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对受污染耕地成因及治理措施进行探索,旨在倡导建立科学治理规划体系,形成良好农业生产规范.从重视大环境保护和农资投入品合理应用及综合技术治理等多方面入手,对受污染耕地实施长效监测治理,从而逐步减少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恢复耕地质量,最终实现耕地复种.  相似文献   
62.
为了探索配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陕西省咸阳市设施农业大棚种植蔬菜产量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以小白菜为主要供试材料展开研究,通过综合数据分析,得出小白菜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有机肥与化肥最佳的比例。研究结果表明:配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于小白菜的株高、单株鲜重、最大叶宽以及叶片数等生物学性状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配施40%的有机肥之后小白菜的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因配施有机肥而显著降低,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3.
稻粒黑粉病主要发病因素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粒黑粉病已成为杂交稻制种田的重要病害,病粒率一般达10%左右。因此各地对其研究逐渐增多,但对其主要发病因素特别是防治指标报道甚少。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大田调查,室内考种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在这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4.
小麦茎基腐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麦茎基腐病部组织中分离到7种病菌,经测定茎基腐主要致病菌为禾谷丝核菌与雪腐镰刀菌。田间观察结果表明小麦品种间对茎基腐病抗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5.
总结调研结果,掌握了陕南水稻机械化稻田杂草发生和防控现状,分析了机械化生产稻田杂草难防的主要原因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稻田杂草防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虉草适应湿地环境的结构特征,探讨了该植物不定根、根状茎、直立茎和叶的解剖结构、组织化学及其质外体屏障结构的通透性生理。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虉草进行了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虉草不定根解剖结构由外而内分别为表皮、外皮层、皮层、内皮层、中央为木质部和厚壁组织;茎结构由外而内分别为角质层、表皮、周缘厚壁机械组织层、皮层、具维管束厚壁机械组织层和髓腔。2)不定根具栓质化和木质化内皮层和外皮层组成的屏障结构;茎具角质层、栓质化和木质化周缘厚壁组织层和厚壁组织层;根状茎具内、外皮层,直立茎仅具外皮层。3)虉草体内气腔包括不定根中通气组织,茎皮层气腔和髓腔,及叶鞘气腔。虉草的机械组织结构、屏障结构和气腔是其适应湿地环境的重要结构特征,该研究为今后选择湿地生态修复的植物物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通过多年定点定期观察研究发现,稻油轮作模式比旱油轮作模式田间病菌子囊盘平均减少54.33%;陕南油菜菌核病侵染规律有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模式,防涝排湿是一项保苗防病的有效栽培措施,沟深25 cm时,可有效降低菌核病6.9%~19.0%;盛花末期摘除下部黄老病叶,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符合绿色环保双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8.
对水稻赤霉病及灭生性除草剂危害水稻的症状进行了描述。其中灭生性除草剂伤害水稻常会导致部分植株抽不出穗或穗子变短,颖壳畸形或变为褐色,结实率明显下降,基部稻节有明显倒生须根,个别植株有分枝现象,部分植株生育期推迟,有些植株水稻收割前还在分蘖。  相似文献   
69.
‘瑞油8号’是汉中市瑞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城固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双低细胞质不育系0851A与恢复系0727C组配育成的油菜品种。201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随后在陕南油菜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2014-2019年累计推广面积10.2万hm。  相似文献   
70.
稻粒黑粉病病株田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集度指数(I、C、M^*、CA、K、Iδ)和Iwao及Taylor法,研究了稻粒黑粉病病株在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稻粒黑粉病病株在稻田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在此分布型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病株密度,比较了平行线、单对角线、棋盘式及“Z”字型抽样法,最后肯定平行线抽样法最好。理论抽样数量通过Iwao法计算公式得出不同发病率(X)所需最大的抽样稻丛数为:n=3.46/X+0.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