叶蝉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桃一点叶蝉各虫态(龄)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4.33±0.08)℃、1龄若虫(4.78±0.32)℃、2龄若虫(3.05±0.22)℃,3龄若虫(3.78±0.28)℃、4龄若虫(5.00±0.31)℃、5龄若虫(5.00±0.26)℃、成虫产卵前期(3.63±0.56)℃、全世代(8.33±0.05)℃;有效积温分别为:卵(333.33±3.75)℃、1龄若虫(108.70±3.54)℃、2龄若虫(121.95±2.93)℃、3龄若虫(121.95±2.83)℃、4龄若虫(108.70±3.83)℃、5龄若虫(166.67±3.00)℃、成虫产卵前期(40.32±4.20)℃、全世代(833.33±6.00)℃。根据福建省福安市气象资料和桃一点叶蝉的越冬习性,推算出桃一点叶蝉在福建省福安市年发生5-6代。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70%多硫化钡可溶性粉剂对柑桔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药害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索利巴尔100倍液喷雾代替石硫合剂防治柑桔病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花园葱蜗牛(Cepaea hortensis Müller)是我国新增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的成员,该螺与近似种在贝壳形态上难以鉴别。本文应用贝壳、软体解剖和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花园葱蜗牛的检测鉴定技术,结果表明,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稳定,并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该方法为非软体动物分类专业的检疫人员检测鉴定花园葱蜗牛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橄榄星室木虱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橄榄星室木虱是橄榄的重要害虫之一 .本研究测定了橄榄星室木虱的发育起点温度 :卵 (7.1 61 6± 1 .0 873 )℃、一龄若虫 (6.0 1 0 1± 1 .42 5 7)℃、二龄若虫 (6.760 3± 1 .6978)℃ ,三龄若虫 (5 .40 3 1± 1 .0 5 78)℃、四龄若虫 -拟蛹 (6.5 62 5± 1 .3 3 5 4)℃、成虫产卵前期 (6.8440± 1 .0 3 60 )℃、全世代 (6.1 62 9± 1 .4883 )℃ ;有效积温 :卵 (1 89.9493± 1 4.7983 )℃、一龄若虫(1 1 9.3 81 6± 6.2 784)℃、二龄若虫 (90 .743 6± 5 .0 0 85 )℃、三龄若虫 (1 0 4.73 1 8± 5 .5 2 0 4)℃、四龄若虫 -拟蛹 (1 86.42 1 6±1 1 .2 672 )℃、成虫产卵前期 (3 3 .1 91 8± 1 .845 4)℃、全世代 (73 3 .1 3 5 6± 63 .3 965 )℃ .根据橄榄星室木虱在福州地区的年生活史与越冬习性 ,推算出该虫在福州年发生 8代  相似文献   
16.
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藜草花叶病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藜草花叶病毒(Sowbane mosaic virus,SoMV)为南方菜豆花叶病毒属Sobemovirus的成员,被我国列为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它不仅可以侵染藜科杂草,也可侵染葡萄、甜菜、菠菜等经济植物(沈淑琳,1990),主要分布于欧洲及南北美洲国家及南非、日本、土耳其等国家或地区,可通过汁液、昆虫及种子传播。目前,国内外已建立了SoMV的RT-PCR检测方法(陈青等,2010),但尚未有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  相似文献   
17.
闽清县橄榄木虱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记述了橄榄星室木虱在闽清县的发生规律,种群动态,该虫在闽清年发生7-9代,世代重叠,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在幼树上,该虫全年有5个虫口高峰,在成年树上全年有3个虫口高峰。  相似文献   
18.
烟蚜茧蜂是防治烟蚜的优良天敌昆虫。近20年,我国烟蚜茧蜂大规模扩繁技术日臻成熟,以其防控农作物蚜虫的生产应用也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扩繁实践中发现连续饲养多代后,烟蚜茧蜂出现了种群退化现象,成为连续大规模扩繁烟蚜茧蜂生产瓶颈。为探索烟蚜茧蜂的种群衰退程度与饲养代数间的关系,分析归纳种群退化的特征规律,在室内续代饲养的条件下,测定了烟蚜茧蜂不同代数的单雌僵蚜量、羽化率、性比、成虫寿命、成虫胫节长度等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从F1代到F12代,烟蚜茧蜂单雌僵蚜量下降了67.22%,羽化率下降了31.91%,雌性比上升了33.32%,成蜂寿命下降了53.85%,雌蜂后足胫节长下降了17.67%,雄蜂后足胫节长下降了28.74%,在F7~F9代各项特征衰退显著。试验证实在室内扩繁烟蚜茧蜂到第7代种群出现明显的衰退,生产上需适时采取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丽蝇蛹集金小蜂及其寄主红尾肉蝇为研究对象,评价了寄主饲料中添加哌啶酸对金小蜂生长发育和耐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饲料中添加哌啶酸的最适浓度为2%,无论金小蜂幼虫滞育与否,添加哌啶酸均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金小蜂的鲜重、干重、含水量、水合量及过冷却点,其中对鲜重、含水量及水合量的影响显著。添加哌啶酸也能显著缩短非滞育金小蜂成蜂的寿命,降低其繁殖力,但对其发育历期和性比无显著影响。添加哌啶酸还能显著提高金小蜂幼虫的耐寒性,其中对滞育幼虫的耐寒性提高最显著。本研究结果证明哌啶酸对金小蜂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可显著提高其耐寒性,这为深入研究哌啶酸的功能机制及促进金小蜂的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烟蚜茧蜂是防治烟蚜的优良天敌昆虫,近20年,我国烟蚜茧蜂大规模扩繁技术日臻成熟,以其防控农作物蚜虫的生产应用也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扩繁实践中发现饲养多代后,烟蚜茧蜂的寄生力、生活力、体型、体质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低了烟蚜茧蜂种群的生命力,成为连续大规模扩繁烟蚜茧蜂的生产瓶颈。在实验室前期的烟蚜茧蜂退化试验中,我们发现室内续代饲养的烟蚜茧蜂在第7代后种群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生产上需适时采取复壮措施。为探索烟蚜茧蜂的复壮技术,对烟蚜茧蜂退化种群进行了饲喂清水、蔗糖、蜂蜜、葡萄糖的营养复壮和引入福建、云南、河北野生种群的杂交复壮,测定了烟蚜茧蜂复壮后的寄生力、羽化率、成虫寿命、体型等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营养复壮对烟蚜茧蜂的寿命、寄生力有一定的复壮效果,其中10%蜂蜜水的复壮效果最好,但是均大幅低于杂交复壮效果;杂交复壮对烟蚜茧蜂的寄生力、羽化率、成虫寿命、体型均有显著的复壮效果,其中引入野生种群的雌蜂比引入野生种群的雄蜂的复壮效果好,引入云南地区的野生种群比引入福建、河北的野生种群的复壮效果好,引入云南野生种群雌蜂连续杂交两代后,寄生力能恢复到退化种群F0代的88.21%,之后连续扩繁两代,寄生力均能够保持在复壮后水平。试验证实河北地区的烟蚜茧蜂在室内扩繁退化后,引入云南地区的野生雌蜂连续杂交两代,能够有效地对退化种群进行复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