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2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29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52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黑土上进行的优质大豆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大豆高产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是钾,氮对优质大豆的粗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磷对优质大豆的粗蛋白含量影响最大,大豆平衡施肥不仅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还可以增加大豆子粒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不施钾肥产量降低10.6%,不施氮肥粗脂肪含量降低5.9%,不施磷肥粗蛋白含量降低6.28%。因此,优质大豆施肥应重视氮磷钾的配合施用,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了对课程的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之后,提出了我院课程存在的不足,由此提出了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形式应采取的改革措施,如重新修订教学计划,编制大学学习指南,增加学生讨论和动手机会,实施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及时反馈信息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毛皮动物养殖发展战略高层峰会于2005年1月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特别邀请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皮革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和全国50个场家或区域代表在21世纪饭店共商发展大计。农业部畜牧业司陈金强处长到会并讲话。会议围绕“中国毛皮动物养殖现状分析评估和未来发展方向定位”、“国内裘皮市场规范建立及行业协会成立”和“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中涉及教学科研单位应予关注的技术创新点”等内容进行了通报、研讨和座谈。  相似文献   
14.
采用离体叶片法,利用马铃薯晚疫病菌混合菌株对49个马铃薯品种和13份马铃薯野生种种质资源及其后代进行晚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9个马铃薯品种中,7个品种表现抗病反应,11个品种表现中抗;13份野生资源材料中,2份材料表现抗病,1份材料表现中抗.说明马铃薯栽培品种中抗病品种极少,而野生资源中具有抗性的也很少.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明确现有马铃薯品种资源材料的黑胫病抗性,从常用马铃薯育种亲本块茎材料中随机抽取40份,采用人工接种的方式对黑胫病抗性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高抗材料1份,抗病材料8份,中抗材料13份,中感和感病材料18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5%、20%、32.5%、45%.为今后进行马铃薯生产和开展抗黑胫病育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控释氮肥不同施用位置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利用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FP)相比,控释氮肥种下8~10 cm(T1)施用可以显著地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增产幅度为5.3%,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4.6%、3.7%和16.3%,显著增加了耕层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因此,控释氮肥在春玉米生产中最佳施用位置为种下8~10 cm,对指导控释氮肥在一次性施肥技术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效果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玉米化肥减施增效的技术途径及应用效果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施加缓释肥料等新配方肥料、有机物料以及化学物质等物质的减肥增效作用,探讨了轮作、调整播期、喷洒化肥距离以及水肥一体化等措施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减肥增效技术的研究前景。该研究可以为玉米化肥减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该技术综合生态评价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梅花鹿是中国拥有的鹿科动物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国的野生梅花鹿曾有6个亚种,现尚存3个亚种,且种群数量很少,分布的区域不仅范围小而且呈孤岛状,种群间难以沟通交流成为该物种濒危的直接原因之一。我国人工养殖的梅花鹿数量可观,但品种无序杂交和种质资源保留等一系列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1野生梅花鹿历史状况梅花鹿为偶蹄目鹿科真鹿亚科鹿属动物,是东亚特产,仅见于亚洲东部及其邻近岛屿。中国的梅花鹿是由化石种——新竹亚种演化而来。早在更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秸秆切碎机对秸秆长度、抛撒不均匀度的影响,比较了4种机械组合处理还田秸秆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秸秆切碎机处理秸秆水平分布较均匀;采用液压调幅翻转犁配合秸秆切碎机进行翻埋,秸秆集中分布在10~30 cm土层,以20~30 cm土层最多,混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从吉林省不同玉米栽培区土壤中以胶状几丁质为碳源分离筛选分解几丁质微生物,最终筛选出功能菌株并命名为CC-1,采用16 Sr RNA序列扩增法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通过SDS-PAGE分析法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几丁质酶生产能力和几丁质酶的蛋白分子量为30 k Da。通过盆栽试验进行微生物肥料对不同肥力中的玉米促生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以CC-1菌株生产的微生物肥料效果受土壤的基础肥力状况影响较大,土壤的肥力状况与微生物的增产效应成反比,相对贫瘠的土壤对微生物处理的响应较为敏感,对玉米的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表现出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增产达到了13.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