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131篇
基础科学   295篇
  131篇
综合类   795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414篇
园艺   173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研究轴向间隙对纸浆泵水力性能的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采用标准k-ε占湍流模型及SIMPLEC算法,分别以清水和悬浮液为介质,对半开式离心纸浆泵在3种轴向间隙下,0.7Q0~1.3 Q0流量范围内进行三维湍流数值计算,得到浆泵的性能曲线.计算结果表明:介质为清水时,随着间隙的增大,泵扬程和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82.
离心压缩机受损叶轮再制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轮是离心压缩机的核心功能部件,极易出现损坏。受损叶轮再制造技术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设计数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受损叶轮结构特征建立再制造目标模型的方法。设计了离心压缩机受损叶轮的再制造流程;对受损叶轮原始三维点云进行滤波和精简;针对叶轮叶片的损伤区域和未损伤区域,分别提取并拟合叶片截面的边界曲线;重建叶轮叶片的再制造目标模型,通过布尔运算得到叶片损伤部位的三维模型。以离心压缩机受损叶轮为例,进行了再制造实验,再制造后的叶轮误差精度在±0.5 mm范围内,满足工作要求并已投入使用,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沙棘木蠹蛾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室外变温和室内恒温 2种不同的方法对沙棘木蠹蛾蛹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变温条件下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5.4 81°C,有效积温为 2 0 2 .356± 13.0 57日度 ;恒温条件下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2 .0 55°C,有效积温为 2 95.2 0 3± 4 .0 94日度。蛹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2 1°C  相似文献   
84.
从工厂化养猪的重要意义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养猪场进行新概念设计。为此,基于传感器技术设计并制作了环卫养猪场模型。该模型主要采用了光电晶体管与接触传感器接收信号,将"感应"变换为电信号输入控制系统。用编程语言ROBOPRO编写模型的控制程序,使模型的投食喂料、粪便清理、猪舍恒温等机构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本研究反映了现代畜牧业高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能够较好地满足环保型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为自动化养猪场的进一步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5.
王涛  周健民  王火焰 《土壤》2010,42(6):935-940
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磷酸一钙不同施用模式对水稻的有效性及土壤中有效磷(P)分布的影响,并提出了水田中P肥的施用模式。结果表明:P肥撒施时,表层水中总P浓度最高,达4.8mg/L,而其他施肥模式下表层水中总P浓度可满足GB3838-2002Ⅲ类水水质要求;混施可为水稻提供立体的吸收空间,有效性高;沟施时,肥料P主要集中在施肥带上下约3cm的范围内;在水田中,施用P肥时应优先考虑混施,若土壤中P素有效性相对较高,应尽量在旱作时施用。  相似文献   
86.
当前沙棘木蠹蛾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棘木蠹蛾的大面积暴发,使得其控制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从基础性研究到多种控制方法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沙棘木蠹蛾的进一步发生和危害。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分歧和问题。为此,本文对沙棘木蠹蛾的研究现状、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沙棘木蠹蛾的综合控制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更有效地控制其危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7.
为明确不同类型杀菌剂对贵州4个地区蓝莓灰霉病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5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发现不同结构类型杀菌剂对蓝莓灰霉病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测试地区菌株对丁子香酚和氟硅唑相对比较敏感,表现为低抗,二者在测试地区的蓝莓灰霉病上均可作为首选药剂使用;不同地区菌株对腐霉利、嘧菌酯和多菌灵的敏感性差异较大,3种药剂只能在敏感或低抗菌株的地区作为首选,在中抗地区作为轮换药剂谨慎使用。为增强杀菌剂效果、延长使用时间,应根据地区病原抗性、杀菌剂持效期及作用类型科学确定药剂间的合理轮用或混用。  相似文献   
88.
由灰葡萄孢引起的蓝莓灰霉病是蓝莓生长和贮藏期间的重要病害,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蓝莓灰霉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4种杀菌剂对蓝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化学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腐霉利、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硅唑、多菌灵、己唑醇、啶酰菌胺、溴菌腈、嘧霉胺和噻呋酰胺,EC50值分别为0.56、0.81、0.82、1.46、1.65、1.77、11.86、13.76、55.85和425.76 mg·L-1;生物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丁子香酚、中生菌素、多抗霉素和井岗霉素,EC50值分别为1.13、13.65、59.47和499.38 mg·L-1。  相似文献   
89.
优质高产棉花杂交种中棉所10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中棉所10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0.
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SC18株系的抗性遗传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我国大豆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毒病害,SMV株系SC18是我国东北和南方两大产区的优势株系,在黄淮大豆产区亦零星发生。本研究对5个抗×感杂交组合衍生后代分离群体接种SC18后,发现各组合F_1均抗病,F_2表现3∶1(抗∶感)分离比,F_(2∶3)表现1∶2∶1(抗∶分离∶感)的分离比,表明5个抗病亲本(中作00-683、滨豆95-20、东大2号、中品661和RN-9)对SC18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抗×抗杂交组合"中作00-683×东大2号"衍生后代分离群体接种SC18,F_2出现15∶1(抗∶感)的分离比,表明中作00-683与东大2号可能各携带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SC18的抗性,且独立遗传;抗×抗杂交组合"中作00-683×滨豆95-20"的F_1、F_2和F_(2∶3)在接种SC18后均未检测出感病株,表明中作00-683与滨豆95-20所携带的对SC18的抗性基因是等位的。利用RN-9×7605重组自交家系将RN-9对SC18的抗病基因Rsc18定位到大豆6号染色体(C2连锁群)SSR标记Satt286和Satt277之间,遗传距离为6.12和4.69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