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对7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系)施用硒叶面肥,以空白为对照,探讨硒叶面肥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硒叶面肥对小麦结实率的影响显著(F=7.15F0.05);(2)施用硒叶面肥对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F=3.84F0.05)。施用硒叶面肥后小麦单产均值为311.82kg/667m~2,比对照增加4.2%;(3)施用硒叶面肥可以增加小麦籽粒的硒含量,施用硒叶面肥后小麦籽粒的平均硒含量为0.316mg/kg,比对照增加0.263mg/kg。鄂麦18、鄂麦596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强,籽粒硒含量分别达到0.487、0.357mg/kg;鄂麦398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差,籽粒硒含量仅为0.195mg/kg。  相似文献   
12.
对14个粳稻品种(系)叶面分别喷施0.5、1、1.5、2、2.5g/667m2的亚硒酸钠,以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了叶面施硒对粳稻产量和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对供试粳稻品种有增产效应,施硒量在1.5~2g/667m2时,供试品种(系)的平均单产达到最高值;施硒对供试品种的外观品质有改良效应,施硒量为1g/667m2时,14个供试品种(系)平均的垩白度下降1.47个百分点,垩白粒率下降3.23个百分点,达到最低值;施硒对供试品种的外观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浙粳165和扬家粳7972在施用叶面肥之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均升高,其他各个品种在1g/667m2硒处理下垩白粒率平均下降4.10个百分点,垩白度平均下降1.89个百分点,其中常粳167施硒后垩白粒率平均下降17.87个百分点,垩白度平均下降5.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选用丰两优2号、丰两优香1号、两优168、国丰1号、荃优801、皖稻107等6个水稻品种,种植在肥力条件不同的2个试验点,探讨了土壤肥力对直播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肥力影响供试品种的产量,低肥力水平下的平均产量比高肥力水平下低846.06kg/hm~2;2种肥力水平下均以荃优801产量最高,国丰1号产量差异最大(1142.70kg/hm~2),两优168产量差异最小(714.93kg/hm~2)。在产量结构中,低肥力水平与高肥力水平相比,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株高和剑叶面积分别降低了5.31%、3.44%、1.16%、1.21%、1.81%和2.31%,其中有效穗数的降低幅度最大。土壤肥力差异未对供试品种的生育期产生显著影响,品种间生育期差异较大。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影响直播水稻的生长与产量;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但未对供试品种的生育期产生显著影响;荃优801适应江汉平原直播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2003—2016年国审大豆品种主要性状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生态区品种在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方面差异较大.产量在过去14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平均产量为2804.1kg/hm2,其中黄淮海地区增长最为迅速.品质方面,高产高油高蛋白品种稳步增加,但提高油份含量同时蛋白含量有明显下降.农艺性状上,株高在北方有增加趋势,而黄淮海地区则逐步下降.其他农艺性状,除花色外,育种对大豆叶形、茸毛色、粒色和脐色均存在选择效应.从亲本选配来看,近年来品种选育少数骨干亲本基础上,引入了相当多的国外血缘大豆,同时还包括地方品种和野生大豆,拓宽了遗传基础,有利于打破遗传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1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