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篇
农学   13篇
  7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几年来,在玉米生产中有许多高产、优质、高抗玉米新品种培育出来。但是有一些大田表现较好的新品种在制种时因其父本花粉量小,制种产量不高,种子商品性差等原因,实现不了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试图通过对产单4号玉米姊妹系的选育……  相似文献   
62.
吴仁宝印象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吴仁宝在担任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组织书记的48年里,以自己不懈的追求和艰苦奋斗,把华西村从一个“半月无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的穷乡村建设成了“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农民好家园”的富裕村、幸福村。目前,华西村已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发展成为工农并举,  相似文献   
63.
种植户单2000要想获得高产,其栽培技术和管理是关键.最佳的种植模式是采取稀植、足肥、壮株、争多穗、攻大穗大粒、增粒重的原则.行株距配比:行距60cm左右,株距35cm左右,留苗4.2万~4.8万株/hm2,争取双穗率达40%以上,保证成穗在6.75万个/hm2以上,平均每穗粒数在600粒,千粒重320g,产量就能达到1.28万kg/hm2以上的水平,若能再强化综合管理措施,产量水平还能再提高.在生产管理中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64.
SGM对玉米发芽率及幼苗抗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和赤霉素(GA)复配剂(SGM)处理玉米种子,研究SGM对玉米发芽率及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6.5~10℃)条件,SGM处理后能够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可达69.63%;叶片脯氨酸含量及SOD、POD、CAT酶的活性也有所增加,增幅最高分别为57.39%、42.62%、25.95%和16.63%,其中SOD>POD>CAT的活性。在低温条件下,SGM能够减缓膜脂过氧化物MDA的积累,降低幅度为2.72%~22.75%,达到了极显著水平,SGM处理可增强玉米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65.
遵义市自然资源与气候环境得天独厚,为特色山地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优势条件,但受到喀斯特地貌的制约,一定程度上阻碍限制了现代山地农业的发展。为遵义市特色现代山地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从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和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介绍了遵义市特色现代山地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6.
不同抗性糯玉米近等基因系水培幼苗对烟嘧磺隆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和不抗烟嘧磺隆的沈糯509R和沈糯509S为试材,通过向水培液添加烟嘧磺隆的方法,研究抗系与不抗系的幼苗外观表现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两个近等基因系均比对照发生明显变化;各项指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反应加剧;抗系0.02 m L·L-1烟嘧磺隆培养液中甚至无明显反应,而不抗系反应强烈直至死亡;抗系与不抗系对烟嘧磺隆反应的快慢和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试验证明,采用0.02 m L·L-1烟嘧磺隆水培液对自交系进行烟嘧磺隆抗性鉴定,无论以形态指标还是以生理指标都可得到准确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67.
为改善连作土壤障碍,多种活性物质被应用于连作土壤中,其中生物炭因其孔隙结构丰富、含碳率高、理化性质稳定、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培肥改土、提高土壤生产力、改善土壤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从生物炭的概念及特点、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生物炭对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效果等方面展开综述,对生物炭施用缓解土壤连作障的效果做出总结,并对生物炭在今后的土壤理化性质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