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7篇
  27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EMS诱变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获得一个新窄叶突变体nal10,该突变体在苗期表现出极窄叶和弱小的特征,在生殖期表现出矮化、窄叶、畸颖和不育的表型。组织解剖学分析表明,nal10的叶片窄化可能是由于叶片大脉和小脉数量减少造成的。遗传分析表明,该窄叶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nal10与台中本地一号(TN1)构建的F2群体,通过混合分离法,在第1染色体上找到3个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1287、RM562和RM5638)。进一步利用新发展的分子标记,最终将该基因定位在STS标记PK83和PK78之间的55.2 kb范围内,该区间共有8个开放阅读框。RT-PCR分析表明,NAL10的突变能够造成生长素生物合成、信号转导和运输基因转录水平的下降,因此NAL10是一个与生长素相关的窄叶新基因。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克隆该基因、丰富水稻叶发育的遗传调控网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
不同杂交组合周岁羔羊肉用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高原放牧条件下不同杂交后代的肉用品质,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羔羊肉(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选择4个杂交组合周岁羔羊各5只,开展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品种可以明显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的产肉力,4个组合中萨×甘组、澳×甘组改良效果最为显著,白萨甘细的肌肉分级标准判定其为TM级,脂肪含量略高,澳甘细和特甘细均为PME级,邦甘细为PL级。  相似文献   
53.
【目的】鉴定和克隆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水稻花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大田常规种植条件下比较了突变体dps2 (Defective pistil and stamens 2)和野生型春江06的主要农艺性状及花器官形态特征差异;扫描电镜及石蜡切片观察花药结构并用染色法观察花粉和胚囊的育性;利用图位克隆方法进行基因精细定位;qRT-PCR分析了花发育相关基因在野生型和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结果】dps2突变体抽穗期变长,不能正常扬花,雄蕊和雌蕊皱缩且花药和柱头数目增多;进一步研究发现,dps2突变体花药腔室塌陷,内无可见小孢子,即使部分花药形成腔室,花粉粒也无淀粉积累呈干瘪状。此外,突变体胚囊育性也受到影响;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短臂上91.2 kb的区间内,区间内未见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的报道。qRT-PCR检测发现,水稻ABCDE模型中的B类、C类和E类基因的表达在突变体中显著升高。【结论】dps2突变体的雄蕊及雌蕊均发育异常,最终导致完全不育,推测DPS2可能在水稻第3轮雄蕊发育和第4轮雌蕊发育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发热黄疸型牛病是养牛业的常见病,但它不是独立的疾病,是由多种病原引发的具有黄疸症状的一类牛病的总称。此类病症的潜伏期较长,表现形式多样,感染后会对牛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表现与肝炎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延误病情,从而使该病症加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发病的情况、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5.
[目的]水稻粒形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决定稻米外观品质的主要性状之一.筛选和鉴定新的粒形突变材料,可为研究水稻籽粒发育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粳稻品种中花11经1%的EMS处理,在诱变群体中获得一份窄粒突变体gw4(grain width on chromosome 4);分析粒形和其他主要农艺性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颖壳...  相似文献   
56.
小白菜硝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蔬菜是一种易于富集硝酸盐的植物性食物,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大部分(70%~80%)来自蔬菜。然而,我国蔬菜生产中氮肥用量迅速提高,造成了蔬菜,特别是喜氮的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过高。不同蔬菜硝酸盐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同一种蔬菜不同品种体内硝酸盐含量也存在差异。不同器官累积硝酸盐的能力不同,硝酸盐累积取决于硝态氮的吸收与同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7.
牦牛和普通牛DRB1* Intron 1-exon2序列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牦牛抗逆性及抗病育种积累更多的分子遗传学资料,通过检测DRB1基因在牦牛和普通牛群体中的变异,分析该基因检测区域遗传参数。以甘南牦牛、青海牦牛、天祝白牦牛、大通牦牛和普通牛为研究对象。应用PCR-SSCP方法检测BoLA-DRB1基因第1内含子及第2外显子部分序列多态性。DRB1基因第1内含子区检测到4处SNPs及1处插入/缺失突变,第2外显子区检测到17处SNPs,两区域均表现为高度多态;单倍型连锁分析发现21种intron 1-exon 2单倍型组型且存在单倍型连锁不平衡现象,A-A1、A-B1、B-A1和B-B1单倍型在牦牛和普通牛中频率较高;聚类分析表明,牦牛DRB1基因第2外显子区碱基序列与普通牛及山羊的同源性最高,系统进化情况与它们亲缘关系远近一致。牦牛和普通牛BoLA-DRB1基因第1内含子及第2外显子多态性丰富,可作为牦牛和普通牛BoLADRB1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8.
藜麦秸秆是藜麦籽实的副产物,藜麦秸秆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EE)含量较高的营养特性可以使其饲喂反刍动物,文章旨在研究合理混合比例、合理利用当地饲草资源。以藜麦秸秆与燕麦草为原料,测定藜麦秸秆及燕麦草混合物原料和加工颗粒饲料的营养成分及成型参数。即100%燕麦草(Ⅰ组)、20%藜麦秸秆+80%燕麦草(Ⅱ组)、40%藜麦秸秆+60%燕麦草(Ⅲ组)、60%藜麦秸秆+40%燕麦草(Ⅳ组)、80%藜麦秸秆+20%燕麦草(Ⅴ组)及100%藜麦秸秆(Ⅵ组)。结果表明:(1)各组原料制粒后EE显著下降(P<0.05),其中Ⅲ组制粒后颗粒EE极显著低于制粒前原料(P<0.01);各组原料制粒后颗粒中性洗涤纤维(NDF)有下降趋势,且Ⅱ组与Ⅲ组制粒后颗粒NDF显著低于制粒前原料(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淀粉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Ca、P及CP在制粒前后无明显变化;(2)各组颗粒成型参数存在差异,颗粒硬度随藜麦秸秆比例升高有下降趋势,且Ⅱ组和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颗粒密...  相似文献   
59.
采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技术对杨梅仁中杨梅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运用L9(3^4)正交表,探讨各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气-质联用仪对杨梅仁油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得到的杨梅仁油品质好,在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60min、c02流量30L/h、分离温度30℃时效果最佳,得率高达33.52%;杨梅仁油中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3%以上,是一种质量很好的保健油。  相似文献   
60.
微贮玉米秸秆对猪生长及饲粮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18头15~30 kg阶段生长育肥猪饲料中分别添加15%2、5%微贮玉米秸秆,研究微贮玉米秸秆对猪育肥效果及养分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粮中分别添加15%和25%的微贮玉米秸秆,猪采食率下降了11.3%和18.9%;日增重下降了31.4%和42.4%;饲料转化率也随微贮玉米秸秆添加量增大而下降;同时饲粮添加微贮玉米秸秆还会影响生长猪对Ca、P的利用.据此认为在猪饲料中添加微贮玉米秸秆降低了猪的生长性能,不利于饲粮养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