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临界氮浓度的滴灌春小麦氮素营养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准确定量诊断滴灌春小麦氮素营养状况,以新春6号为指示品种,分别设置5个施氮水平,研究了新疆北疆地区滴灌春小麦临界稀释氮浓度曲线。结果表明,根据滴灌春小麦地上部干物质与对应氮浓度值,可构建出临界氮浓度幂指数函数为NC=5.03W-0.38 ,相关系数R = 0.95。基于临界氮浓度建立的氮素营养指数模型能对滴灌春小麦氮素营养状况进行比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绿色农业是在探索生态农业、绿色食品产业等农业发展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也是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本文基于产业成产理论,以绿色农业提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回顾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经验促进中国绿色农业产业成长为目的,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绿色农业产业成长的规律性与机理:阶段性特征、动力源泉和发展机制等,阐述了国外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例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绿色农业发展经验,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产业成长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亚与新疆绿洲农业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实地考查和调研,应用“水热做图分析及干燥度法(K、K′值)]综合研究体系”,对中亚与新疆绿洲农区的形成条件、水热配合、分布类型及其对绿洲农业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初步将研究区分为2大类4小类,即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绿洲农区和沙漠内河湖沿岸绿洲农区;4小类包括:① 中亚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绿洲农区;② 新疆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绿洲农区;③ 中亚沙漠内河湖沿岸绿洲农区;④ 新疆沙漠内河湖沿岸绿洲农区。不同类型绿洲农区的气候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环境和社会资源等的差异,给绿洲农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突出表现在:① 灌溉模式。在加强水利建设、实施合理灌溉的基础上,中亚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绿洲农区应充分利用雨季降水,实施节水灌溉;而新疆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绿洲农区、中亚与新疆沙漠内河湖沿岸绿洲农区则更需强调节水灌溉。② 棉花生产。沙漠内河湖沿岸绿洲农区适合植棉;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绿洲农区气温较高,也适合植棉,但需要配套的栽培技术,海拔较高、纬度偏北区域则不能植棉。  相似文献   
4.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防护林结构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拜泉县三道镇久胜村的4块样地为例,从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生物量等方面研究了漫岗丘陵区不同防护林结构对林下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结构之间物种丰富度存在很大差异,6种结构13个样点物种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0.038,其中结构V(27年落叶松)物种丰富度指数最大,为平均值的4.4倍;结构Ⅲ(5年落叶松+5年樟子松)中5年樟子松林下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最小,仅为平均值的16%。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得出杨树林下的植物生物多样性不如灌木和松树林下的植物生物多样性高。就树木生物量而言,南北向的杨树带生物量均比东西向的大,但两地块之间南北向的杨树带生物量和东西向树带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大湾村“农-牧-企”综合外向型村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背景、概况、技术体系、模式、效果及政策支持体系,该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技术为主导,结构调整为切入点,走现代化、集约化、效益化和持续化为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为东北地区的城郊型村域经济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提供了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Landsat MSS和TM影像数据,应用RS、GIS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拜泉县为例分析了1979~1990年、1990~2001年两个时段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拜泉县以农田和建设用地为主,林地大幅度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移,从1979年到2001年,农田面积减少了15.53%,林地、水体、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710.71%、66.44%、13.73%和133.69%,土地利用率逐渐提高。运用分维数、优势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景观指数分析了拜泉县景观格局变化过程,斑块数总体呈增加趋势,表明景观整体上破碎化程度增加,这是因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以总固形物、茶多酚及氨基酸的提取量,以及色差L、a、b值,浊度和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分别从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研究武夷岩茶浸提参数,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浸提温度80 ℃、浸提时间15~20min、茶水比1/60为武夷岩茶饮料最优浸提参数.  相似文献   
8.
古典园林文化的研究与继承——以洛阳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及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以洛阳园林为例探寻我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及其对现代园林的启示,并从山体森林绿化、河道整修和城市园林的建设几方面阐述洛阳现在如何营造民众自己的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9.
石河子市近57年积温变化趋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河子市57年的地面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7年石河子市≥0℃、日均温≥10℃积温变化趋势,并探讨了积温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近57年来,石河子市≥0℃日均温初日提前不明显,终日延迟10d,持续日数延长约13d,≥0℃积温增加538.1℃;≥10℃初日提前10d,终日推后21d,持续日数延长30d,≥10℃积温增加626.4℃;后20年平均值与前20年相比,≥0℃、≥10℃持续日数分别延长8d、15d,≥0℃、≥10℃积温分别平均增加376.6℃、427.27℃。总体而言,石河子市近57年≥0℃和≥10℃积温变化均为增加趋势,且近20年二者增加的趋势较前20年更为明显。该研究可为当地掌握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调整农业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棉杆沼气发酵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杆为原料,在中温(35±2)℃条件下研究了棉杆的沼气发酵潜力及发酵过程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在250mL三角瓶中发酵53d,棉杆的沼气发酵潜力为202mL/g;发酵过程中,棉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2.4%和21.0%,木质素基本没有降解.同时,在常温(28±2)℃条件下比较了棉杆、麦秆、稻秆和玉米秆等不同秸秆原料的沼气发酵产气量,结果棉杆的沼气发酵潜力低于其它3种秸秆原料.尽管如此,棉杆仍不失为一种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潜在生物质能源,对棉杆资源的可开发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