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整个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远远大于其它作物。然而随着极端气候以及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干旱已经成为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最大的非生物胁迫。全面详细地了解水稻抗旱研究相关内容,有助于抗旱水稻品种的培育。本综述从水稻抗旱筛选方法、筛选指标、干旱胁迫条件下产量及其产量相关性状QTL发掘以及抗旱基因的克隆和应用进行论述,并对水稻抗旱品种的培育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全球气候转暖、涝灾频频发生等自然气候变化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气候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使我们能够根据气候变化和玉米生长发育特点,合理栽培,减少气象灾害,使玉米优质高产,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3.
不同基因型水稻籽粒铁含量差异明显,筛选出富铁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对开发黑龙江省富铁水稻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田间试验对黑龙江省水稻资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黑龙江省水稻资源材料铁含量差异较大,变异区间在2.85~7.69mg·kg-1,平均值为4.62mg·kg-1,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比值为2.70。对黑龙江省137份种质资源籽粒铁含量进行频率分析,发现其整体分布呈单峰的正态分布,说明水稻籽粒铁含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  相似文献   
24.
为实现哈尔滨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合理布局,本研究于2011年以24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和12个水稻品种为靶标,以12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和22个稻瘟病菌鉴别菌株为选择压力,通过喷雾接种和离体接种方式完成试验,同时对部分结果进行了PCR复检,获得了各稻瘟病抗性基因利用价值和水稻品种含有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准确信息,得出以下结论:12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谱在10.83%~93.33%,平均抗谱为38.09%;212个水稻品种共检测到稻瘟病抗性基因10个,pi-a基因出现频率最高;3结合两方面信息,初步制定单一品种和多品种抗稻瘟病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25.
近几年,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禽等动物性产品安全性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鹅、鸭等水禽产品正以其风味独特、绿色、健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悄然成为人们餐桌的新宠,水禽养殖也成为养殖投资的新焦点。水禽生产的规模化离  相似文献   
26.
统计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41年(1971~2011年)来玉米各生育时期环境平均温度,研究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玉米各生育时期环境平均温度变化,玉米适宜度变化。结果表明,黑龙江省41年来玉米苗期、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环境平均温度都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苗期平均温度上升幅度最大,气候倾向率为0.64℃.10年-1。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41年来玉米苗期、拔节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环境温度适宜度都呈波动上升趋势,开花期相对稳定。表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玉米温度适宜情况逐渐向有利于玉米生长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27.
黑龙江省富硒水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理、进化和人工选择的原因,水稻中的硒素含量因品种类型而异,且差异很大。为更好地开发黑龙江省富硒水稻资源,通过田间试验对黑龙江水稻品种进行富硒品种筛选。结果表明:同一积温带不同品种间水稻硒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第二积温带品种间差异最大,含量最高的水稻品种含硒量为83.73mg·kg~(-1),是含硒量最低品种11.78mg·kg~(-1)的7倍。相同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平均硒含量差异都极显著,表明进行富硒品种筛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8.
吉林省水稻单产在年际间波动较大,造成单产不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气候波动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计算出吉林省20个县(市)水稻分蘖期温度、降水、日照3个因素的适宜度,根据试验结果将吉林省水稻适宜种植生态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从而为开发和利用吉林省水稻种植区的气候资源、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试验旨在研究枸杞多糖(LBP)对荷斯坦母犊生长性能、消化水平、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70±5) kg、日龄(50±5) d的48头荷斯坦母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犊牛饲喂开食料和代乳粉,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代乳粉中添加5、10、15 g/(头·d) LBP。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d。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饲喂10 g/(头·d)LBP可以显著提高犊牛体重及平均日增重(P<0.05);5 g/(头·d)LBP可以提高犊牛对日粮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磷(P)的消化水平(P<0.05);10、15 g/(头·d)LBP可以提高犊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 (IgA)、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P<0.05);10、15 g/(头·d)LBP可以提高犊牛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P<0.05)。研究表明,饲喂LBP可以通过提高犊牛消化率、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达到提高生长性能的目的,且饲喂10 g/(头·d) LBP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奶牛产奶量、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况良好,体重、产奶量、泌乳天数、胎次接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K)及APS20、APS55和APS90组,每组11头。所有试验牛均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灌服温水200 mL,试验组分别灌服20、55、和90 g/d的APS溶液200 mL,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正试期内,每10 d统计1次产奶量;于正试期的第0、30、60天采集乳样,测定乳中体细胞数(SCC);于正试期第0、30、60天晨饲前,采集奶牛尾根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中相关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结果】在试验全期,各组产奶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细胞数方面,与CK组相比,第30和60天时,APS55组体细胞评分(SCS)均显著降低(P<0.05),APS20和APS90组SCS在各时间点均差异不显著(P>0.05),且APS90组极显著高于APS55组(P<0.01)。在免疫指标方面,与CK组相比,第30天时,APS20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增加(P<0.05),APS55与APS90组血清中IL-2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第60天时,APS20、APS55和APS90组血清中IL-2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且APS55与APS90组IL-2含量极显著高于APS20组(P<0.01);第60天时,APS55组血清中IL-6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抗氧化指标方面,与CK组相比,第30、60天时,APS20、APS55和APS90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极显著增加(P<0.01);第60天时,ASP90组血清中丙二醛(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APS20、APS55和APS90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APS55和APS90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增加(P<0.01),且显著高于APS20组(P<0.05)。【结论】55 g/d APS可以提高奶牛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并且降低乳中体细胞数,结果为APS在奶牛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