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株两优819是作者用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早熟优质两系父本华819选配的早熟超级杂交早稻组合。本文阐述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和试验结果及良种良法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2.
陆两优105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和自育的优质父本华105选配而成的两系法杂交早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湖南省早稻区试,表现丰产稳产好、熟期适中、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该组合于2005年1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3.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的发现及超级杂交早稻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水稻温敏核不育基因株1S的发现及两用核不育系株1S、陆1KS的选育过程,阐述了株1S、陆1KS的特征特性及利用株1S、陆18S选育超级杂交早稻取得的重要进展,提出选育细胞核具有部分粳稻血缘、细胞质保持完全籼型的广亲和温敏核不育系,是实现部分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选育南方广适性超级杂交早稻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4.
华南感光型杂交晚籼新组合陵两优472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陵两优472是用优质籼型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湘陵628S与强恢复系华恢472选配而成的华南感光型优质高产晚籼新组合,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以2007-2009年南方稻区华南感光晚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介绍了陵两优472的产量、产量性状、农艺性状、抗性及稻米品质,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并讨论了湘陵628S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5.
亚华优451是用三系不育系华297A与华恢451配组育成的一季杂交晚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亚华优45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6.
亚华优451是用三系不育系华297A与华恢451配组育成的一季杂交晚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亚华优45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7.
中优272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用印水型不育系中9A与自育恢复系华恢272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江西省早熟晚稻区试,表现丰产稳产性好,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较强,熟期适中,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06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8.
隆两优与晶两优系列杂交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科638S与晶4155S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培育出的抗病优质高配合力中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本研究对2015—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的隆两优和晶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区试稻瘟病抗性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基于KASP技术开发的针对16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标记组合,对隆两优和晶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进行基因型检测,以期为隆两优和晶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的布局和进一步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隆两优和晶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中抗至高抗稻瘟病的比例达43.92%,综合抗性指数和穗瘟最高损失率均值分别为3.3和4.7;品种携带3~7个抗性基因,平均携带5.1个抗性基因;Pia、Pita、Pi2、Pi5和Piz基因在品种中的检出频率较高,达到50%以上,其中Pia的检出频率达到100%,而Pi9、Pi35、Pi36和Pb1基因未被检出;随着抗性基因数量的增加,品种的综合抗性指数与穗瘟最高损失率均值都呈现整体下降趋势。据此提出,将Pi9基因导入至隆科638S与晶4155S中,可进一步提升其组合的稻瘟病抗性。  相似文献   
29.
正水稻品种选育优势持续巩固2011—2016年,全国种子企业商业化育成品种占总数的30%,而湖南省商业化育成品种达80%以上。2017年国家审定水稻品种165个,隆平高科及下属公司自主和合作培育通过审定的品种61个,占比37%。一批优质、多抗、广适型品种脱颖而出,培育的Y两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