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7篇
  27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探讨不同时期藏绵羊瘤胃热休克蛋白70家族基因的表达特征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在瘤胃免疫功能中的关系。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16S rRNA测序对放牧藏绵羊不同时期(4月、6月、10月和12月)热休克蛋白70家族基因( HSPA1A和 HSPA8)(n=12)的表达特征和瘤胃微生物菌群(n=24)进行分析,并采用Spearman对瘤胃微生物与基因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 HSPA1A和 HSPA8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 HSPA1A和 HSPA8表达量在4月和6月显著高于10月和12月;不同时期的瘤胃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Bacteroidetes、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在12月显著高于6月和10月;Firmicutes、Succiniclasticum和 Butyrivibrio_2在6月显著高于4月和12月。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时期瘤胃微生物与基因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即瘤胃微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宿主的瘤胃免疫功能产生影响,这为藏绵羊瘤胃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的互作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2.
为了分析绵羊KAP11-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变异,采用PCR-SSCP方法和DNA测序技术检测了欧拉羊、甘肃高山细毛羊、滩羊、湖羊和青海细毛羊5个群体(749只个体)KAP11-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分析了等位基因频率、遗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等群体遗传特征。结果表明,5个绵羊群体的KAP11-1基因中共检测到c.93C/T、c.240G/A、c.285C/G/A和c.331A/G 4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且c.331A/G为非同义突变。等位基因A在5个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87.70%),为优势等位基因,其次为等位基因B(基因频率为11.03%),等位基因C和D的频率最低(分别为0.53%和0.74%)。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滩羊KAP11-1基因的遗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均高于其余4个群体。KAP11-1基因作为羊毛经济性状的主要候选基因之一,其核苷酸序列的变异导致KAP11-1中相应氨基酸的改变,最终可能会影响羊毛纤维的结构和羊毛主要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43.
牦牛瘦素受体基因(LEPR)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瘦素受体(LEPR)是瘦素(leptin)发挥作用的重要中介物.LEPR基因突变与人的肥胖,以及普通牛、猪等动物的脂肪沉积相关.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普通牛(Bos tauras)LEPR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天祝白牦牛、甘南牦牛和青海牦牛(Bos grunniens)LEPR基因第4、5及8外显子及其相邻区域多态性.结果表明,牦牛LEPR基因第4外显子和第8外显子及其相邻区域分别存在多态性.对应普通牛LEPR基因序列,3类群牦牛该基因第4外显子及相邻区域检测到5处单碱基突变并形成2种等位基因A和B,第4外显子存在2处错义突变;该区域A为优势等位基因,PIC<0.25为低度多态.3类群牦牛LEPR基因第8外显子及其相邻区域发现5处SNPs,其中第8外显子存在3处错义突变;等位基因在牦牛群体间分布不均衡,除天祝白牦牛发现6种等位基因A-F外,其余两类群牦牛仅发现3种等位基因A-C;3类群牦牛中A均为优势等位基因,该位点PIC>O.25,为中、高度多态且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3类群牦牛LEPR基因第5外显子及相邻区域未发现多态性,但相对于普通牛该基因序列,在第4、5内含子区存在3处SNPs.LEPR基因第8外显子编码识别和结合相应配体的C2区,牦牛LEPR基因存在较丰富的多态性,可作为其调控性状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144.
本研究以典型釉粳交(春江06/台中本地1号)的F1代花药加倍的DH群体为材料,系统考察了DH群体及其双亲在抽穗期的叶鞘长、叶鞘重、叶鞘厚等性状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叶鞘长度的遗传力较高,受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叶鞘长与叶鞘厚及叶鞘干重间大多呈极显著的正相关.QTL分析共检测到31个与叶鞘有关的QTL,分布于水稻第1、第...  相似文献   
145.
