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发展农村文化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尽管我国的农村文化事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发展农村文化,需健全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培养农村文化队伍、创新农村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42.
对某些饲养者来说,用微量元素配制日粮并以其作为添加剂,并没有考虑其来源、家畜所处阶段、可能存在于水中或其它饲料成分中的拮抗物或干扰物,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或轻度缺乏均对家畜的生产性能产生极大影响.因此,明确不同来源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利用率(以下简称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3.
2011年,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进行了分类分梳(剪)项目试验,试验地点选择在营口市的榜式堡镇、高屯镇,本溪市的本溪县.试验内容包括羊绒的分类剪绒、羊绒的分类包装、羊绒的分类机梳、无毛绒的纺织加工.试验羊只共3 349只.机梳试验选在本溪永祥绒业进行,共选各类羊绒3 580.6 kg,共梳出无毛绒1 190.94 kg.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择辽宁绒山羊成年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成年公羊、后备公羊、育成公羊、羯羊共3 349只.具体数量见表1.  相似文献   
44.
鹅的活体拔毛,既能提高羽绒的产量和质量,又有利于鹅的综合利用 ,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此项技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1活体拔毛的适宜鹅群 1.1休产、休配期的种鹅 在一年的时间里,种鹅有 5个月左右的休产、休配期。这期间不产蛋、不配种,只能“白吃”。可利用此期间,活体拔毛 2~ 3次,最后一次拔毛应与开产、开配时间间隔 2个月以上。 1.2后备种鹅 早春孵出的鹅雏, 5个月左右毛已长齐,留作后备的种鹅到秋天换羽产蛋前这段时间,可拔毛 4次,到开产时停拔。 1.3肉用仔鹅 仔鹅长到 3月龄左右,羽毛已长齐,可视羽毛生长情况拔 1~ 2…  相似文献   
45.
<正> 为了探讨麦桐套种共生期间,地膜覆盖育泡桐苗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我们于1984年春分别在城关镇和马厂、独塘乡进行了麦桐套种地膜覆盖育苗试验,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城关镇的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地在太康县城关镇,面积4.2亩,粘壤土,地下水位3.5米,土壤肥力中等。小麦播种前,每亩施农家肥3立方米,碳酸氢铵4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翌春4月1日育苗带整地,每亩施复合肥30公斤。供试材料:一年生豫杂一号泡桐苗根和宝丰7228小麦。配置方式:播4行小麦(占地70  相似文献   
46.
农业生态系统既是温室气体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也是固碳端,在固碳减排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农业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潜力巨大。本文主要综述了中国典型农业生态类型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来源、固定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农业生态系统固碳减排的现有研究成果、减排潜力以及存在问题,总结了推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固碳相关领域的研究,展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探索途径。为中国进一步固碳减排、农业可持续发展,尽快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7.
苜蓿干草饲喂奶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 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自产的二年生第1茬初花期苜蓿干草,粗蛋白质19%~21%,水分13%以下.  相似文献   
48.
为明确微喷灌条件下限水减氮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2014—2015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设置了灌水和施氮量的2因素裂区试验,测定小麦的相应指标。结果表明:W3处理的小麦灌浆前期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速率(ΦpsⅡ)比对照WCK显著降低,灌浆中后期与对照WCK(拔节期67.5mm、开花期67.5mm)相比差异不显著;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显著高于W1(拔节期67.5mm)和W2(拔节期37.5mm、开花期30mm),与WCK相比显著降低,但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与WCK差异不显著;花前干物质转移量、转移率及对籽粒贡献率都显著高于WCK,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比WCK低11.39%;成熟期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较WCK分别降低7.15%和7.95%,灌溉水生产效率分别提高85.69%和84.10%;水分生产效率达到25.32 kg/hm2·mm。施N 120,180和240kg/hm2的3个处理间各指标差异都不显著。综合小麦籽粒产量和水氮生产效率表现,小麦灌水拔节期37.5mm、开花期15mm、灌浆期15mm的灌溉模式(即W3处理)结合总施N 120kg/hm2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限水减氮组合。  相似文献   
49.
不同密度下超窄行距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超窄行距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小麦品种石麦18为材料,于2014~(-2)015年度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进行了行距(7.5cm、15cm和13cm+13cm+13cm+21cm"四密一稀")和密度(基本苗225万、300万和375万株·hm~(-2))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各生育时期7.5cm行距种植的小麦群体总茎(穗)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15cm行距次之,"四密一稀"最低。各生育时期"四密一稀"种植的小麦LAI都最低,7.5cm行距的LAI在拔节前显著高于15cm行距,但在拔节以后15cm行距的LAI高于7.5cm行距。各生育时期3种行距条件下总茎数、干物质积累量和LAI都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行距对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均不显著;而15cm行距的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2种行距配置;15cm和7.5cm行距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四密一稀"。密度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而单位面积穗数和籽粒产量都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15cm行距、基本苗375万株·hm~(-2)和7.5cm行距、基本苗375万株·hm~(-2)的2个处理组合下小麦籽粒产量较高,分别为9 647.2和9 598.4kg·hm~(-2),是生产中适宜采用的2种组合。  相似文献   
50.
限水减氮对高产麦田群体动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河北省水资源匮乏和麦田施氮量偏多问题,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度,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分别设置限水灌溉的单因素试验和限水减氮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限水减氮对河北省高产麦田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3~(-2)014年度,限水灌溉处理(拔节期45mm、开花期30mm、灌浆期30mm,春季总灌水量105mm)与节水灌溉对照(拔节期60mm、开花期60mm,春季总灌水量120mm)间小麦叶面积指数、光能截获率、生物产量、穗数和穗粒数差异均不显著;限水灌溉的千粒重显著增加,籽粒产量为10 081.08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27.98kg·hm~(-2)·mm-1。在2014~(-2)015年度,限水灌溉处理中W3处理(拔节期37.5mm、开花期15mm、灌浆期15mm,春季总灌水量67.5mm)的叶面积指数、光能截获率与节水灌溉对照(拔节期67.5mm、开花期67.5mm,春季总灌水量135mm)无显著差异,穗数和穗粒数有所降低,但千粒重显著增加,籽粒产量8 903.70kg·hm~(-2),比节水灌溉对照减产7.95%,生物产量降低7.15%,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28%和84.10%,且未显著增加0~140cm和0~200cm土层贮水的消耗,是本试验条件下保证高产高效的最佳限水灌溉模式。120、180和240kg·hm~(-2)的3个施氮水平间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节水高产和减氮增效的现状,以小麦拔节期灌水37.5mm、开花期15mm、灌浆期15mm的灌溉模式结合生育期施N 120kg·hm~(-2)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限水减氮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