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7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21篇
  13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留叶枝棉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中等密度(6.0万株.hm-2)下的传统整枝为对照,于2004—2005年研究了密度(1.5万~12.0万株.hm-2)对留叶枝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留叶枝棉的子棉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先升高后降低,但在3.0万~9.0万株.hm-2范围内无显著差异;单株铃数、铃重和纤维的麦克隆值则随密度增加显著下降。中等密度下,留叶枝棉的子棉产量在降雨较少的2004年与对照相当,但在降雨较多的2005年减产13.4%。在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留叶枝棉栽培的适宜密度为6.0万株.hm-2左右,多雨年份要注意防止群体过大造成郁闭。  相似文献   
42.
棉花盐害的控制技术及其机理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棉花是耐盐作物,但土壤耕层中积累过多的盐离子会通过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和引起营养失衡等机制导致盐害。控制棉花盐害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提高棉花自身的耐盐性,另一方面是躲避或减轻盐胁迫。本文评述了提高棉花耐盐性和躲避或减轻盐胁迫的途径、原理和方法,提出在工程措施改良盐碱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适宜品种、水肥运筹、种子处理及地膜覆盖和诱导根区盐分差异分布等农艺措施是现阶段控制盐碱地棉花盐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3.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应用增效缩节胺(25%DPC水剂,简称DPC+)进行化学封顶的可行性。【方法】于2015―2017年在江苏大丰、安徽宿松和湖北武汉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研究化学封顶时期(人工打顶同期、人工打顶后5 d)和封顶剂DPC+剂量(750,1 125,1 500 m L·hm^-2)对麦(油)后直播棉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与人工打顶相比,DPC+化学封顶处理的株高和果枝数增加(最多分别增加21.6 cm和4.8个),中部和上部果枝(尤其是上部果枝)缩短,除个别点次外果节数不受影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化学封顶处理的产量多与人工打顶相当,低剂量DPC+处理的产量在降水量大的年份有一定程度下降,化学封顶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结论】应用DPC+对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进行化学封顶有较好的可行性,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技术参数、建立稳发稳长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4.
指出了加强草原改良是逐渐恢复草原生产与生态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根的再生与更新是草原焕发活力的有效方法,以及在典型退化的草原地带建设人工草地或通过更换部件(将凿形松土铲卸下,换上单翼型犁铲),可对典型退化的羊草草原进行切根松土改良;阐述了可在栗钙土、暗栗钙土、沙壤土等区域的植被稀疏和锦鸡儿等草丛少的地块作业的SB—2.0型松土补播机的总体结构、主要技术指标和主要部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45.
应用快生根瘤菌(S inorhizobium xinjiangensis,CCBAU110^T)和慢生根瘤茵(Brady rhizobium japonicum^T,USDA6^T)接种大豆,在无菌沙培条件下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BR和SHK-6研究调节剂对大豆植株及根瘤固氮的激素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根瘤菌接种条件下,BR和SHK-6处理大豆根干重和茎干重得到显著增加,提高了根瘸数、根瘤重和根瘤固氮活性。2)BR和SHK-6处理提高了根瘤固氮能力,根瘤、根和茎的含氮量得到明显提高。3)BR和SHK-6处理通过改变激素平衡来调控根瘤固氮,其中CTK/GA、CTK/IAA对根瘤固氮有正调控作用,IAA/ABA和GA/ABA有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6.
研究棉太金对不同种植密度下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形成和成铃结构的影响有重要生产指导意义。2011―2013年以早熟棉品种国欣12-1为材料,在安徽和湖北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7.5、9.0、10.5株·m-2)下,不同棉太金施用量(0、1.08、2.16 L·hm-2)在盛蕾期(7月28日)、盛花期(8月28日)、盛铃期(9月21日)分3次施用处理试验。结果显示,2011―2013年化控和年份显著影响了籽棉产量,化控与密度之间没有互作,化控与年份之间存在显著互作。在天气正常条件下,喷施棉太金能显著增加籽棉产量。在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喷施棉太金会抑制营养生长,从而避免花铃期出现蕾铃脱落和烂铃,显著增加籽棉产量;在干旱少雨的条件下,喷施棉太金则会对产量不利。密度影响单位面积成铃数,但不影响籽棉产量。在7.5株·m-2条件下,分3次施用棉太金1.08 L·hm-2,利于实现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高产及机械采收。这些结果对长江流域棉花轻简化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30%已·乙水剂对玉米产量和茎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30%已.乙水剂处理极显著缩短穗下部节间长度,降低了植株和果穗的重心,提高了子粒形成期和灌浆期穗下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极显著提高穗下部节间折断时的最大载荷和径向的碾碎强度,增加了穗下各茎节的粗度,总体提高玉米茎的抗倒伏性能。同时,化控处理降低了空秆率和秃尖长,提高了行粒数和穗粒重,显著提高了产量,化控措施使玉米子粒产量与茎秆质量得到了协同改善。  相似文献   
48.
植物生长调节剂SHK-6对大豆叶片氮素代谢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鲁豆11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SHK-6号对大豆叶片氮素代谢调控的效应.结果表明:1)SHK-6处理提高了叶片蛋白质含量和改善了氨基酸组分;2)SHK -6处理增加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3)SHK-6处理提高了各生育时期大豆主茎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硝态氮含量;同时,肽酶活性在初花期和盛荚期SHK-6处理均比对照低,而在盛花期(此期遇到干旱且高温)和子粒发育期均比对照高.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ETH、KT、6-BA及ETH-KT、ETH-6-BA复配处理对绿豆幼苗形态、生化成分、内源激素及下胚轴细胞组织结构的调节效应,为绿豆芽菜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设置上述5个激素处理及对照,采用人工气候箱技术培育绿豆芽,并进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均可使绿豆幼苗下胚轴缩短和增粗、主根长缩短、侧根数减少(P<0.05),其调节效应大小为ETH-6.BA>ETH-KT>ETH>6.BA>KT;ETH-6-BA可使下胚轴缩短35.78%.增粗26.51%.主根缩短65.43%,并完全抑制侧根的产生.不同处理对绿豆幼苗的生化成分的效应大小存在差异(P<0.05),ETH可使绿豆幼苗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25.1%、66.07%和163.9%;各处理调节效应的大小依次为ETH>ETH-KT>ETH-6.BA.各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绿豆幼苗的内源激素含量,6-BA及ETH-6-BA可使IAA含量分别降低88.9%和33.3%,使ZR含量分别降低35.3%和22.8%,ETH-6-BA处理可使ABA含量增加156.9%.对绿豆幼苗下胚轴的增粗作用,ETH增加了髓内细胞数目和单个皮层细胞面积,减少了皮层细胞数,表现为髓和形成层面积的增大;6-BA与ETH-6-BA增加了髓和皮层的单个细胞面积,同时增大了髓、形成层和皮层的面积.表明ETH、KT、6-BA及其复配对绿豆芽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解效应,而其各自的调节方式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0.
丛枝菌根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丛枝菌根的应用研究进展,其中包括丛枝菌根的作用效果、应用现状以及丛枝菌根的应用对象,并探讨了丛枝菌根在农林业生产上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