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氮硅互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粳1号和武粳15为材料,研究了氮硅互作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硅互作对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有较明显的影响,进而使得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宁粳1号和武粳15的6个处理组合,均以中氮、低硅肥处理组合产量最高,比低氮、不施硅肥分别增产14.92%和12.66%。氮硅互作虽然改善了籽粒的品质性状,但是其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2.
北京市生态公益林管护员补偿机制问题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1日,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工作全面展开,开始对60.80万hm2生态公益林进行财政补助。三年的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林木覆盖率达到51%以上,同时解决了大量山区剩余劳动力,使山区农民纯收入增加了350元左右。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管护员管理机制不完善、补偿金过低、"鸡肋"等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加强管护员责任,规范和完善补偿金管理、提高补偿金标准,专款专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3.
准确评估抚育间伐后林分碳储量的变化对提高林业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伐后6a和23a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碳储量及其组分分配的长、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期(伐后6a)试验中,强度间伐乔木层碳储量低于对照12.6%,中度间伐略高于对照;在长期(伐后23a)试验中,各间伐强度乔木层碳储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伐后森林恢复期的长短对林下植被碳储量的影响不同。在短期内,林下植被碳储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在长期内,各间伐强度林下植被碳储量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枯落物层碳储量长期、短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土壤层碳储量的影响短期表现为强度间伐显著高于对照34.70%(p0.05),中度间伐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长期表现为各间伐强度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短期内强度、中度和对照样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83.41,177.21,178.97t·hm-2,强度间伐高于对照2.5%,中度间伐与对照相近。长期内不同间伐强度蒙古栎次生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均高于对照,分别高于对照3.2%, 5.8%和3.3%。由此可知,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次生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受伐后森林恢复时间影响较大,短期内间伐对生态系统碳储量无显著影响,长期表现为间伐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积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4.
采用微量喷雾法,研究了康宽、溴氰菊酯、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敌百虫6种杀虫剂对烟草粉螟3龄幼虫的室内毒杀效果。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以康宽的毒杀效果最佳,用200 g·L-1康宽悬浮剂4000倍液处理后饲喂8 d,烟草粉螟幼虫死亡率为96.67%,且无一化蛹;敌百虫对烟草粉螟幼虫也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用90%晶体1000倍液处理8 d后幼虫死亡率为83.33%,显著高于溴氰菊酯、甲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药剂处理。康宽可作为一种优良的贮烟防护剂用于防治烟仓烟草粉螟。  相似文献   
25.
肖尧  张芷瑞 《新农业》2023,(4):24-25
<正>朝鲜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草本植物,集中分布于长白山山脉,是道地药材之一。具备强健筋骨、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阳痿、遗精,手足麻木,肾阳虚衰,心脑血管疾病与高血压等。朝鲜淫羊藿主要分布于辽宁省与吉林省境内,分布区域比较狭小,野生资源繁殖能力弱、  相似文献   
26.
27.
肖尧 《林业建设》2023,(1):37-40
森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认知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包括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机制、价值评估、建设与管理等。然而,在一些关键层面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例如涵养功能的内涵边界、过程机制等,其中忽略了对各水文过程的整体性作用以及对气象和土壤因子的综合性影响。因此该领域有关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受到严重限制,使得研究结果的区域针对性不足。为此,以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现状为基础,进行深度阐述,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概念内涵、形成过程与综合特征进行解析,同时对不同区域的水源涵养功能内涵与主导服务进行了明确定义,并基于该领域研究进展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为该功能评估以及森林管理提供参考服务,为不同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全面提升和水源涵养林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去除竹类茎秆中木质素的方法和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木质素去除率和降低纤维素损失率,首先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碱处理竹类木质素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正交试验条件溶液质量分数5%NaOH,温度30℃,时间48 h,固液比1∶10下酸不溶木素的去除率达到51.2%时,对应纤维素损失率为10.2%。在上述正交试验条件下,再采用温和碱/氧化法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酸不溶木素去除率为67.8%,同比增加了32.4%;纤维素损失率为13.7%,同比增加34.1%。  相似文献   
29.
挖掘高固碳树种,选育高固碳林木良种是实现“双碳”目标,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作用的有效手段。为了梳理我国高固碳林木良种选育的进展,该文对高固碳树种的选择、高固碳林木良种选育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今后开展高固碳林木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