以河西绒山羊、陇东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和测序技术对Pit-1基因第6外显子进行多态性研究,并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山羊体质量和体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Pit-1基因第6外显子存在2个SNPs位点并形成AA、AB、BB、AC和BC 5种基因型,BB为优势基因型.除内蒙古绒山羊外,其他3个山羊群体的基因型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AB基因型个体的体质量、胸围显著高于BC基因型(P<0.05),其他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Pit-1基因是山羊生产育种应用中的一个有效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46.
对甘肃临泽雪莲乳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奶牛群进行体型线性评定,旨在明确不同胎次奶牛的体型差别,正确评估该牛群质量,不断提高高产奶牛比例,为生产管理及遗传改良提供依据.选择160头1~5胎奶牛,采用50分制奶牛体型线性评定方法,比较不同胎次间各性状测定值及功能分的变化,分析各胎次及全群奶牛的特征性状评分和整体评分差异.胎次对奶牛体高、尻角度和尻宽的测定值及功能分有显著影响(P<0.05).1~4胎内体高、尻角度及尻宽测定值随胎次有增加的趋势:2~5胎牛体高功能分优于第1胎,1~3胎牛尻角度功能分优于第4~5胎,1~4胎牛尻宽的功能分随胎次增加表现更加良好.全群奶牛平均整体评分81分,等级为"佳",体型表现较理想;2~3胎牛的整体评分及四项特征分表现最好;体高、胸宽、体深及尻角度线性分达最佳分段,体躯容积特征性状评分表现优异,但所有极端性状及一般外貌特征性状表现相对较差.不同胎次奶牛在单个性状及特征性状评分方面有一定差异,表明该牛群今后选育中应注重对产奶量影响较大的极端性状、特征性状及整体评分的平衡选择,并提高一般外貌的表现水平.  相似文献   
147.
为筛选不同品种对本地绵羊杂交改良的最优组合,以黑萨福克、无角陶赛特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研究杂交F1代羔羊(无角陶赛特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后代简称“陶甘细”,黑萨橘克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后代简称“黑萨甘细”)及对照(甘肃高山细毛羊)的生长性能、屠柔性能和肉品质。生长观测表明,陶甘细1~6月龄生长速度高于黑萨甘细(P<0.01),陶甘细平均日增量为199.8 g,高于黑萨甘细(P<0.01);4月龄(断奶前)、黑萨甘细平均日增量最快,分别为276.6 g和244.0 g;屠宰性能表明,陶甘细热胴体质量、屠宰率、净肉率均极显著高于黑萨甘细(P<0.01);肉品质测定表明,陶甘细嫩度优于黑萨甘细,根据新西兰羊肉分级标准,陶甘细肉质为PL级,黑萨甘细为ML级,陶甘细的肉品质优于黑萨甘细。可见:两杂交组合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无角陶赛特对甘肃高山细毛羊改良效果优于黑萨福克。  相似文献   
148.
甘南牦牛H-FABP基因CDS区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产物混合样本DNA池法检测甘南牦牛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CDS区多态性,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甘南牦牛H-FABP蛋白质特性.结果表明:甘南牦牛H-FABP基因CDS区序列与九龙牦牛相同,而与普通牛对比在第3外显子存在*76G>A的同义突变;甘南牦牛H-FABP氨基酸序列没有明显的疏水性区域,也未形成跨膜螺旋区及信号肽,推测其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生物学作用;甘南牦牛H-FABP基因编码产物二级结构是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的mixed型;氨基酸序列与普通牛、山羊、马、人、小鼠、大鼠、鸡、草雀及绿鸭9个物种间同源性较高,与其实际亲缘关系远近一致.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高山夏秋黄瓜适宜种植地的选择,品种的筛选,播种期,密植程序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试验研究,提出一套有效的高山夏秋黄瓜栽培技术,以便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0.
野生食用菌最佳冻结与贮藏温度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3种野生菌的冻结曲线,比较了液氮、速冻仓、冰箱预处理工艺对速冻品质的影响.发现鸡枞、牛肝菌、干巴菌的冻结点温度分别为-1.4℃、-1.1℃、-0.8℃;野生食用菌速冻后的冻藏温度在-18℃以下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