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经研究大白菜对芜菁花叶病毒辽宁1号株系(TuMVLn-1)的抗性是不完全隐性,至少受4对以上微效基因控制,亦较大地受环境敏感基因的影响,因而具有较显著的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在回交测验中,发现明显的核遗传。但同细胞质又有密切关系。通过配合力分析: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的方差都达到极显著水准,其比值(G.C.A/S.C.A)为13.28,说明其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因此,在进行抗病育种时,以轮回或自交选择较易获得高抗品种:在选配优良杂交组合时,应使双亲都具有高抗性,同时亦应注意父母本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2.
结合《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针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暂停或停止诊疗服务活动等四种行政处罚,从概念、依据、应注意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提升队伍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3.
草莓镶脉病发生调查、病毒鉴定及传播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莓镶脉病发生调查、病毒鉴定及传播试验吴元华,韦石泉,韩桂珍(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沈阳110161)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Veinbandingvirus,SVBV)在南、北美洲、欧洲及日本均有发生报道。为了摸清国内该病毒病的有关情况,19...  相似文献   
124.
为探索化学氮肥减量配施条件下双季稻田较优的绿肥混作方式,以早稻品种中早39和晚稻品种泰优390为材料,于2016-2017年采用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绿肥混作方式(紫云英单作,AS;紫云英与满园花混作,AR;紫云英与黑麦草混作,AL;紫云英与满园花与黑麦草混作,ARL;冬闲处理,CK)与氮肥减量配施对双季早、晚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绿肥还田处理绿肥替代化肥氮比例,2016年为28. 98%~39. 68%,2017年为30. 55%~39. 47%,以AS处理较大,AL处理最低。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肥对水稻分蘖动态无显著影响,但各绿肥还田处理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不同模式间差异明显,2016年早、晚稻均以AS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分别较CK增产7. 3%和8. 5%),其次是AR处理(分别较CK增产6. 0%和7. 1%); 2017年早、晚稻均以AR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分别较CK增产7. 2%和5. 5%),其次是AS处理(分别较CK增产5. 5%和4. 7%)。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肥有利于提高水稻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与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各处理在年际间有一定差异,但一般以AS和AR处理表现较好。可见,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学氮肥有利于提高双季稻产量,且以紫云英单作和紫云英+满园花混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5.
氰氨化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氰氨化钙的发展概况,阐述了氰氨化钙的水解机理,以及氰氨化钙颗粒肥作为药肥、土壤改良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对其在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6.
为探究氰氨化钙颗粒肥在湘南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在湖南衡阳县开展了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150kg/hm~2条件下研究了氰氨化钙配施比例(0、20%、40%、60%)对晚稻产量、米质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氰氨化钙颗粒肥对晚稻有增产效果,其中配施40%处理因有效穗数显著增加而增产显著;尿素配施氰氨化钙对稻米品质整体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升稻米粗蛋白含量,以配施40%处理效果最好;配施40%和60%氰氨化钙可提高湘南晚稻氮素积累量,配施60%条件下显著提高;配施氰氨化钙可提高晚稻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偏生产力与氮肥农学效率在配施40%条件下最高,而氮肥利用率在配施60%条件下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氰氨化钙配施比例与产量、有效穗数、氮素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在施氮150 kg/hm~2条件下,配施40%氰氨化钙对提高湘南晚稻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7.
葡萄扇叶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扇叶病是欧亚种葡萄(Vitis uinifera)上发生的一个历史较久的病害。美国Hewitt等(1950)曾报道的葡萄土传病害,又称为“侵染性衰退”病者,亦即葡萄扇叶病。引起该病的病毒主要是葡萄扇叶病毒(Grapevine Fan Leaf Virus,GVF)属线虫传多角体病毒组(Nepovirus)里的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 Mosaic Virus)亚组。我国对此病害仅近几年见到一些零星报道,作者等于1986-1988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8.
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是家畜性别控制和胚胎移植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方法。笔者对有关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方法、存在问题及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9.
不同品种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湖南地区采集18个不同品种茯砖茶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得到18株优势菌,观察其平板形态特征与生长特征,以及在电镜下有性与无性生殖结构等特点,初步确定其中15株优势菌为散囊菌属:8株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3株谢瓦散囊菌(Eurotium chevalieri)、2株肋状散囊菌(Eurotium costiforme)、1株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tium amsteloda-mi)和1株蜡叶散囊菌(Eurotium herbariorum);还有3株非散囊菌属优势菌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结果表明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0.
为改进湘南地区早稻氮肥施用方法,明确氮肥施用关键技术,构建高产高效氮肥施用模式,开展了以施氮水平为主区因素、氮肥运筹方式为副区因素的裂区试验,研究了其对湘南早稻产量形成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大施氮量和穗粒肥比例能提高水稻茎蘖数和成熟期水稻叶片SPAD值;施氮150-210kg/hm2范围内,早稻产量变化不大,但中氮(180 kg/hm2)水平下提高穗粒肥比例可显著增产。(2)增大施氮量可显著提高稻米整精米率和稻米粗蛋白含量,降低垩白率;提高穗粒肥比例可提高稻米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降低稻米碱消值。(3)随施氮量增大,水稻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大,但氮素偏生产力(NPFP)、氮肥农学效率(ANUE)和氮素回收效率(NRE)显著降低;提高穗粒肥比例可显著提高水稻氮素积累量和中氮水平下NRE、NPFP和ANUE。总体来看,180 kg/hm2施氮量下,提高穗粒肥比例有利于提高湘南早稻产量、米质和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