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7篇
农学   78篇
  3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2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31.
山东省“超级小麦育种技术研究”项目组“十五”期间有28个小麦新品种获国家和省审定,建立了超级小麦育种理论和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了小麦分子育种研究平台,为“十一五”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2.
小麦基部节间长度和茎秆直径是鉴评小麦抗倒伏性的重要指标。以两个主栽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为亲本获得的含有168个株系的DH(双单倍体)群体为材料,于3个不同的环境下种植,对小麦基部第一节间长度(L1)、基部第二节间长度(L2)、基部第二节间直径(Di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H群体的上述3个性状均表现出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并接近于正态分布。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第二节间直径与一、二节间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三者关系极为密切。3个环境中,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间的相关性都是最高的,相关系数达0.833**。与正常播种相比,晚播条件下,基部第二节间长度与基部第一节间长度、基部第二节间直径间的相关系数明显变小(0.583**0.650**,0.263**0.408**),而基部第一节间长度与基部第二节间直径间的相关性没有明显变化(0.304**≈0.309**)。  相似文献   
133.
镉(Cd)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易被植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研究不同浓度的Cd2+胁迫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对小麦防镉污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花培3号和豫麦57两个品种构建的含有168个双单倍体(DH)群体为实验材料,在相同遗传背景和大样本下进行了不同浓度Cd2+胁迫下对小麦苗期生长性状影响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Cd2+胁迫下小麦幼苗和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浓度越高,抑制作用就越大,DH群体株系间所有性状的方差分析F值达0.01极显著水平,说明存在着基因型差异.在0 mg/L(对照)、40 mg/L和120 mg/L三种浓度Cd2+下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也存在着差异,与对照相比Cd2+胁迫下根体积与根平均直径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根平均直径、根平均直径与根表面积、根尖数与茎叶鲜重没有相关性,叶龄与根系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也不再具有相关性,而根系总长与茎叶鲜重、根尖数与茎叶干重之间由极显著水平变为了显著水平.根平均直径与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4,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株高、叶龄、根系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鲜重、根干重10个性状与浓度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4.
为利用分子遗传图谱进行小麦产量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分析,以大粒高产小麦品系山农01-35和强筋小麦藁城9411为亲本,衍生了含182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F8群体,用442个DArT标记、59个SSR标记和1个TaGW2-CAPS标记,构建了包括29个连锁群的分子遗传图谱,总遗传长度为4 084.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8.13 cM。定位了54个新标记位点,包括44个DArT和10个SSR标记,分布于除4D、6B、7B外的其他18条染色体上。用该分子遗传图谱和4个环境粒重表型值,共检测到7个影响粒重的加性QTL,分别位于1B、4B、5B、6A染色体,其中QGW4B-7、QGW5B-20和QGW6A-29在单环境分别定位和4个环境共同定位两种方法中均能检测到。QGW4B-7、QGW5B-12和QGW6A-29对粒重的贡献率均超过10%,为主效QTL。本研究结果可为小麦高产优质性状的QTL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5.
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小麦苗期苗高和主根长的QTL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苗期苗高和主根长是鉴定小麦苗期耐盐性的重要指标。利用小麦品种花培3号×豫麦57获得的DH群体168个株系,在去离子水(对照)以及50,100,200 mmol/L NaCl溶液处理下,进行苗高和主根长的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分析。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影响苗高和主根长的25个QTL,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为4.19%~23.72%。位于3D染色体区间Xgdm72-Xbarc1119上影响主根长的QTL位点具有最大的遗传效应,贡献率为23.72%;在100 mmol/L和50 mmol/L NaCl处理下,在2D染色体Xwmc170.2-Xgwm539区段,同时检测到影响苗高的2个QTL位点,其贡献率分别为12.59%和8.40%;在100 mmol/L和200 mmol/L NaCl处理下,在4D染色体Xc-fa2173-Xcfe188区段,同时检测到影响主根长的2个QTL位点,其贡献率分别为8.77%和5.70%;在对照和100mmol/L NaCl溶液处理下,在5BL染色体Xgwm213-Xswes861.2区段,同时检测到影响苗高的QTL位点,其贡献率分别为17.49%和6.28%。另外,在50 mmol/L NaCl溶液处理下,4B染色体Xwmc657-Xwmc48区段还定位了1个影响苗高的QTL位点,其贡献率为12.59%;在染色体3A和染色体7D上各检测出与主根长有关的1个不同的QTL;在5A染色体Xbarc358.2-Xgwm186和Xcwem40-Xbarc358.2区间分别检测到1个影响苗高的QTL。这些主效QTL可用于苗高和主根长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36.
“山农20”小麦半冬性.抗寒性好。根系发达.茎秆弹性好,高抗倒伏。株形好.后期抗干热风。落黄好,籽粒商品性好。抗病,成穗率高,产量高,适宜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2010年通过了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37.
小麦籽粒和面粉蛋白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小麦品种共60个为材料,磨制面粉和全粉,分别进行凯氏定(?),测定了蛋白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大小比较,得出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比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降低1.3498%,籽粒与面粉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但也有少数品种不符合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38.
山农12号是通过有性杂交结合辐射诱变技术培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从分子水平上实现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优质亚基"14 15"和"5 10"的聚合,其主要特性为超强筋高抗病、早熟、耐晚播和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9.
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在不同种植区品质性状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山东省推广的 10个主要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在 9个地区的主要品质性状的表现进行了 2年的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间各品质性状有显著差异 ;供试品种的品质性状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 ;不同品种及不同性状与环境互作的变异程度均存在较大差异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营养品质的影响小于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0.
喷洒亚硫酸氢钠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两个产量相近 ,但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为材料 ,在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 ,研究了喷洒低浓度亚硫酸氢钠对硝酸还原过程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以探讨光合碳氮代谢关系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形成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 ,在小麦灌浆期喷洒亚硫酸氢钠虽然可使籽粒产量增加 ,但硝酸还原能力减弱 ,最终导致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不论是否喷洒亚硫酸氢钠 ,高蛋白小麦品种的硝酸还原能力及最终籽粒蛋白质含量均高于低蛋白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