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24篇 |
免费 | 129篇 |
国内免费 | 27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13篇 |
农学 | 348篇 |
基础科学 | 258篇 |
271篇 | |
综合类 | 2339篇 |
农作物 | 316篇 |
水产渔业 | 274篇 |
畜牧兽医 | 1344篇 |
园艺 | 420篇 |
植物保护 | 1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199篇 |
2022年 | 220篇 |
2021年 | 225篇 |
2020年 | 189篇 |
2019年 | 283篇 |
2018年 | 287篇 |
2017年 | 150篇 |
2016年 | 169篇 |
2015年 | 181篇 |
2014年 | 348篇 |
2013年 | 308篇 |
2012年 | 263篇 |
2011年 | 263篇 |
2010年 | 269篇 |
2009年 | 297篇 |
2008年 | 238篇 |
2007年 | 260篇 |
2006年 | 232篇 |
2005年 | 173篇 |
2004年 | 171篇 |
2003年 | 141篇 |
2002年 | 124篇 |
2001年 | 157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7篇 |
1966年 | 6篇 |
1965年 | 7篇 |
1964年 | 7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阜阳城西南2.5公里处,有个名符其实的花园村庄——卜子东,全村46户农民,平均占地0.8亩的庭院,摆满了造型各异的盆景,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妍,满院飘香,不仅令四村八乡的村民叹为人间仙境,也使前来参观的城里人称羡不已。 相似文献
133.
秋覆膜技术是秋季覆膜春季播种技术的简称。即在当年秋季或冬前雨后土壤含水量最高时,抢墒覆膜,第二年春季再种植作物的一项抗旱节水技术。为了验证秋覆膜技术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保墒、增温、增强作物逆境成苗、促进增产增收等效果,配套选膜、覆膜、护膜、适种作物及其品种、播种期等关键技术,给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4-2006年我们在同心县预旺镇开展了相关技术试验和调查,现将结果小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两个生产年度的田间试验均在预旺镇沙土坡村进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270mm,蒸发量2300mm;太阳总辐射量623.41kJ/cm2,日… 相似文献
134.
鱿鱼类资源量变化与海洋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近几十年随着传统渔业资源量的下降,短生命周期的鱿鱼类产量出现持续增加,并已成为重要的渔获对象。由于鱿鱼类为短生命周期鱼类,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这一特点使得传统基于种群动力和生物学过程的资源量评估模型并不能很好地估算其资源量,为了了解环境因子和鱿鱼类资源量变化的关系,从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目前的研究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环境因子对鱿鱼类资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但是还不能完全利用环境变量来预测资源量的变化;本文还归纳了主要经济鱿鱼类栖息环境的特点,以及环境因子对其生活史各个阶段(孵化、仔稚鱼、成鱼和产卵)和资源补充量的影响,总结了目前研究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重点应放在环境因子如何影响鱿鱼类生活史阶段中的孵化到仔稚鱼过程,从而能够提高对鱿鱼类补充量大小的估测精度,为其资源评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5.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楂海棠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根据RAPD分子标记聚类分析,将14份苹果材料分为5类,8份山楂材料分为4类,山楂海棠的亲缘关系位于山楂和苹果之间,但与苹果较近,认为山楂海棠可能是苹果和山楂的属间杂交种。 相似文献
136.
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的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6年以来,我国大面积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但目前对其病原HP-PRRSV的起源还不得而知.本试验通过对多株HP-PRRSV进行全长基因组分析,发现HP-PRRSV中存在4处缺失,而且这4处缺失是逐步形成的,在中间过渡类型的毒株中存在着缺失1处、2处、3处的毒株.此外,中间过渡类型毒株中的一些氨基酸基序也是逐步变化的.本试验初步阐明了我国HP-PRRSV的起源是CH-1a-1ike PRRSV,在中间过渡的毒株中能够发现逐步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式对鄄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芍药产区采集新鲜的芍药根,采用去皮后蒸煮不同时间和不同时间蒸煮后去以及蒸煮后不同温度干燥的加工方法,HPLC检测芍药苷含量,确定鄄白芍最佳初加工方法,同时考察了不同部位芍药苷含量的差异。结果:蒸煮后去皮的芍药苷含量大于去皮后蒸煮的含量,最佳初加工工艺为煮制45分钟后去皮,烘干温度60℃。不同根部鄄白芍中芍药苷含量变化为芍药头>须根>主根;不同纵切面芍药苷含量变化为白芍韧皮部>白芍外皮部>白芍木质部。不同器官中芍药苷含量变化为根>叶>茎>花。结论:鄄白芍的最佳初加工方式为煮45min后再去皮,60℃烘干。芍药头中芍药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8.
半滑舌鳎的性腺分化和温度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ünther)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理想的增养殖对象,雌性个体生长速度比雄性快2~3倍。由于温度可影响多种鱼类的性腺分化,因而探索温度对该鱼的性别决定和性腺分化的影响,获得性逆转雄性亲本,用于培育全雌后代,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通过石蜡组织切片,对半滑舌鳎早期性腺分化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在24℃饲养条件下,孵化后30 d半滑舌鳎性腺开始分化,其中具有裂隙的性腺原基未来发育为卵巢,而不具裂隙的原基未来发育为精巢。在孵化后25~100 d对半滑舌鳎进行不同温度(16℃、20℃、24℃、28℃、32℃)处理,在9月龄时利用石蜡组织切片鉴定表型性别,观察温度对性腺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8℃和32℃高温能显著提高群体中的雄性比例,使其分别达到69.2%和66.7%;而低温16℃和20℃对性腺分化影响不大,群体中雄性比例分别为56.5%和57.1%;24℃处理群体中雌雄个体比例接近1∶1。半滑舌鳎雌性特异的遗传性别鉴定技术也检测到高温和低温处理组出现了由基因型雌性向表型雄性逆转的雄性个体。这些结果表明温度影响了半滑舌鳎性腺分化方向。 相似文献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