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9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5篇
  10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黄花菜大孢子和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 对黄花菜大孢子和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为左右对称型和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为椭球形, 具有一个萌发沟。生殖细胞呈现前期至早中期核形态。双珠被、薄珠心、倒生胚珠。珠心表皮下的雌性孢原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线形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雌配子体发育为蓼型。记录了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成熟胚囊里, 反足细胞早期退化, 助细胞无钩状结构并具发达的丝状器以及中央细胞内没有明显大液泡是黄花菜胚囊发育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以侧孢芽孢杆菌菌株BL-21和BL-22为材料,采用3种质粒提取方法对侧孢芽孢杆菌BL-21和BL-22的大型质粒进行提取,并通过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证明,适合侧孢芽孢杆菌BL-21和BL-22的质粒提取方法是SDS裂解法,且该方法提取的结果稳定,质粒的产量和质量均符合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3.
2000~2002年,在八五六农场进行了不同生物肥在大豆生产中应用的试验,分析了不同生物肥对大豆生长发育进程、产量结构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物肥中,以环保型生物肥为最佳,其增产幅度可达15.5%左右。  相似文献   
54.
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猪传染病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猪支原体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肺疫。呼吸道传染病群体发生之前的3~5d,会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现就各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5.
从3个方面论述了光照、温度、水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为探究氮磷钾肥的施用对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参考,于2020-202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温室内进行不同氮磷钾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小麦品种,A1:扬麦15号(弱筋),A2:津强6号(强筋);B因素为施肥处理,B1:不施肥,B2:每盆施氮素2 g,B3:每盆施P2O5 2 g,B4:每盆施氧化钾2 g,B5:每盆氮磷钾各2 g。于成熟期取样,测量总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并测定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以及各蛋白质组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中,津强6号的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粗蛋白含量、组分含量和产量均高于扬麦15。不同肥料处理中,总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随氮磷钾的配施而提高,且对比不施肥对照平均增幅分别达到9.05%、58.14%、4.39%,增产达到58.1%;蛋白质组分含量也呈增加趋势,其中氮磷钾配施提高了清蛋白、球蛋白(P<0.01%)含量,单施氮提高了醇溶蛋白和谷蛋白(P<0.01%)含量。施肥处理对2个小麦品种的蛋白...  相似文献   
57.
蚕豆(学名:Vicia faba L.)是豆科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南豆、胡豆等,英文名Broad bean或Faba bean。蚕豆是人类栽培最古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起源于西伊朗高原到北非一带。公元1世纪蚕豆开始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世界上有40余个国家种植蚕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多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埃塞俄比亚、摩洛哥等。中国是世界上蚕豆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产量也最高,据2000年统计,中国蚕豆生产总面积达1689万亩,占世界种植面积的59%,产量达250多万t,占世界总产的61%。蚕豆是我国传统对外贸易的重要农产品资源,主要分布西南、长江流域及西北地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甘肃和青海等地。云南是中国蚕豆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常年播种面积400多万亩,产量居全国之首,达50万t。  相似文献   
58.
龙须菜早春萌生的茎杆粗壮柔嫩,作为山珍野味,风味独特且具医疗功能,人工栽培有一定前景。通过果实采集、种子处理、播种繁育出幼苗,在适合林地下栽植,经细心管理,得到较高质量的龙须菜。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不同类型土壤对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黑土、潮土和红土对来自天津的小麦品种津强8号和来自埃及的Egypt New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土条件下,小麦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及籽粒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潮土和红土;千粒重表现为黑土的高于潮土,但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红土;相同类型土壤条件下,两个品种间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种植于红土的小麦籽粒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及谷蛋白含量均高于黑土和潮土;而总蛋白及其组分的产量表现为黑土潮土红土,处理间差异极显著。综上所述,黑土条件下小麦被测植株性状、籽粒产量和蛋白产量均高于潮土和红土。  相似文献   
60.
赵威  王艳杰  李亚鸽 《草业学报》2017,26(6):195-202
外来植物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入侵会导致草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植被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严重后果,要想有效防治草地入侵植物,深入了解其生理生态特性十分关键。根据国内外利用刈割这一常规管理方法控制草地入侵植物的现状,对草地入侵植物响应枝叶去除处理的模式与机理相关研究展开综述,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草地入侵植物倾向于利用补偿性光合作用模式保证和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2)通过快速的茎叶再生机制来补偿光合器官和地上生物量的损失;(3)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使其更有利于入侵植物的生长;(4)入侵植物利用高效和多样化的资源分配策略促进再生;(5)入侵植物将更多能量优先分配到繁殖器官以维持种群稳定;(6)草地入侵植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枝叶去除的耐受性差异较大。并且,本研究对刈割控制草地入侵植物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三点防治草地入侵植物的具体建议。此外,建议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应重点考虑草地入侵植物响应枝叶去除的分子机理,以及放牧草地入侵植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以巩固与拓展科学高效防治草地入侵植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