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锆氧离子交联羧甲基葡甘聚糖制得了新型交联羧甲基葡甘聚糖-锆(CMKGM-Zr)凝胶球,通过扫描电镜对凝胶球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吸附反应前后凝胶球的变化。研究了凝胶球对苯甲酸的吸附性能,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对吸附的影响,进而根据凝胶球对苯甲酸的吸附等温线,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2.0%的羧甲基葡甘聚糖和2.0%的锆氧离子溶液制备的凝胶球为白色几何形状不规则的空心球,凝胶球机械强度为15.3 g,吸附苯甲酸后ZrO2+与苯甲酸的—COO-发生了反应。在298 K下,pH值为4.5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苯甲酸溶液中CMKGM-Zr对苯甲酸的吸附反应在4 h时达平衡,吸附量最高达79.964 2 mg/g。Freundlich方程适用于所研究的吸附体系,吸附驱动力是焓变和熵变。  相似文献   
12.
淡紫拟青霉与放线菌代谢物复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淡紫拟青霉和放线菌的拮抗特性及其复配菌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进行了研究.采用杯碟法和平板对峙法测定了淡紫拟青霉菌株PL1和PL2与放线菌菌株LH117和LH121的拮抗性,结果表明两种生防菌4个菌株之间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效价法测定结果显示,LH121的发酵上清液对PL2的菌丝生长有轻微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4.5%.室内生物测定表明,按等体积比例配成的淡紫拟青霉孢子液和放线菌发酵上清液组合的4种复配菌剂处理对根结线虫的卵孵化抑制率和二龄幼虫杀死率分别可达到66.6%和78.0%,明显高于各单菌株处理;温室盆钵试验结果表明,PL1孢子液和LH117发酵上清液的复配菌剂对番茄的根结形成和根结线虫卵块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68.7%和58.4%.上述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与放线菌的复配菌剂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比单菌株的防治效果显著,复配菌剂的防治效果与生防菌株间的相瓦拮抗性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胶原纤维为基质,通过醛交联剂将黑荆树单宁固化在胶原纤维上,制备了胶原纤维固化黑荆树单宁(IBWT)吸附材料并研究了IBWT对钪离子(Sc3 )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HOAc-NaOAc介质中,IBWT对Sc3 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50℃下,当溶液中Sc3 的质量浓度为100mg/L、pH值为6.40时,吸附容量达到83.3mg/g.IBWT对Sc3 的平衡吸附量随p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IBWT对Sc3 的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进一步实验表明,IBWT经3次重复使用后对Sc3 的吸附容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4.
为阐明火龙果种子清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本研究从红心火龙果中纯化获得种子清蛋白(HPA),分析其分子量、氨基酸组成、同源性及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HPA由两条分子量为12.6、13.2 kDa的多肽链(HPA-1,HPA-2)组成。 HPA富含谷氨酸(6.297 g·100g-1)、精氨酸(3.992 g·100g-1) 和天冬氨酸(2.694 g·100g-1)。 HPA与来自甜菜和菠菜2S种子贮藏蛋白具有高度相似性。HPA-2显示出较高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比活力为9.19×103 TIU· mg-1,纯化倍数为1.86。经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琼脂糖凝胶柱纯化的组分HPA-2-1是胰蛋白酶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常数(Ki)为0.62 nmol·L-1, 具有Kunitz型抑制剂的摩尔比曲线。 HPA-2-1在一定的pH值(2~10)和温度(30~70℃)范围内具有稳定的抑制活性,且抑制活性几乎不受二硫苏糖醇(DTT)的影响。本研究为挖掘火龙果种子资源,丰富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种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禽结核(Avian Tuberculosis)是由禽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an)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由于野生禽类特殊的生活习性和对禽结核分枝杆菌的易感性,尤其对结核病的扩大传播作用显著。因此本文就当前国内外野禽结核病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概述,以增强人们对野禽结核病及其危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为猪瘟的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设3个中药处方治疗方案,并设置阳性和阴性2个对照,对患病仔猪进行给药试验,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仔猪病毒含量。结果表明:经治疗后2周时A、B、C处方的仔猪存活率分别为88.89%、55.56%和22.23%,A处方治疗猪瘟的效果最好,且在治疗后期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恢复正常。中药处方对患病仔猪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采用中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肝簇虫和锥虫是通过昆虫媒介传播的两栖动物极易感染的两种血液寄生虫,且混合感染率极高,可导致两栖类种群数量下降,甚至灭绝。肝簇虫和锥虫分布范围广泛,脊椎动物多为易感动物,感染动物机体后,依靠吸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大量繁殖,释放大量毒素破坏红细胞和免疫系统,增加机体对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机率。另外肝簇虫和锥虫的传播媒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因此在给两栖动物带来严重危害的同时,也具有传播给人类的风险。本文针对两栖动物肝簇虫和锥虫形态特征、生活史、易感动物和地理分布、及其危害进行概述,以期唤起同行研究人员的重视,为血液寄生虫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白瑜  王武  王碧  李颖  冯自立 《畜牧兽医学报》2022,53(8):2721-2728
本研究旨在探讨一定理化条件下形成的蛋清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毒性作用。采用高温(57±0.1)℃、pH 2.0甘氨酸溶液、振荡条件下孵育100 μmol·L-1的蛋清溶菌酶蛋白,使其聚集成为蛋清溶菌酶淀粉样纤维;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蛋清溶菌酶淀粉样纤维的超微结构,ANS荧光法测定纤维的疏水性,圆二色谱法测定并计算纤维的二级结构含量;将此纤维作用于培养的SH-SY5Y神经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核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状况。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蛋清溶菌酶在孵育4 d后形成了呈短杆状超微结构的淀粉样纤维;与天然蛋清溶菌酶蛋白相比,纤维的疏水性和二级结构β折叠含量均显著提高;且1~3 μmol·L-1纤维作用于SH-SY5Y细胞12、24和48 h均产生了显著的毒性作用(P<0.01),1、2和3 μmol·L-1纤维作用细胞12 h时的细胞活力分别为75.16%±15.51%、67.54%±12.13%和67.89%±10.26%,作用24 h的细胞活力分别为75.78±13.01%、58.41%±5.55%和61.90%±8.94%,作用48 h的细胞活力分别为71.59%±14.75%、55.65%±5.78%和46.45%±6.23%,细胞活力降低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且细胞核染色呈现典型的核凋亡变化。结果提示,蛋清溶菌酶在一定理化条件下可形成具有神经细胞毒性的淀粉样纤维,为解释朊蛋白或其他蛋白质形成淀粉样纤维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