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数据为检索对象,采用计量学的方法从年度载文、核心作者群、合作度、主要产出单位及区域、研究领域和载文核心刊等方面统计1980~2009年苹果树腐烂病研究文献,揭示我国对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
土壤拮抗微生物对几种草莓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试了分离自60份土样中植物根际微生物对草莓灰霉病菌和草莓重茬病菌的拮抗作用,获得了71个对2种靶标病原菌均表现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44个菌株对Botrytis cinereaPers有拮抗作用;33个菌株对Pestaloti-opsis photiniae有拮抗作用;7个菌株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抑菌带≥5 mm)。用上述7个拮抗菌株及其发酵液对BB.cinerea Pers,P.photiniae,R.solona,Fusarium oxysporu和Verticillium dahliae进一步抑菌测定,结果表明:7个菌株及其发酵液对5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具有较广谱的抑菌效果。用拮抗微生物处理后的病原菌厚垣孢子比空白对照病原菌的产生量大,菌丝肿胀变形、细胞质凝聚。  相似文献   
23.
知母提取物诱导马铃薯植株抗晚疫病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明确知母提取物诱导马铃薯抗晚疫病的作用,本研究测试了经知母提取物处理并接种晚疫病菌后马铃薯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 1,3 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知母提取物处理后的马铃薯植株,在受到晚疫病菌侵染后24~96 h,SOD和PAL活性显著升高并持续处于高活性水平;在接种48 h后β 1,3 葡聚糖酶活性开始显著升高,直到接种后96 h一直维持在较高活性水平;而无论是接种晚疫病菌还是经过知母提取物处理,几丁质酶活性都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
将来源于44科的88种中草药等植物材料的提取物稀释500倍后,与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孢子囊悬浮液混合。有31种材料的提取物在该浓度下表现了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游动孢子囊间接萌发的完全抑制作用,有46种提取物也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有11种提取物在该浓度下没有表现抑制作用。在抑制菌丝生长作用的试验中,植物提取物用黑麦培养基稀释200倍,然后倒皿,在8.5cm直径的培养皿中央放-马铃薯晚疫病菌菌片,16℃下培养,15d后测量菌落直径大小。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3种提取物中,在稀释200倍浓度下,有32种提取物表现了对菌丝生长的完全抑制作用,24种表现了比较强的抑制作用,而有27种提取物没有表现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甚至还表现了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19种提取物在抑制孢子囊萌发和抑制菌丝生长两项测试中均表现出完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为揭示木美土里复合微生物菌肥(Kimidori microbial manure,KMM)促进再植苹果树的生长及减缓苹果再植病的作用机制,采用土壤常规农业化学分析法和Illumm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KMM和常规有机肥(对照)处理后再植苹果树的生长指标、理化因子、根际土壤酶活性以及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KMM后,果树的株高增长率、干径增长率、叶绿素含量、分枝个数和分枝长度等生长指标均显著升高,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中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同时增加了再植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从采集土壤中分离得到51株细菌并进行盆栽试验,其中经KMM-15、KMM-37和KMM-50菌株处理后海棠苗叶绿素含量、株高、茎粗均显著提高,经鉴定这3株菌株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表明春秋2次施用KMM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酶活性,并重塑了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进而缓解苹果再植病害发生程度,促进果树生长。  相似文献   
26.
以平顶海棠幼苗为试材,探讨5种不同果园土壤处理对苹果再植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日光高温消毒、溴甲烷熏蒸和福尔马林消毒处理均可极显著地降低海棠幼苗的死亡率。未经任何处理的果园土壤在海棠幼苗移植8周后导致67%的幼苗死亡。而空白对照死亡率为11%,从而确定16a生苹果园土壤对海棠幼苗的校正死亡率为62.5%。说明生物因素是造成苹果再植病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苹果再植病害(Apple replant disease,ARD)是世界苹果主产区广泛发生的病害。前期研究表明,层出镰刀菌是造成苹果再植病害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但其分子致病机制尚缺乏研究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层出镰刀菌的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大规模的遗传稳定的层出镰刀菌ATMT突变体库,为研究该菌的分子致病机理奠定基础。对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效率的主要因子进行单因子条件测验,得到其最优转化体系为:抑制H10菌丝和孢子生长的潮霉素的浓度为100μg/mL,层出镰刀菌的分生孢子浓度为107个/mL,农杆菌OD600值为0.3,AS浓度为200μg/mL,共培养时间为48h,共培养温度为26℃。利用这一体系构建了3000个转化子的突变体库,并对随机选择的200个突变体进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PCR检测,并经过在PDA培养基上5代培养,验证了T-DNA插入片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
近年我国重要苹果病害发生概况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截至2015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32万hm~2,总产量超过4 200万t。各种病害仍是困扰我国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依然是我国苹果最重要的枝干病害,斑点落叶病和白粉病连年发生,危害加重;霉心病在一些产区成为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病毒病病原种类还在增加,发生程度不断加重,已经上升为苹果主要病害。随着老果园重建的大范围开展,再植病害已经成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缺素、裂果和冻害等非侵染性病害虽然不具传染性,但近年来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对苹果产量的威胁在某些年份甚至较侵染性病害更为严重。本文系统总结了自2013年以来这些苹果主要病害的发生概况及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以平顶海棠(Malus robusta Rehd.)为试验材料,以4个不同树龄苹果园的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树龄苹果园土壤对再植平顶海棠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前茬树龄为3、8、15和24 a苹果园土种植的平顶海棠幼苗比正茬土对照的平均株高分别减少31.22%、46.38%、57.66%和63.10%;再植平顶海棠幼苗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减少0.96%、57.58%、76.88%和78.10%;地下部干质量分别减少40.38%、48.79%、64.03%和79.43%。在24 a生苹果树土壤中再植海棠幼苗校正发病率达到了72.73%,而在3 a生苹果树的土壤中再植海棠幼苗校正发病率只有18.18%。对不同树龄的苹果园土壤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进行分析,其结果为,随着苹果树龄的提高,根际土壤中真菌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则随着树龄的增加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根皮苷对诱发苹果再植病害的作用和影响机制,本文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根皮苷对八棱海棠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以及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根皮苷显著限制了盆栽八棱海棠幼苗的生长,其中对株高影响最大,降低了65.3%;改变了中性磷酸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再植土壤酶活性;刺激腐皮镰孢菌菌丝的生长,显著增加了层出镰孢菌的菌丝干重与产孢量,分别提高48.2%和60.0%。重要的是,添加外源根皮苷的土壤和原始土壤及对照土壤相比,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表明,添加40 mg·kg-1根皮苷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其中添加根皮苷的非灭菌土壤中与再植病害发生程度具有负相关性的被孢霉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因此,根皮苷的积累可以改变真菌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病原镰孢菌的生长和产孢,抑制再植苹果幼树的生长,进而诱导苹果再植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