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采用ELISA检测和室内抗虫性测定方法相结合,2013年对山西省南部种植的6个转Bt基因抗虫棉花品种的不同生育期叶片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及对棉铃虫的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种Bt杀虫蛋白的叶片表达量在苗期最高,然后从现蕾、开花、结铃直到吐絮逐渐下降。室内喂虫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对第2代棉铃虫达到高抗或中抗的水平,抗虫指数变幅为72.2%~95.5%;然而对第3,4代棉铃虫的抗性较低,仅为20.2%~65.2%。其中,DR3、晋棉38、晋棉50、中棉41抗性较好,而中棉43和DR5抗性较差。总之,在山西省棉区的抗虫棉品种的抗虫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建议剔除抗虫性低的品种,从而保证该地区抗虫棉花的持久种植。  相似文献   
23.
转基因再生棉花嫁接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转基因再生棉花以往都采用带根移栽法 ,并要求再生棉株茁壮、根系发达。由于移栽棉花的缓苗期最少需要 1个半月 ,并且 ,许多再生棉苗的根系不发达或没有根系 ,因此 ,使转基因再生棉株的成活率成了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棉花方法中的一大难题 ,若采用嫁接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1 嫁接方法在土盆里先种植砧木棉花苗 ,待砧木苗真叶生长至 2~ 3叶时 ,去掉顶尖 ,留下展开的叶片 1~ 2叶 ,先用手术刀片在茎中间劈开 2 cm长的小口 ,再将转基因棉株去掉根部 ,在茎秆两边削尖 (长度1 .7cm~ 1 .8cm) ,贴在砧木苗上 ,再用粘合绳把嫁接口全部缠实 ,…  相似文献   
24.
Gelrite的浓度对棉花愈伤组织胚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胚性愈伤组织向胚分化时,固化剂Gelrite的浓度增加为3.0g·L-1时,胚分化率大幅度的提高,胚颜色洁白,生命力旺盛,畸形胚率下降。  相似文献   
25.
为获得新型抗棉铃虫棉花种质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新型抗虫基因Vip3A的转化植株,通过卡那霉素、PCR、ELISA鉴定和筛选,并结合室内试验分析这些转基因植株分子特征和抗棉铃虫效果。结果表明,从32个转基因植株中获得22个阳性植株,根据农艺性状表现,筛选出3个转基因株系分别是BV01、BV02、BV03,其对2代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85.7%、83.2%和86.6%。研究结果可为棉花抗虫育种提供新的抗性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26.
绿洲1号菌草不仅能够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2018—2019年在运城市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绿洲1号菌草能安全越冬,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本文总结了绿洲1号菌草在运城市的生长状况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7.
采用NCⅡ设计,利用4个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棉花品种与9个转两类抗虫基因(Cry1Ae和API)纯合系进行杂交组配,对36个组合的F1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组合的竞争优势明显,各产量性状均具有竞争优势,但子指的优势为负值;皮棉和子棉的产量均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两者分别为17.2%和7.9%,皮棉和子棉产量的竞争优势率分别达到86.1%和80.6%。产量性状的优势大小依次为衣分、铃重和单株铃数,分别为4.1%,2.1%和0.7%。对组合的配合力方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9个转基因抗虫棉纯合系各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较大,4个母本中的两抗虫棉的皮棉和子棉的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优于两非抗虫棉。对这些组合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发现有6个组合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因这9个纯合系的受体均为冀合321,所以这种配合力的差异是由外源基因作用的差异造成。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影响农杆菌介导棉花体细胞转化体系产生的再生植株育性的影响因素。【方法】从载体大小、目的基因大小、不同阶段组织培养时间等因素对6个载体的转基因再生植株当代(T0)育性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不同载体/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株不育率呈现显著差异,但是转基因植株育性与载体大小、目的基因大小之间没有明显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转基因再生植株不育率与胚性愈伤组织分化-植株再生的培养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分化-植株再生培养时间少于110 d、110~130 d、130~150 d、150~170 d、超过170 d的植株不育率分别为19.6%、45.5%、63.8%、72.3%、94.5%;而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持续培养时间没有相关性。【结论】转基因棉花再生植株育性受到胚性愈伤组织持续培养时间的显著影响,缩短胚性愈伤组织到植株再生的培养时间能够提高转基因再生植株的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