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又称为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饲喂不同剂量二甲基甘氨酸钠(DMG-Na)肉鸡的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内源消化酶活性,确定其在肉鸡生产上的最适添加剂量.[方法]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720羽,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5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 kg-1二甲基甘氨酸钠,饲喂42 d.[结果]添加1 000、1 500和2 0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可极显著降低肉鸡前期料肉比(P<0.01),但后期各组平均日增体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变化不显著;试验全期,1 000和1 500 mg· 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组平均日增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 000、1 500和2 000 mg· 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能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对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P<0.05),但干物质、代谢能和粗脂肪的利用率变化不显著;添加500和1 0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可以显著提高脂肪酶的活性(P<0.05),添加1 500和2 000 mg· 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则能有效提高胰腺组织中胰蛋白酶活性(P<0.05).[结论]日粮添加1 000~1 500 mg·kg-1的二甲基甘氨酸钠能提高肉鸡表观利用率和内源消化酶活性,并能显著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1发生 疾病过程中神经系统的作用有神经反射作用和神经直接作用。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体内出现的损伤、障碍与防御、适应和代偿现象,是神经系统通过反射途径实现的,包括非条件性反射反应和条件性反射反应。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神经系统机能的改变,如中枢性损伤、感染、某些中毒、缺氧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博优141父母本的特征特性,结合在江西萍乡及海南的制种实践,从调整播差、花期预测、本田管理、巧施"九二○"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鹅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原来仅发生于鸡,鹅、鸭不能感染发病。但近年来,我国已陆续有鹅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报道。病毒分离鉴定及用法氏囊卵黄抗体治疗,效果显著,也证明鹅可以感染本病。2009年3月,我市竹泓镇西刘村李某饲养雏鹅800只,送数只病死鹅到我站门诊,初步诊断为雏鹅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6.
产蛋鸡不同饲养阶段的防病重点陈志远,胡志萍(江苏兴化畜牧兽医站225700)一、0—6周龄的育雏期这一阶段在鸡病的防治上有两个特点,一是疫苗接种最集中的时期,按一般免疫程序要接种6次左右,平均每周一次。谨慎地搞好每次免疫接种是保证育雏期以及整个周期鸡...  相似文献   
17.
我市是江苏水禽饲养发达地区之一,鸭和鹅的饲养量比较大,以前临诊上仅见鸭有鸭瘟的发生,未发现过鹅发生鸭瘟,近几年来临诊上也未见到鸭的鸭瘟,但从1998年开始诊断出鹅发生鸭瘟的病例,现报道如下。一、典型病例及诊断过程1.1998年9月1日刘陆乡老阁村村民圣某送检病死鹅数只,剖检见特征性的病变为小肠粘膜每隔一段有一黄豆大的痴块突出于肠腔中,痴块表面呈黄色,剥落后留有溃疡,将摘下的痂用盖玻片压扁置低倍镜下观察为无结构的均质物质。该鹅群当时为400只,已达77日龄,1月龄时曾发生过小鹅瘟。这次发病已数日,用过几种抗菌药皆…  相似文献   
18.
采用饲料强化防霉和常规防霉的方法,探讨纳他霉素对饲料的防霉效果。试验选用自配饲料,分成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个平行。对照组不添加防霉剂,处理组分别添加500mg/kg丙酸钙、2.5、5、10、20和30mg/kg纳他霉素。结果表明:(1)饲料强化防霉试验外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5~20mg/kg NT能够在储存期间缓解饲料霉变。饲料常规防霉试验外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30mg/kg NT能够缓解饲料霉变,延长饲料的储存期。(2)饲料强化防霉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NT显著降低了5d和10d的饲料霉菌数(P0.05);15d时,添加2.5、5和10mg/kg NT组霉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d时,与对照组和丙酸钙组相比,添加5mg/kg NT组饲料中霉菌数显著降低(P0.05)。饲料常规防霉试验中,0~15d时,各组饲料霉菌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0d时,与对照组相比,10、20mg/kg和30mg/kg NT组饲料霉菌数显著降低(P0.05);45d时,添加20mg和30mg/kg NT组霉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0d时,各组饲料霉菌数无显著差异(P0.05)。(3)饲料强化防霉试验营养成分测定中,10mg/kg NT组饲料在5d、15d和20d时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常规防霉试验营养成分测定中,在45d时,20 mg/kg NT组饲料水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mg/kg NT组饲料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60d时,5和10mg/kg NT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各项指标,本试验建议纳他霉素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20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