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一项高效而快捷的生产方式。通过阐述农业信息化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经济建设的作用,以为更好地发挥农业信息化的作用、提高经济建设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降水现象是天气现象的一种,大气以固态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上的降水,叫做大气固态降水。它包括雪、霰、米雪、冰粒、冰雹,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冰雹的成因、灾害时空动荡格局以及冰雹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为更好有效地防治冰雹灾害提供条件,减少国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甘蓝小孢子供体植株的株龄、栽培环境以及环境温度对胚产量的影响,为提高甘蓝小孢子胚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12个甘蓝品种为试材,从露地栽培的成株与半成株,栽培于温室与露地的同一品种成株及温室栽培采用24,28,32℃处理的甘蓝成株上采摘花蕾,分析其游离小孢子的胚产量,比较3种因素对甘蓝小孢子诱导出胚的影响。【结果】甘蓝半成株花蕾品质优于成株,其花蕾小孢子胚产量为16.8~30.3胚/蕾,高出成株9.6~18.7胚/蕾;温室栽培有利于甘蓝植株生长,其胚产量为3.27~33.84胚/蕾,比露地栽培高0.69~15.16胚/蕾;温室最高气温28℃处理有利于甘蓝小孢子诱导出胚,胚产量最高,为31.1胚/蕾。【结论】甘蓝半成株于温室28℃下生长时,其花蕾小孢子能够获得较高的胚产量。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中、北部冬小麦播期和越冬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近30a气象资料,分析了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变化趋势,结合多年多点多品种播期试验,确定了河南省中、北部地区适宜的播种期.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呈升高趋势,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每年增加0.088 8℃;冬前气温也呈升高的趋势,冬前平均气温每年约增加0.054 5℃;越冬气温亦呈上升趋势,每年约增加0.078 8℃.综合...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气候变暖对郑州市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影响,对郑州市1981-2010年间冬小麦冬前生长期内的正积温及其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10-12月的正积温呈上升趋势,且与冬小麦冬前株高和分蘖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和0.495;同时1981-2010年间,稳定通过冬小麦适宜播种温度的日期呈推后趋势,2001-2010年以来稳定通过17℃的日期分别较1981-1990和1991-2000推后5天和6天,而稳定通过15℃的日期分别推后5天和4天。因此,初步认为郑州市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在10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6.
对郑州地区最近40a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年平均气温呈逐步升高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气温升高明显;年总降水量整体趋势比较平稳,但夏季降水量呈小幅上升趋势,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从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加快建设防灾减灾体系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RP-HPLC-PAD)对槟榔花3种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的色谱分析条件进行优化,分别探讨流动相的组成、流动相中醋酸浓度、醋酸与甲醇的比例和柱温对保留时间的影响,确定梯度分离条件,并对3种不同槟榔花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中均含没食子酸、香豆酸、表儿茶素、阿魏酸、芦丁和柚皮素,其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和香豆酸的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河南地区冬春季节,由于阴、雨、雪、雾、霾等天气的影响,大棚内光照不足的现象较为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大棚草莓生产基地进行补光试验,选取高压钠灯和LED植物生长灯,观测不同补光方式对大棚草莓营养生长、叶绿素含量、产量和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补光方式对棚内增温都有效果,高压钠灯增温效果更为明显;2种光源对草...  相似文献   
19.
郑州雾霾寡照天气大棚小气候特征及低温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芳芳 《农学学报》2015,5(2):105-108
利用2012—2013年及2013—2014年2个冬季的大棚内外气象观测资料,对雾霾寡照天气条件下大棚内小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寡照天气大棚内最低气温预报方程,用该方程对2014年3月雾霾寡照天气棚内最低气温进行预报,绝对误差值均小于2℃,预报效果较好。同时提出了雾霾寡照天气条件下大棚生产管理措施,有效预防和抵御灾害。  相似文献   
20.
寡照对大棚草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芳芳 《农学学报》2016,6(7):90-95
以“红颜”草莓品种为试验材料,结合自然天气条件和人工控制光照进行试验,设计不同级别寡照天数处理,研究寡照胁迫对草莓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坐果数、糖分以及外部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寡照天数的增加,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随寡照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略有上升后大幅下降的变化特征;寡照7天以上对草莓正常生长、坐果数、果实品质产生显著不良影响。综合分析试验研究结果,确定大棚草莓寡照灾害指标:将寡照1-6天划分为轻度灾害(I级),寡照7-10天划分为中度灾害(II级),寡照10天以上划分为重度灾害(III级)。该研究结果可为指导农户进行大棚草莓寡照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